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是”都有什么意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是
形容词义:
1、会意字。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2、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代词义:
1、此;这。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动词义:
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订正。
3、遵从;以为法则。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4、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6、表示让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7、表示适合。
8、尝试。用同“试”。
9、像;似。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副词义:
1、表示肯定。
2、很;非常。
连词义:
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名词义:
1、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姓。
助词义:
1、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形容词义:
1、会意字。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2、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代词义:
1、此;这。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动词义:
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订正。
3、遵从;以为法则。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4、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6、表示让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7、表示适合。
8、尝试。用同“试”。
9、像;似。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副词义:
1、表示肯定。
2、很;非常。
连词义:
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名词义:
1、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姓。
助词义:
1、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