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以师带徒的故事
玉门市地税局开展的“以师带徒”活动是贯彻落实“不断深化队伍建设第一责任”的具体措施,是不断深化“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重点的地税文化建设”的大胆探索,是对已建立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有益补充和积极拓展。实践证明,用“以师带徒”方式拓展、培养、开发和造就青年人才的路子,是奠定人才基础、形成好学氛围的有益尝试。
一、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局情决定急需培养年轻人才。玉门市地税局现有干部职工69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41岁以上干部37人,占到53.6%;31-40岁的有23人,占33.3%;30岁以下的干部9人,占13%。年龄结构表现为倒金字塔式,这种老、中、青年龄分布的不合理,体现出我局干部队伍逐渐趋向老龄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但在年轻干部的培养方面有困难、亦有优势,一是干部思想引导方面压力大;二是工作能力提升方面压力大;三是依法治税、强化管理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压力将会有增无减;四是中老年干部经验丰富,老骥伏枥,优势明显。如何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又好又快、灵活贴切地把“倾情带队、严管善待”的要求融入“培养人才、成就干部”的工作实践是当务之急。
(二)文化传统促使干部高度认同。凡学百艺,莫不有师。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有着自己特殊的延续方法,身怀技艺的师傅招收学徒工,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就是所谓的“以师带徒”。“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师道经典早已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认同。玉门因油而兴,深厚的工业文化积淀也使油城人对“师徒”关系有着深切理解。税务部门具有业务专业性强、干部流动慢等行业特点,“师傅”一度成为每位新进人员敬仰、尊崇和感恩的对象,师徒之间工作中建立的那种真挚情感,成为每名新税干成长成才的宝贵财富。师徒相承、技艺永传,是中华文明质朴的形式和美德。
(三)先进理念及经验供学习借鉴。在当今社会,“以师带徒”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瑞士以精工制造业享誉全球,各行各业都有专业师傅培训学徒工,而人才培养主要得益于瑞士传承至今的“以师带徒”。某培训机构分析,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中,最受欢迎的培训方法是“领导者指导学习法”(以师带徒),第二和第三位的则分别是“行动学习法”和“管理者训练法”。“以师带徒”活动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只要方向把握好,就会取得明显效果,不仅对师徒双方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还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人,形成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以师带徒”活动的实践
近年来,玉门市地税局在“三个第一”总体思路指导下,紧紧围绕“建五型班子、带五型队伍”的要求,以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为目标,以积极探索干部培训新方式为重点,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不断拓宽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开展了以“传帮带、促提升”为内容的“以师带徒”活动,在传统的“以师带徒”模式中注入新理念、新内容,旨在发现青年人才、锻炼青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造就青年人才,以求不断提高年轻税务干部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为玉门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一)真心诚意结对子。按照“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原则,挑选作风扎实、品行端正、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文字功底深的业务骨干作为师傅,通过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方式,共结成了12对师徒对子或工作搭档,实行一带一、一帮一的“带、管、教”负责制,由师傅从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税收业务、文字材料、成长成才等方面对徒弟加以培养,使其尽快成长和成才,为年轻干部创造一个可以深入学习、接受熏陶和快速成长的环境。围绕“培育人、熏陶人、锻炼人、提高人、造就人”目标,大力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组织“我与地税20年”征文活动,将“厚德尚法、清廉为本、求实创新、扎根玉门、兴税报国”为核心的玉门地税精神薪火相传下去,发挥地税文化软实力,搭建起“新老”两代地税人之间的桥梁,凝心聚力,坚定年轻干部奉献地税的信心,不断积累干事创业正能量。借助道德讲堂平台,正式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明确师徒关系,使师傅有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好地传道授业,使徒弟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充分做到尊师好学,在全局营造了浓厚的“传帮带、促提升”氛围。
(二)躬身实践促提升。关心年轻干部成长,让师傅成为徒弟的“贴心人”,随时掌握徒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密切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建立和畅通“师徒”结对联系的谈话提醒、谈心交流、情况反馈等机制,经常性开展师徒谈心交流、沟通思想活动,有的放矢化解他们在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困惑和压力。我局精心搭建平台,成立了悦读社、篮球队、乒乓球队、书画摄影组和志愿者服务队,创办了《悦读》杂志,种植了“地税志愿者林”,组织开展了“中国梦
税务情”文艺汇演、“五四”青年节“青春献玉门
实现中国梦”演讲比赛、“庆八一忆传统好作风永传承”晚会、“好书推荐”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年轻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有效解决年轻干部存在的“不想学”、“没空学”、“不真学”的问题,充分发挥师傅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小课堂”手把手教,毫不保留地为徒弟指导工作、解答业务问题、交流研讨疑难问题,并全程跟踪带管教,使年轻干部较快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写作交流,由师傅指导徒弟,联名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弥补徒弟文字功底不深的短板,促使年轻干部成长为能说会写、能言善辩的青年才干;通过换岗体验、学干互动,给年轻干部压担子、交任务,提升年轻干部独立处理日常业务工作、能胜任担当多个工作岗位的能力;通过完善征收一线“一学一训一换一考”机制,即每天学懂一个税收政策难点、每周培训熟悉一项业务办理流程、每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练习、每季度开展一次征收工作综合业务巩固考试,切实提高以师带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征收一线干部的业务技能和纳税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坚持重善待而不忽视严管,师傅率先垂范,带头尽职履责、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勤学善思、带头转变作风,及时解决年轻干部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组织纪律等方面不良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三)规范制度结硕果。建立和完善“以师带徒”制度,明确规范师徒责任,制订中长期“传帮带”计划,完善“以师带徒”管理档案,记录活动进展情况,对培养对象、结对方式、学习内容、培养方式、“出师标准”等实行跟踪问效,确保“以师带徒”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注重发现、培育、推荐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努力做到新鲜血液及时输送,后续人才不断培养,成熟人才压担挑梁。及时总结和推广在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召开师徒结对座谈会,师徒畅谈参加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加深师徒间的情谊,努力营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学”新局面。自“以师带徒”活动开展以来,不断涌现出一批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他们当中有1人进入了国家税务总局专业人才库,1人通过注册税务师考试,2人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1人进入酒泉地税税收政策咨询专家团队,2人被授予市级“办税服务明星”荣誉称号,有4人通过层层选拔参加全省地税系统业务标兵考试。“以师带徒”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型干部培养、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型机关文化培育的内容,为玉门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玉门地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在全局掀起了“自主学习、自我加压、实干奉献、争创一流”的良好风气,全局干部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极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三、深入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的建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以师带徒”活动成效,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一)提升站位,从文化育人高度谋划定位。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濡染、浸润的过程,是一种对人文关怀、职业精神的追求和传承。因此,一要把“以师带徒”活动与学习型干部的培养、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学习型机关文化的构建紧密结合起来,将其作为特色载体坚持抓下去;二要把“以师带徒”活动放在地税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内思考谋划,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引导道德责任意识,强调尊师尚学,加强律已修身,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努力提升干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要把“以师带徒”活动作为人才兴税工程的有效补充,充分借助文化内化于心的功效,培育人、熏陶人、锻炼人、提高人、造就人。
(二)丰富内涵,从求实创新角度深入推进。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传承的动力。实践证明,“以师带徒”活动不仅要继续坚持“传承务实本色,历练实践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等理念及做法,还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完善。在营造氛围上,要大力弘扬“传帮带”优良传统,让老师更有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好地传道授业;让学生更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做到尊师好学。在教学任务上,老师既要对学生传授“通识”,又要传授“绝招”;既要教业务,又要教做人;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在培养方式上,要以“师徒互动”为主线,遵循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原则,双方共同制定学习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干部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帮助。
(三)完善制度,从自我提高深度主动作为。要从制度建设层面入手,总结提炼好的做法,把握推进既定方案,实现“以师带徒”的制度化、常态化,最终要通过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行为,构建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制度机制,进而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境界。具体来说,要不断总结“以师带徒”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对培养对象、结对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出师标准”等进行制度规范;实行跟踪问效机制,完善“以师带徒”管理档案,全程记录进展情况,分阶段开展考核评优和业务竞赛;建立师资人才库,设定师资标准,制定师资选拔办法,更好地发挥“薪火相传”的作用,不断激发干部自觉学习、修身自律、奉献进取的内动力,为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玉门市地税局开展的“以师带徒”活动是贯彻落实“不断深化队伍建设第一责任”的具体措施,是不断深化“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重点的地税文化建设”的大胆探索,是对已建立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有益补充和积极拓展。实践证明,用“以师带徒”方式拓展、培养、开发和造就青年人才的路子,是奠定人才基础、形成好学氛围的有益尝试。
一、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局情决定急需培养年轻人才。玉门市地税局现有干部职工69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41岁以上干部37人,占到53.6%;31-40岁的有23人,占33.3%;30岁以下的干部9人,占13%。年龄结构表现为倒金字塔式,这种老、中、青年龄分布的不合理,体现出我局干部队伍逐渐趋向老龄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但在年轻干部的培养方面有困难、亦有优势,一是干部思想引导方面压力大;二是工作能力提升方面压力大;三是依法治税、强化管理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压力将会有增无减;四是中老年干部经验丰富,老骥伏枥,优势明显。如何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又好又快、灵活贴切地把“倾情带队、严管善待”的要求融入“培养人才、成就干部”的工作实践是当务之急。
(二)文化传统促使干部高度认同。凡学百艺,莫不有师。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有着自己特殊的延续方法,身怀技艺的师傅招收学徒工,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就是所谓的“以师带徒”。“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师道经典早已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认同。玉门因油而兴,深厚的工业文化积淀也使油城人对“师徒”关系有着深切理解。税务部门具有业务专业性强、干部流动慢等行业特点,“师傅”一度成为每位新进人员敬仰、尊崇和感恩的对象,师徒之间工作中建立的那种真挚情感,成为每名新税干成长成才的宝贵财富。师徒相承、技艺永传,是中华文明质朴的形式和美德。
(三)先进理念及经验供学习借鉴。在当今社会,“以师带徒”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瑞士以精工制造业享誉全球,各行各业都有专业师傅培训学徒工,而人才培养主要得益于瑞士传承至今的“以师带徒”。某培训机构分析,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中,最受欢迎的培训方法是“领导者指导学习法”(以师带徒),第二和第三位的则分别是“行动学习法”和“管理者训练法”。“以师带徒”活动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只要方向把握好,就会取得明显效果,不仅对师徒双方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还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人,形成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以师带徒”活动的实践
近年来,玉门市地税局在“三个第一”总体思路指导下,紧紧围绕“建五型班子、带五型队伍”的要求,以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为目标,以积极探索干部培训新方式为重点,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不断拓宽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开展了以“传帮带、促提升”为内容的“以师带徒”活动,在传统的“以师带徒”模式中注入新理念、新内容,旨在发现青年人才、锻炼青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造就青年人才,以求不断提高年轻税务干部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为玉门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一)真心诚意结对子。按照“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原则,挑选作风扎实、品行端正、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文字功底深的业务骨干作为师傅,通过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方式,共结成了12对师徒对子或工作搭档,实行一带一、一帮一的“带、管、教”负责制,由师傅从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税收业务、文字材料、成长成才等方面对徒弟加以培养,使其尽快成长和成才,为年轻干部创造一个可以深入学习、接受熏陶和快速成长的环境。围绕“培育人、熏陶人、锻炼人、提高人、造就人”目标,大力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组织“我与地税20年”征文活动,将“厚德尚法、清廉为本、求实创新、扎根玉门、兴税报国”为核心的玉门地税精神薪火相传下去,发挥地税文化软实力,搭建起“新老”两代地税人之间的桥梁,凝心聚力,坚定年轻干部奉献地税的信心,不断积累干事创业正能量。借助道德讲堂平台,正式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明确师徒关系,使师傅有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好地传道授业,使徒弟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充分做到尊师好学,在全局营造了浓厚的“传帮带、促提升”氛围。
(二)躬身实践促提升。关心年轻干部成长,让师傅成为徒弟的“贴心人”,随时掌握徒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密切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建立和畅通“师徒”结对联系的谈话提醒、谈心交流、情况反馈等机制,经常性开展师徒谈心交流、沟通思想活动,有的放矢化解他们在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困惑和压力。我局精心搭建平台,成立了悦读社、篮球队、乒乓球队、书画摄影组和志愿者服务队,创办了《悦读》杂志,种植了“地税志愿者林”,组织开展了“中国梦
税务情”文艺汇演、“五四”青年节“青春献玉门
实现中国梦”演讲比赛、“庆八一忆传统好作风永传承”晚会、“好书推荐”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年轻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有效解决年轻干部存在的“不想学”、“没空学”、“不真学”的问题,充分发挥师傅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小课堂”手把手教,毫不保留地为徒弟指导工作、解答业务问题、交流研讨疑难问题,并全程跟踪带管教,使年轻干部较快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写作交流,由师傅指导徒弟,联名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弥补徒弟文字功底不深的短板,促使年轻干部成长为能说会写、能言善辩的青年才干;通过换岗体验、学干互动,给年轻干部压担子、交任务,提升年轻干部独立处理日常业务工作、能胜任担当多个工作岗位的能力;通过完善征收一线“一学一训一换一考”机制,即每天学懂一个税收政策难点、每周培训熟悉一项业务办理流程、每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练习、每季度开展一次征收工作综合业务巩固考试,切实提高以师带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征收一线干部的业务技能和纳税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坚持重善待而不忽视严管,师傅率先垂范,带头尽职履责、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勤学善思、带头转变作风,及时解决年轻干部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组织纪律等方面不良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三)规范制度结硕果。建立和完善“以师带徒”制度,明确规范师徒责任,制订中长期“传帮带”计划,完善“以师带徒”管理档案,记录活动进展情况,对培养对象、结对方式、学习内容、培养方式、“出师标准”等实行跟踪问效,确保“以师带徒”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注重发现、培育、推荐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努力做到新鲜血液及时输送,后续人才不断培养,成熟人才压担挑梁。及时总结和推广在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召开师徒结对座谈会,师徒畅谈参加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加深师徒间的情谊,努力营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学”新局面。自“以师带徒”活动开展以来,不断涌现出一批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他们当中有1人进入了国家税务总局专业人才库,1人通过注册税务师考试,2人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1人进入酒泉地税税收政策咨询专家团队,2人被授予市级“办税服务明星”荣誉称号,有4人通过层层选拔参加全省地税系统业务标兵考试。“以师带徒”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型干部培养、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型机关文化培育的内容,为玉门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玉门地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在全局掀起了“自主学习、自我加压、实干奉献、争创一流”的良好风气,全局干部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极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三、深入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的建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以师带徒”活动成效,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一)提升站位,从文化育人高度谋划定位。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濡染、浸润的过程,是一种对人文关怀、职业精神的追求和传承。因此,一要把“以师带徒”活动与学习型干部的培养、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学习型机关文化的构建紧密结合起来,将其作为特色载体坚持抓下去;二要把“以师带徒”活动放在地税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内思考谋划,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引导道德责任意识,强调尊师尚学,加强律已修身,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努力提升干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要把“以师带徒”活动作为人才兴税工程的有效补充,充分借助文化内化于心的功效,培育人、熏陶人、锻炼人、提高人、造就人。
(二)丰富内涵,从求实创新角度深入推进。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传承的动力。实践证明,“以师带徒”活动不仅要继续坚持“传承务实本色,历练实践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等理念及做法,还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完善。在营造氛围上,要大力弘扬“传帮带”优良传统,让老师更有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好地传道授业;让学生更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做到尊师好学。在教学任务上,老师既要对学生传授“通识”,又要传授“绝招”;既要教业务,又要教做人;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在培养方式上,要以“师徒互动”为主线,遵循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原则,双方共同制定学习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干部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帮助。
(三)完善制度,从自我提高深度主动作为。要从制度建设层面入手,总结提炼好的做法,把握推进既定方案,实现“以师带徒”的制度化、常态化,最终要通过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行为,构建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制度机制,进而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境界。具体来说,要不断总结“以师带徒”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对培养对象、结对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出师标准”等进行制度规范;实行跟踪问效机制,完善“以师带徒”管理档案,全程记录进展情况,分阶段开展考核评优和业务竞赛;建立师资人才库,设定师资标准,制定师资选拔办法,更好地发挥“薪火相传”的作用,不断激发干部自觉学习、修身自律、奉献进取的内动力,为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