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匠不用钉子,为何能造出千年不倒的建筑?
如果参观过中国古代的建筑,就会发现这些建筑在连接处并没有钉子,却非常牢固,相比现代的建筑固定结构使用钉子,我国古代的木匠更偏好于运用现在看来最环保最聪明的榫卯结构。一部分现实原因是那时钉子的成本更高,钉子易生锈、松动,维修成本增加,而使用榫卯结构就没有这些问题。榫卯为榫头卯眼的简称,是一种传统木工中接合两个或多个构件的方式。其中构件中的凸出部分称为榫,凹入部分则称为卯。
这种榫卯结构看上去“松散”,但如遇到外力的话,钢筋、铁钉发生歪扭是无法恢复的,但是榫卯结构如果发生移位,通过轻微震动,可以自动恢复原状,依旧契合的很好。当然这种技艺也延续到了现在,我们在好多木质家具中还能看到这样的工艺,但是钉子的出现让这种技艺已变的死板。当然钉子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算很符合当下追求效率的社会吧。
我国建筑历史上作为关键环节的榫卯技术,它的历史也是颇为悠久的。早在河姆渡时期就已经有了榫卯制度的雏形,在现代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庞大的杆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还要复杂,考古学家推测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计算后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在现场指挥。
这种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较高的智商。因为这种“杆栏式”建筑的设计既可以防潮又能防止野兽的侵扰,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尤其是对榫卯技术的应用,可以把中国榫卯技术历史推前2000多年,考古学家称其为7000年前的奇迹。自从这种技术出现以来就一直运用至今,由于榫卯结构的强有力的咬合力和韧性,是的建筑可以抵抗很大的应力,而使有些建筑今年,百年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