
马兰花的马蔺 - 药用价值
马蔺的花、种子、根均可人药,花晒干服用可利尿通便,种子和根可除湿热、止血、解毒种子有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
马蔺自古以来在中国广为种植,在孔子的《家语》、屈原的《离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中都有对马蔺的记载,作为优良的水土保持,放牧、观赏和药用植物在历史和自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马蔺根系发达,叶量丰富,对环境适应性强,长势旺盛,管理粗放,是节水、抗旱、耐盐碱、抗杂草、抗病、虫、鼠害的优良观赏地被植物。
扩展资料:
马蔺根系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米以上,须根稠密而发达,呈伞状分布,这不仅是它极强的抗性和适应性的有力保证,也使其具有很强的缚土保水能力。
马蔺直立生长的叶片可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缓解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而且还利于根部透气。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马蔺的地上部分会变得相对低矮,地上生长量会减低20%以上,同时根系会更加发达,根系会增加10%以上,这都有助于其在高温干旱、水涝等不良环境中正常生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蔺
【入药部分】
种子(马蔺子)、花及根人中药。花及种子入蒙药。
【采集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搓去外壳,取种子,晒干备用;夏季采花,阴干备用;春、秋季采挖根,除去茎叶,晒干,切段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花具花被6片,长2.5-3厘米,条形,多皱缩,顶端弯曲,基部膨大,呈深棕色或蓝紫色。雄蕊3枚。质轻。气显著,味微苦。
种子呈不规则卵形的多面体。一端略钝而稍大,另端渐窄。表面光滑红棕色至黑棕色,基部有黄棕色或淡黄色种脐。质坚硬,不易碎。断面灰白色,角质性。气微弱,味淡。
【化学成分】
花和根含挥发油。种皮的醚溶液部分含马蔺子甲素Pallason A、马蔺子乙素和马蔺子丙素。还含有β一谷甾醇,三萜类化合物及植物腊,淀粉及脂肪油。
【药理作用】
马蔺子的醇浸膏对小鼠有抗孕卵着床作用;对兔无抗排卵作用。对兔子宫内膜转化实验,马蔺子醇浸膏无黄体酮样作用,可使幼兔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对照组(黄体酮组)则使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马蔺子的种皮醇浸膏对小鼠有抗孕卵着床作用,种仁不明显。马蔺子素经动物试验具有抗癌作用
【性味功能】
中药马蔺子:味甘,性平。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花:味咸、酸、苦,性微凉。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根:味甘,性平。清热解毒。蒙药味辛、甘,性平、重、固、燥、糙。杀虫,止痛,解毒,消食,解痉,退黄,治伤,生肌,排脓,燥“希日乌素”。
【主治】
中药马蔺子: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吐血,衄血,崩漏,白带,小便不利,泻痢,疝痛,痈疮肿毒,外伤出血。花:治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咯血,小便不利,病,痈疮疖肿。根:治咽喉肿痛,传染性肝炎,痔疮,牙痛。蒙药治胃痧证,霍乱,蛲虫病,虫积腹痛,虫牙,皮肤瘙痒,毒热,疮疡,烫伤,脓疮,黄疸,胁痛,口苦。
【用置用法】
中药3—1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患处。蒙药多入丸散剂。
2021-10-16 · 百度认证:沭阳县长景园林苗木场官方账号,三农领域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