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上社会,拓展视野。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后,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理安排语文实践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应该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 小学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立足教材,拓宽视野
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就是进行课堂学习,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我们的语文课还没有达到完全脱离教材的地步,这是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决定的。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
1.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习的内容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如在上六年级习作《苹果家族》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电脑室上网,了解苹果的历史、种植要求、种植地区、常见品种、营养价值等情况,并整理成文字资料,作好充分准备;接着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苹果家族”的某一方面,比如“我的家族史”、“我的营养价值”、“我们家族的‘四大天王’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
2.修改延伸课本,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曾听到过我校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了《嫦娥奔月》这一课后,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心中的神话故事》,其活动环节为:趣味引入——片段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创作听评——作品推荐。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哪咤闹海》……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神话角色,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有的学生讲故事,有的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据执教老师说,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神话故事,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喜欢,学有收获。另外,在学了《望月》这篇文章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以《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月”词,造“月”句,诵“月”文,讲“月”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蓝本,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思想品位。
(二)联系生活,感受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们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校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可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低段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走进社区,体验生活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我校开展“话说莫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弘扬创新精神。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我们学校地处常熟招商城附近,给我们创造了活动的好条件,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勤劳致富,收集有关的小故事,同时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家乡而骄傲,我应为家乡而努力!我们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剁,丰富心灵体验,让语言重焕生命的光彩,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回到诗意栖居的家园,回到人类的语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做到“三性统一”。
通过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
活动要注意“三性统一”:即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统一,要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一)讲究趣味性,“乐”中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实践,它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尊重主体,就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首先是要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学生真正想了解的,能真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劲,就跃跃欲试的。
如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中高年级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找春天》的作文,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我们就设计了《我们爱春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商量,探究出许许多多活动的点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课本寻找春天,描绘春天,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俗语、诗歌、文章、故事等,可以原文照搬,也可以经过取舍加工和改造,编成小报来描绘春天;学生也可以在教师、家长等导师的组织下走出课堂去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甚至去沐浴春天那一番细细的甜甜的春雨,或是去野外放飞多姿多彩的风筝,或到小河里嬉戏活泼可爱的小鱼,或到草地上打几个滚,亲亲那柔嫩的小草……并把春天的美景、春天的情趣、春天的欢乐或拍成照片,或摄成录像;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想象的空间里,引导学生赏春思春,当学生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中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从此时此地此景遥想到大江南北的春色和长城内外的美景,联想到为了祖国永恒春色而辛勤劳作的人们,此时,学生就可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情与外景交融在一起,诗情画意油然而升,每个学生的眼前会涌现出一幅幅无限美好的春景图。当然,孩子们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或吟春、颂春,或写文,或作诗,或绘画,或谱歌……这样,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体验了“春”的魅力,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想象等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样让学生充满兴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学生愿意参与的,也正是学生梦寐以求的。
(二)、注意实践性,“行”中探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的特点。它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如我们引导学生开展“我喜爱的一种植物(或动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一棵草,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向行家请教一些种植养殖的有关知识。教师则引导学生把种植养殖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叙下来,记叙的形式也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学生通过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后,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开放性,“活”中锻炼。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的特点,适应了儿童群体智能的多元倾向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能够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学习。为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实施开放性原则,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如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后,学生想开展“了解台湾”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列出了好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如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台湾的名胜古迹,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的风味小吃,了解台湾的发展变化,了解台湾的环境,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了想了解大陆和台湾现形的关系问题……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途径也可多种多样,可以查阅书报、上网浏览,可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可以请教他人……呈现活动的成果更是可以丰富多彩:录像、照片、编辑小报、绘成图画……通过这些开放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语文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学生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才能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人生才能得以精彩,生命才能得以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为之探索,为之思考。
一、合理安排语文实践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应该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 小学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立足教材,拓宽视野
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就是进行课堂学习,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我们的语文课还没有达到完全脱离教材的地步,这是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决定的。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
1.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习的内容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如在上六年级习作《苹果家族》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电脑室上网,了解苹果的历史、种植要求、种植地区、常见品种、营养价值等情况,并整理成文字资料,作好充分准备;接着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苹果家族”的某一方面,比如“我的家族史”、“我的营养价值”、“我们家族的‘四大天王’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
2.修改延伸课本,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曾听到过我校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了《嫦娥奔月》这一课后,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心中的神话故事》,其活动环节为:趣味引入——片段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创作听评——作品推荐。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哪咤闹海》……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神话角色,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有的学生讲故事,有的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据执教老师说,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神话故事,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喜欢,学有收获。另外,在学了《望月》这篇文章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以《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月”词,造“月”句,诵“月”文,讲“月”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蓝本,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思想品位。
(二)联系生活,感受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们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校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可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低段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走进社区,体验生活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我校开展“话说莫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弘扬创新精神。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我们学校地处常熟招商城附近,给我们创造了活动的好条件,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勤劳致富,收集有关的小故事,同时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家乡而骄傲,我应为家乡而努力!我们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剁,丰富心灵体验,让语言重焕生命的光彩,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回到诗意栖居的家园,回到人类的语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做到“三性统一”。
通过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
活动要注意“三性统一”:即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统一,要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一)讲究趣味性,“乐”中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实践,它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尊重主体,就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首先是要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学生真正想了解的,能真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劲,就跃跃欲试的。
如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中高年级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找春天》的作文,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我们就设计了《我们爱春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商量,探究出许许多多活动的点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课本寻找春天,描绘春天,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俗语、诗歌、文章、故事等,可以原文照搬,也可以经过取舍加工和改造,编成小报来描绘春天;学生也可以在教师、家长等导师的组织下走出课堂去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甚至去沐浴春天那一番细细的甜甜的春雨,或是去野外放飞多姿多彩的风筝,或到小河里嬉戏活泼可爱的小鱼,或到草地上打几个滚,亲亲那柔嫩的小草……并把春天的美景、春天的情趣、春天的欢乐或拍成照片,或摄成录像;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想象的空间里,引导学生赏春思春,当学生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中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从此时此地此景遥想到大江南北的春色和长城内外的美景,联想到为了祖国永恒春色而辛勤劳作的人们,此时,学生就可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情与外景交融在一起,诗情画意油然而升,每个学生的眼前会涌现出一幅幅无限美好的春景图。当然,孩子们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或吟春、颂春,或写文,或作诗,或绘画,或谱歌……这样,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体验了“春”的魅力,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想象等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样让学生充满兴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学生愿意参与的,也正是学生梦寐以求的。
(二)、注意实践性,“行”中探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的特点。它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如我们引导学生开展“我喜爱的一种植物(或动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一棵草,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向行家请教一些种植养殖的有关知识。教师则引导学生把种植养殖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叙下来,记叙的形式也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学生通过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后,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开放性,“活”中锻炼。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的特点,适应了儿童群体智能的多元倾向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能够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学习。为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实施开放性原则,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如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后,学生想开展“了解台湾”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列出了好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如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台湾的名胜古迹,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的风味小吃,了解台湾的发展变化,了解台湾的环境,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了想了解大陆和台湾现形的关系问题……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途径也可多种多样,可以查阅书报、上网浏览,可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可以请教他人……呈现活动的成果更是可以丰富多彩:录像、照片、编辑小报、绘成图画……通过这些开放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语文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学生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才能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人生才能得以精彩,生命才能得以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为之探索,为之思考。
展开全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好语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课标中所提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指的就是在课内外进行语文学习的种种实践方式,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包括参观访问、办报办刊、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还包括课外语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图书馆等进行的语文学习等。那么如何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找准活动的途径
1、结合口语交际开展活动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最大限度的结合教材,不应脱离语文教学的需要。自小学语文教材改版以后,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其实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这一形式将自已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与人进行交流。然而这一活动要如何组织呢?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教材创设口语交际的“模拟情境”,如结合生活学习的校园,让学生做一回小导游来介绍我们的学校,学习了故事性强的文章,举办“小小故事会”等等。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兴趣盎然,表现自我的欲望空前强烈,效果十分显著;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积累素材,如让学生充分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去观察景物的变化,感受季节的变换。观察生活中一些人物的外貌及行为举止等,从观察中获取口语交际的材料,同时,观察能力得于全面提高。
2、结合课内外阅读开展活动
进行广泛的阅读不光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以阅读来增加知识的储量。其实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博览众书,在看的过程中撰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感悟哲理真言。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学生们不光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量,而且为语文实践提供了素材。如教师在上《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搜索,查到了有关于大树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对“鸟的天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讲读感悟时学生滔滔不绝地讲出自己的见解,课后又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现状,对课文拓展延伸,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3、将实践活动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今天的小学生对于教师围绕一本语文书要求读写背诵一个星期的作法已深感厌恶,他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趣味十足的课外活动。那么我们如何将课堂所要教学的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打破语文教学仅限于书本、仅限于课堂的老的格局,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创设语文实践的空间,如举行古诗文诵读赛、书画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读书交流会等。
4、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过去我们过分的强调考试和分数,只让学生在课堂里读书,做练习,割断了学校与生活间的联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应该打破老的教学模式,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教育信息,从而建立相对宽松的实践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日常生活,但又不能与日常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组织参观、调查活动,学习写调查报告,如根据鸦滩镇公路严重破损这一情况,组织学生调查了解造成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好倡议书,根据开学初学生将自已的压岁钱乱花这一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了有关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等等。
二、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
1、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有的学生畏首畏尾,他们怕自己做得不好,老师责备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在活动前教师要准备充分,合理安排,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程序,,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能胜任工作,全面放手让学生去做。如《设计贺年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前,我让学生到商店去看一看,问一问,了解贺年卡的各种样式,通过询问了解贺年卡的用途。活动中,先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制作。并指导学生填写贺年卡。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充满乐趣。
2、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在活动设计上,应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教学描春天的文章时,为帮助学生加深对春天的印象,课前我组织了春游,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那轻微的风,偷偷探出头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春天的怀抱中。回到课堂后,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看到的春天,然后再学习课文,并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色彩缤纷的春天。不经意间,孩子们已将感性的认识与抽象的文字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了一体,并将生机勃勃的春天映在了脑海里。再如学完《鱼游到了纸上》之后,发给学生一张金鱼的白描画,让学生用喜欢的颜色涂绘,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金鱼的资料,在一起进行交流活动。
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相应的活动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智力结构等特点开展适宜的语文实践活动。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不持久,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如由学生来扮演某个字或不同的偏旁部首。一名学生戴上“木”的卡片就成了部首“木”,其他的学生可以戴上如“公”、“白”、“风”等偏旁,两组同学蹦蹦跳跳结合在一起,让其他同学认识这是一个什么字。再如,由一名同学扮演偏旁如“白”,其他同学扮演部首如“禾”、“木”、“一”等,根据不同的组合,让其他同学来识字。这个过程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识字的过程。在游戏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 而中、高年级学生无论是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持久性都有所增强,并且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因此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及语言描述类活动。如结合教材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表演课本剧、举行故事会;结合身边的热点问题及现象开展社会调查等。
组织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实践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不懈的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会更加完善。
一、找准活动的途径
1、结合口语交际开展活动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最大限度的结合教材,不应脱离语文教学的需要。自小学语文教材改版以后,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其实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这一形式将自已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与人进行交流。然而这一活动要如何组织呢?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教材创设口语交际的“模拟情境”,如结合生活学习的校园,让学生做一回小导游来介绍我们的学校,学习了故事性强的文章,举办“小小故事会”等等。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兴趣盎然,表现自我的欲望空前强烈,效果十分显著;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积累素材,如让学生充分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去观察景物的变化,感受季节的变换。观察生活中一些人物的外貌及行为举止等,从观察中获取口语交际的材料,同时,观察能力得于全面提高。
2、结合课内外阅读开展活动
进行广泛的阅读不光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以阅读来增加知识的储量。其实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博览众书,在看的过程中撰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感悟哲理真言。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学生们不光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量,而且为语文实践提供了素材。如教师在上《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搜索,查到了有关于大树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对“鸟的天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讲读感悟时学生滔滔不绝地讲出自己的见解,课后又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现状,对课文拓展延伸,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3、将实践活动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今天的小学生对于教师围绕一本语文书要求读写背诵一个星期的作法已深感厌恶,他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趣味十足的课外活动。那么我们如何将课堂所要教学的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打破语文教学仅限于书本、仅限于课堂的老的格局,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创设语文实践的空间,如举行古诗文诵读赛、书画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读书交流会等。
4、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过去我们过分的强调考试和分数,只让学生在课堂里读书,做练习,割断了学校与生活间的联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应该打破老的教学模式,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教育信息,从而建立相对宽松的实践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日常生活,但又不能与日常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组织参观、调查活动,学习写调查报告,如根据鸦滩镇公路严重破损这一情况,组织学生调查了解造成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好倡议书,根据开学初学生将自已的压岁钱乱花这一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了有关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等等。
二、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
1、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有的学生畏首畏尾,他们怕自己做得不好,老师责备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在活动前教师要准备充分,合理安排,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程序,,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能胜任工作,全面放手让学生去做。如《设计贺年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前,我让学生到商店去看一看,问一问,了解贺年卡的各种样式,通过询问了解贺年卡的用途。活动中,先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制作。并指导学生填写贺年卡。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充满乐趣。
2、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在活动设计上,应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教学描春天的文章时,为帮助学生加深对春天的印象,课前我组织了春游,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那轻微的风,偷偷探出头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春天的怀抱中。回到课堂后,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看到的春天,然后再学习课文,并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色彩缤纷的春天。不经意间,孩子们已将感性的认识与抽象的文字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了一体,并将生机勃勃的春天映在了脑海里。再如学完《鱼游到了纸上》之后,发给学生一张金鱼的白描画,让学生用喜欢的颜色涂绘,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金鱼的资料,在一起进行交流活动。
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相应的活动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智力结构等特点开展适宜的语文实践活动。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不持久,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如由学生来扮演某个字或不同的偏旁部首。一名学生戴上“木”的卡片就成了部首“木”,其他的学生可以戴上如“公”、“白”、“风”等偏旁,两组同学蹦蹦跳跳结合在一起,让其他同学认识这是一个什么字。再如,由一名同学扮演偏旁如“白”,其他同学扮演部首如“禾”、“木”、“一”等,根据不同的组合,让其他同学来识字。这个过程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识字的过程。在游戏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 而中、高年级学生无论是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持久性都有所增强,并且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因此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及语言描述类活动。如结合教材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表演课本剧、举行故事会;结合身边的热点问题及现象开展社会调查等。
组织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实践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不懈的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会更加完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否开展?怎样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姓“语”还是姓“综”?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照样可以有声有色地有效开展,活动应该以“语文综合”为前提,以“语文学习”为核心,以“语文体悟”为情感教育方式,以“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以小学生已有语文知识实际为出发点,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与此同时,有机适时地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下面重点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谈谈思考与实践。 一、以“语文综合”为前提,选择活动主题与活动形式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语文综合”为前提,学习资源立足于语文“维度”进行整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然后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我校开展的以“兰文化”研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设计方案。 1、“兰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背景 (1)历史文化背景:绍兴漓渚的“兰渚山”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句践种兰之地,我们的家乡不愧为中国兰花的故乡,兰文化的发祥地,“兰渚山”也不愧为兰花的祖地。 (2)地域经济文化背景:漓渚是绍兴县西南部古老而繁华的历史名镇。又是“中国花木之乡”和“浙江省十强花木乡镇”。镇内有“中国春兰样品园”。全镇花卉大户有400家,花木面积在10亩以上的有345户,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大户也达43户,最大的一户面积已经超过1200亩。 2、“兰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系列活动设计 设计一:探寻家乡“兰文化”的历史 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变节。”的诗句,寓以兰自勉。也有陆游诗句写到“漓渚满目绿无涯,棠棣无处不逢花。”又有“君不见城南卖花翁,朝卖一枝红,暮卖一串紫……卖得花钱进酒家,取酒尽时还卖花”,这是当时绍兴花市闹猛的生动写照。 设计二:搜索历来“兰文化”的故事 有越王勾践来兰渚山养兰植花的故事;有孔子颂兰,屈原佩兰,朱德爱兰,鲁迅采兰等名人与兰花的不解之缘的小故事。 设计三:寻找富有“兰文化”的作品 有兰的绘画,兰的照片,兰的书法,兰的文学作品等。绍兴四名人组成了“句践种兰”、“书圣写兰”、“文豪咏兰”、“总理爱兰”。 “绍兴莲花戏”电视剧《三朵兰花》等。 以上设计体现知识的整合,实现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特色。新课程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乡土文化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对各学科、各领域收集的资源材料进行筛选与整合,学会合理地选择与吸纳,进行有效地语文实践。有些材料是非语文领域中获得,已经跨越了语文学科本身,正真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弥补了语文课程的不足,使课程之间加强了应有的沟通与交融。当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活动形式来实现,以体现实践活动的活力,活动需要载体,可以选择小学生喜欢的讲故事、诗文朗诵、戏曲欣赏、自由画画、考察采编、文艺表演等多种有效的活动形式,让语文充满语文味,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通过语言的学习、积累、运用,提高语文能力,让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