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的资料?

 我来答
至尊剑朢146
2010-12-12 · TA获得超过17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做地球的小主人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载人类生命的星球。人类在了球上生活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资源(空气、水分、阳光)生存、繁衍、发展的,所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无论是履行自然还是发展经济,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与此同时,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在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2000万公顷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时有一种物种在灭绝。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用权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冠开始溶化,海洋平面将不断升高,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吞没。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爱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六月上旬,联合国在巴西首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75个国家和15000名代表,其中包括131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参加了会议,可见,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同学们,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如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不仅损害我们这一代,还要遗害子孙万代!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仅1989年颁布的《环境法》,对环保工作就有100多项法规,保护环境正成为我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同学们,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有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和其他小动物等等。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种种在发芽
2010-12-12 · TA获得超过18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2万
展开全部
当地球被胶袋所淹没,人类只能自叹当初的短视。

国务院曾发出通知:「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此通知一出,平日里即使触目可见,却从不引人注目的胶袋几乎立即成了全体中国人民关注的对象。而在一家网站所举行的「关于使用胶袋」的调查中,10万个参与者,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告别免费胶袋,购物习惯会受影响。

不知国人是否真正意识到「胶袋」之所以禁用,之所以使国家甚至不惜动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正在于「影响」这两个字。

人类最愚蠢的发明

胶袋的发明问世至今已有106年的历史,它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起居带来极大方便,因而被称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

公正地说,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胶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确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实用、灵活,使用成本低廉,「随用随弃」的生存快乐。可是,科学已经证明,人类在胶袋中所获得的「随用随扔」的快乐却是以胶袋的不可降解、对环境造成持久污染为代价换来的。

在当今世界上,胶袋早已被人们无奈地视为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及「人类最愚蠢的发明」。

据调查,全国胶袋加工制品厂有6百多家,其中不少生产胶袋的企业,往往是某个人昨天才做一个梦,今天立马花上几千块钱买一台吹塑机,就可「开张大吉」了。而由于所用的原料都是回收的垃圾袋,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胶袋,「便宜」的确是便宜到可让超市「免费提供」的水平上去了,可它对于我们生存环境及人体所造成的污染和伤害却「昂贵」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胶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胶袋就达10亿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当前,仅北京每年废弃的胶袋就达23亿个,生成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3%;上海每年生成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

而比每天高达30亿个胶袋使用量更可怕的是,当前商场赠送的胶袋主要都是不可降解的,如果用作垃圾袋,将严重危害环境。胶袋埋在地下要过大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生成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

「限塑令」考验众生

为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全世界,薄型胶袋肯定要退出市场,可是在弃用胶袋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必将遭遇到来自于「生活习惯」等惯性力量的强大障碍和抵制。

比如说,在香港自备购物袋的「生活习惯」已经提倡并推广好几年了,但是,不少人去超市购物时仍经常会「情不自禁」需要超市提供的「胶袋」,以至于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拟向立法会提出「征收胶袋税」的议案,希望借助法律的力量来强制推行「取消免费胶袋」,进而引导居民走向更环保的「购物方式」,改变用「胶袋」购物的生活习惯。

比如说,几年前,国家也曾出台文件禁止餐馆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可时至今日,在一些地区,一次性塑料餐盒仍大行其道。

比如说,沈阳、北京、杭州、深圳也曾极力推行过全面禁用塑料垃圾和筷子、餐巾纸等一次性用品的法规,可是,纵观各地的治理效果,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便宜的发泡餐饮具及超薄胶袋在市场上还是无所不在,可降解的环保替代品依然是「曲高和寡」。而在深圳,当该市在去年11月宣布,政府正在考虑对使用胶袋收费,并向免费给顾客发放胶袋的商家罚款5万元的时候,几乎立时就遭来了商家们反对。

由此可见,对白色污染的治理,政府除了出台禁产、禁用法令之外,还应有新的举措。以此次为例,如果国家在出台「限塑令」的同时,也出台一些支持相关产业对研发可降解的环保制品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或是减免税收的政策,是不是更有利于避免因为「禁赠胶袋」而增加消费者负担的可能性呢?

「限塑令」是人类理性的选择,是不让世界变成胶袋垃圾场的必须,更是人类生存方式的环保自救。

然而,历史的经验却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环保生活习惯的培养,仅靠「外在」的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也就是说左右一个人是否弃用胶袋的决定力量在于这个人拥有怎样的「生存方式」。

重建生存方式 任重道远

怎样才能让「人类最愚蠢的发明」早日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怎样才能让每天胶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这样一个庞大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笔者以为,用「禁赠」胶袋等「限塑令」来抑制消费只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根本出路不仅在于尽快找到传统塑料的替代品,而且还在于重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

有道是,任何一种生活习惯养成乃至延续,其前提都必须是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安全的;而一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方便快乐」的生活习惯与「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二者之间,进行不断博弈,有所取舍的历史。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人类的理性力量不足以抑制并战胜自身快乐欲望的需求的时候,人类就必然而然地转而借用「外在」的力量。

「禁赠胶袋」令的出台,说明了中国正在环境保护领域走向世界前列,而笔者在祈愿这个禁令能在6月1日后成为「全民共同自觉遵守」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祈愿「环保的生存方式」能随之成为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每一个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他首先必须生存在环境中,尔后才是其他。可遗憾的是,在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人类处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代,人类的每一个进步,总是用损害环境、破坏环境、糟踏环境为代价的。

而今天的人类终于觉醒,环保的必需和环保的必要不仅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而且还成为了各个国家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至此,当「环保」已成了维系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环保呢?

禁赠胶袋,拒绝白色污染,让地球充满生机,我们的地球将因此而成为万物众生的乐园;让环保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居住者,每一个百姓才能自由地呼吸,青草一样地成长。-------------------最好加几幅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