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 经验+ 反思。毫无疑问,教研活动正是教师集体经验总结、问题反馈、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帮助作用。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变化着的过程,光靠班主任或一、两个老师是不可能驾御好它的,而在经常的,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中,老师就可以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建立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力,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时,在对外交流的教研活动中,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就不会固步自封,可以使整个学校整体发展和提高,也可以帮助别人,使其发展,互利互惠。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不能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成了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已,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们也没有积极性。
下面,根据本人的一点认识,简单谈谈我们怎样才能让教研活动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由于我是今年六月份才接手教导主任工作,以下的想法都是我的初步设想,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可能有不足甚至不合理的地方,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和完善:
活动前:
出现的问题一:目的不明。主要是主持者选定的研讨主题过于空泛,落不到实处,没有具体的针对性,结果是导致参与者要不是泛泛而谈,就是无话可谈,活动自然谈不上有效性。
对策: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在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另一方面又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而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这样才能确保有“物”可研。活动主题不必要搞得“大而全”,“小而精”、“实用”的主题才是确保研讨成功和有效的前提。
出现的问题二:教师积极性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提到教研活动,很多老师会说“我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搞什么教研啊”、“教育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又不是专家”等等,这一方面是教师认识不够,但最终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导致老师们“不感兴趣”。
对策:要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前提是:一是教研活动必须对教师的成长有帮助,教师感到参加一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收获,得到提升;二是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只有“有用”“实用”,才能让教师们及基地参与到教研的整个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另外一方面,教研活动的主持人不是活动的主宰者,要把教师放在教研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从活动的策划、主题的遴选、活动后的落实、执行情况等都应该尽可能地让教师参与其中,而不是到了召开讨论会时教师才参与进来。正因为教研主题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确定的,教师就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去主动参与,从而也就使教师从“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活动中:
出现的问题一:对主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中,就因为某人一句题外话或一个幽默而偏离了讨论的中心,或者是跳到了下一个主题,导致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最后不了了之。
对策 :教研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学术讨论会,主持人要牢牢地把握研讨的主基调,善于捕捉发言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引导教师们围绕主题不断深入,层层剥离,呈现出问题的核心,并集中大家的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出现的问题二:有始无终:也许有的问题并不是大家在一次活动中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对于一时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的问题,往往就不了了之。
对策:对于悬而未决的问题,教研组要及时地通过查资料、与教师交流等多种途径,尽快找到突破口,在下一次活动中提出来让大家继续研究,直到最终形成妥善的解决方案为止。
出现的问题三:“研”与“教”脱节。我们以往的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的教研是没有生命力的,显得苍白无力,谈不上有效性和实用性。
对策: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教法的完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循环、提高过程,所以,在研究课题确立后,一定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
总之,教研活动是一项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研以致用”,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合理安排,需要教研组织者的精心设计,力争取得实效,才能得到教师们的支持,也才有生命力。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不能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成了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已,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们也没有积极性。
下面,根据本人的一点认识,简单谈谈我们怎样才能让教研活动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由于我是今年六月份才接手教导主任工作,以下的想法都是我的初步设想,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可能有不足甚至不合理的地方,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和完善:
活动前:
出现的问题一:目的不明。主要是主持者选定的研讨主题过于空泛,落不到实处,没有具体的针对性,结果是导致参与者要不是泛泛而谈,就是无话可谈,活动自然谈不上有效性。
对策: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在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另一方面又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而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这样才能确保有“物”可研。活动主题不必要搞得“大而全”,“小而精”、“实用”的主题才是确保研讨成功和有效的前提。
出现的问题二:教师积极性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提到教研活动,很多老师会说“我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搞什么教研啊”、“教育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又不是专家”等等,这一方面是教师认识不够,但最终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导致老师们“不感兴趣”。
对策:要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前提是:一是教研活动必须对教师的成长有帮助,教师感到参加一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收获,得到提升;二是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只有“有用”“实用”,才能让教师们及基地参与到教研的整个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另外一方面,教研活动的主持人不是活动的主宰者,要把教师放在教研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从活动的策划、主题的遴选、活动后的落实、执行情况等都应该尽可能地让教师参与其中,而不是到了召开讨论会时教师才参与进来。正因为教研主题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确定的,教师就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去主动参与,从而也就使教师从“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活动中:
出现的问题一:对主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中,就因为某人一句题外话或一个幽默而偏离了讨论的中心,或者是跳到了下一个主题,导致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最后不了了之。
对策 :教研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学术讨论会,主持人要牢牢地把握研讨的主基调,善于捕捉发言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引导教师们围绕主题不断深入,层层剥离,呈现出问题的核心,并集中大家的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出现的问题二:有始无终:也许有的问题并不是大家在一次活动中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对于一时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的问题,往往就不了了之。
对策:对于悬而未决的问题,教研组要及时地通过查资料、与教师交流等多种途径,尽快找到突破口,在下一次活动中提出来让大家继续研究,直到最终形成妥善的解决方案为止。
出现的问题三:“研”与“教”脱节。我们以往的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的教研是没有生命力的,显得苍白无力,谈不上有效性和实用性。
对策: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教法的完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循环、提高过程,所以,在研究课题确立后,一定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
总之,教研活动是一项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研以致用”,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合理安排,需要教研组织者的精心设计,力争取得实效,才能得到教师们的支持,也才有生命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