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在语文课堂参与意识
1个回答
2016-09-26 ·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518姚峰峰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采纳数:50865
获赞数:564186
大学班长,中共党员。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及计算机二级,现任公司综合办主任。为百度金榜题名时团队团长。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中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没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形下,深挖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源,清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这些根源在于: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当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方面直接导致的。以“监督者”身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学语文老师,造成了学生紧张的心理、畏难发愁的不良情绪和茫然失措的思维状况,因而造成不敢积极参与的尴尬局面,行动上处处顾忌,唯恐错误而被老师斥责,或被同学嘲笑。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例如有一个教师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时只考虑了如何向学生阐明邱少云的不怕牺牲,严守纪律,但是,她忘了英雄并不是一天铸成的,还有很多因素值得我们考虑。所以,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老师,邱少云平时的表现书中没有写,我想知道他的为人”时,教师先是一怔,头脑一片空白,为了维护自我尊严,他不仅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手段,还出言不逊,“上课专心听,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在课堂上乱插话!”就因为教师的这一态度,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从此再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这在间接上也扼杀了其他同学发现问题的潜力——长期的压抑,有问题也变得没问题了。
(二)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己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知识水平欠缺,这就在根本上决定了孩子未能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因为长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权交给了教师,不再愿独立思考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改善,有效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成为最大的收益者。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倡导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允许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七色花》一文时,在师生讨论“为什么珍妮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有意义”时,一学生的问题:“老师,珍妮为什么只是让那个双腿有病的男孩站起来走路,而不是让所有双腿有病的人都能站起来走路?”因为此学生的这一提问,文章的主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帮助自己更快乐,启示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同时,由于此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儿童主动参与在儿童智慧、思维、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当儿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后,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迫使其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只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寻找真理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在实施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富含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平时就要时刻做到面带微笑,让学生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老师并不能确定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老师肯定学生时,微笑着赞扬,就能使学生感觉到诚意。同时,即使是否定,面带微笑的否定,也能让学生感觉到善意。在诚意与善意的氛围下,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保证了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共同研究彼此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友谊交流的场所。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她那平和肯定的语言,始终的微笑,可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爱的力量。当一学生提问:“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此学生的提问刚结束,就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笑。此学生也很后悔自己提出的愚蠢问题,此时,若老师也是对学生不加思索的否定,那这个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当中,可以预知她肯定丢失了提问的勇气。但于漪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学生坐下,用平和的语气对全班学生发问:“的确,那问题不用回答,答案大家知道,可是我却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两个字‘万万’呢?”问题抛出后,全班学生立即陷入了沉思。在沉思与回答之后,学生了解了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最后,于老师再次面带微笑的看着刚才那位同学,提问众学生:“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众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时间,刚才那个羞愧的学生早已将尴尬忘掉了,一种成功感突涌心头。可以说,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归根到底,这就是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保护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时,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他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三)通过改变观念来诱导学生提问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中就需要做到:(1)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2)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如让学生结成小组,把自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这样,胆小的、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3)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对作者的见解、文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文中的优美语句、文章的谋篇布局、内容的选择、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4)先由教师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主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励学生提问,为此,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同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教师宽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例如在见习时,一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身上的伪装起火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抑或具有相当难度,需学生花精力去研究、探索的个性问题,甚至是需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推动了活跃课堂的生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种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做到一蹴而就。这就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实施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中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没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形下,深挖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源,清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这些根源在于: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当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方面直接导致的。以“监督者”身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学语文老师,造成了学生紧张的心理、畏难发愁的不良情绪和茫然失措的思维状况,因而造成不敢积极参与的尴尬局面,行动上处处顾忌,唯恐错误而被老师斥责,或被同学嘲笑。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例如有一个教师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时只考虑了如何向学生阐明邱少云的不怕牺牲,严守纪律,但是,她忘了英雄并不是一天铸成的,还有很多因素值得我们考虑。所以,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老师,邱少云平时的表现书中没有写,我想知道他的为人”时,教师先是一怔,头脑一片空白,为了维护自我尊严,他不仅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手段,还出言不逊,“上课专心听,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在课堂上乱插话!”就因为教师的这一态度,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从此再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这在间接上也扼杀了其他同学发现问题的潜力——长期的压抑,有问题也变得没问题了。
(二)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己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知识水平欠缺,这就在根本上决定了孩子未能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因为长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权交给了教师,不再愿独立思考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改善,有效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成为最大的收益者。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倡导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允许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七色花》一文时,在师生讨论“为什么珍妮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有意义”时,一学生的问题:“老师,珍妮为什么只是让那个双腿有病的男孩站起来走路,而不是让所有双腿有病的人都能站起来走路?”因为此学生的这一提问,文章的主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帮助自己更快乐,启示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同时,由于此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儿童主动参与在儿童智慧、思维、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当儿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后,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迫使其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只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寻找真理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在实施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富含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平时就要时刻做到面带微笑,让学生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老师并不能确定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老师肯定学生时,微笑着赞扬,就能使学生感觉到诚意。同时,即使是否定,面带微笑的否定,也能让学生感觉到善意。在诚意与善意的氛围下,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保证了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共同研究彼此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友谊交流的场所。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她那平和肯定的语言,始终的微笑,可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爱的力量。当一学生提问:“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此学生的提问刚结束,就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笑。此学生也很后悔自己提出的愚蠢问题,此时,若老师也是对学生不加思索的否定,那这个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当中,可以预知她肯定丢失了提问的勇气。但于漪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学生坐下,用平和的语气对全班学生发问:“的确,那问题不用回答,答案大家知道,可是我却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两个字‘万万’呢?”问题抛出后,全班学生立即陷入了沉思。在沉思与回答之后,学生了解了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最后,于老师再次面带微笑的看着刚才那位同学,提问众学生:“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众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时间,刚才那个羞愧的学生早已将尴尬忘掉了,一种成功感突涌心头。可以说,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归根到底,这就是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保护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时,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他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三)通过改变观念来诱导学生提问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中就需要做到:(1)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2)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如让学生结成小组,把自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这样,胆小的、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3)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对作者的见解、文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文中的优美语句、文章的谋篇布局、内容的选择、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4)先由教师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主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励学生提问,为此,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同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教师宽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例如在见习时,一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身上的伪装起火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抑或具有相当难度,需学生花精力去研究、探索的个性问题,甚至是需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推动了活跃课堂的生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种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做到一蹴而就。这就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实施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