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1个回答
2016-09-2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探究活动中认识科学概念,形成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出探求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教育研究者们发现,“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该像‘小科学家’一样”,以小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获取知识、发展技巧、培养能力,同时学习科学方法,养成钻研精神,体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并使个性充分发展。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方法,并致力于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我在教《分类》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去超市参观,让他们观察超市中各种商品的摆放。让学生置身于分类的环境中感受分类。在讲“分类”的第一节课时,我用电脑设计了超市中零乱的货架,让学生进行调整,感知分类的作用。这就为新课的引入进行了有效的铺垫。因为是用多媒体动画教学,通过丰富有趣的画面,一下子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争抢着发言,要帮助老师整理货架。第二节课,我设计从分铅笔引入新课,形式新颖,别具匠心。学生拿着铅笔自由想象,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学生都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他们那诸多的分法(按品牌、颜色、有棱无棱、削与未削、有橡皮否)已远远超出了我课前的设计。
两节课都能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并表现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由于这样步步引导,环环推进,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为下面的学习铺垫道路。就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二.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在教《连加》时,设计了连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跑来2只小鸡,最后跑来1只小鸡。我问学生:“你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有学生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有学生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我说:“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有学生说不是。我趁机让学生自己试着列算式,指导学生理解“5+2+ 1”的意义,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在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时,我问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有的说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有的说是5只加2只得7只,再加1只得8只,也有的说是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我都给予肯定。我让学生说,但并不限制学生的说法,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算法多样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因为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探索而获得,这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分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效地发展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
我在教一百以内的加法运算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简便的算法,这与以往教师规定运算规则先演算再练习的教法完全不同,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提出了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相加的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再加十位数的方法、两位数加整十位数的方法等,再将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最简便快捷的运算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充分,学生的思维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大家发现了不止一种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还找到了比较简便的方法。学生在这节课中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问题,又在开放的课堂形式中主动、轻松地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也得到培养。
总之,自主探究式教学应该渗透现代的学生观、教师观和课程观。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学习,学生才能获得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只有让学生乐于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自主地张扬。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我在教《分类》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去超市参观,让他们观察超市中各种商品的摆放。让学生置身于分类的环境中感受分类。在讲“分类”的第一节课时,我用电脑设计了超市中零乱的货架,让学生进行调整,感知分类的作用。这就为新课的引入进行了有效的铺垫。因为是用多媒体动画教学,通过丰富有趣的画面,一下子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争抢着发言,要帮助老师整理货架。第二节课,我设计从分铅笔引入新课,形式新颖,别具匠心。学生拿着铅笔自由想象,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学生都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他们那诸多的分法(按品牌、颜色、有棱无棱、削与未削、有橡皮否)已远远超出了我课前的设计。
两节课都能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并表现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由于这样步步引导,环环推进,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为下面的学习铺垫道路。就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二.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在教《连加》时,设计了连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跑来2只小鸡,最后跑来1只小鸡。我问学生:“你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有学生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有学生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我说:“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有学生说不是。我趁机让学生自己试着列算式,指导学生理解“5+2+ 1”的意义,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在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时,我问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有的说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有的说是5只加2只得7只,再加1只得8只,也有的说是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我都给予肯定。我让学生说,但并不限制学生的说法,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算法多样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因为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探索而获得,这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分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效地发展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
我在教一百以内的加法运算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简便的算法,这与以往教师规定运算规则先演算再练习的教法完全不同,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提出了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相加的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再加十位数的方法、两位数加整十位数的方法等,再将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最简便快捷的运算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充分,学生的思维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大家发现了不止一种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还找到了比较简便的方法。学生在这节课中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问题,又在开放的课堂形式中主动、轻松地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也得到培养。
总之,自主探究式教学应该渗透现代的学生观、教师观和课程观。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学习,学生才能获得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只有让学生乐于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自主地张扬。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