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基的评价
突传出其死讯,令多年前合作过的同行感到无限惋惜。薛家燕表示,知道他已信主,虽然银幕上经常扮演飞仔及坏人,不过现实中却是一个大好人。胡枫也说,自麦基信主后大家已多年未见,希望死讯不是真的。
从麦基的奋斗经历中﹐满以为他虽没有阿飞的不思进取﹐骨子里还不是同样的好奇好胜与反叛﹖却原来进取背後的动力﹐并非单源自那不服输的个性﹐而是麦基那独特的处世态度﹕对我来说﹐成败其实并不重要﹐我的拼搏﹐为的是让自己日後无自我责怪的馀地﹐也无需後悔。因此每一样事情或工作﹐除非不接手做﹐否则必定尽心﹑尽力及尽意地作。说得多坚定。
有人曾说﹐在农业和工业社会中﹐多劳就能多得﹐付出的勤力就跟收获与报酬成正比。所以传统对勤力的定羲﹐就是不断重覆地作同一件事﹐以达致熟能生巧。然而进入了知识经济年代﹐付出的勤力应集中在﹐吸收新的知识﹐以提升产品的功能和质素﹐才有果效。麦基不但拥有天赋的好奇心及耐力﹐原来他还有极强的求知欲。远越美国生活的二十多年中﹐麦基从未停止进求知识﹐电工﹑木工﹑泥水甚至园艺﹐他都好奇﹐他都求问求教﹐由兴趣发展到事业﹐甚至能维持他的生活。
对比今天的年青人﹐麦基的勤或许令他们感到有压迫感﹐然而阿飞却能摸著时下年青人的心理。不要说自己懒﹐今天社会的进步﹐都是因为人有懒的特性。我听得目定口呆﹐麦基才补上﹕祇是四肢即使懒﹐头脑却不能懒。不少新科技的发明其实都是减省人所要付出的体力劳动﹐所以也可以说是满足懒人的需要。也不错﹐为了不要在河边用洗衣板洗衫才有洗衣机与自来水啊﹗果然妙语如珠。
麦基十分认同﹐适当的休息不算躲懒﹐人生需要作息有时﹐工作有时﹐才能走更长更远的路。对今天的麦基而言﹐他知道今天不少人对他过去的经历感兴趣﹐所以亦乐於以阿飞的身份去传扬福音。2008年﹐他从美国回港﹐为的就是传福音﹐并在此五年间出席了超过一百场的布道会﹐麦基的一生﹐就是这样以阿飞的身份演译与阿飞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传奇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