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一个小故事?

 我来答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2019-03-07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999 获赞数:82603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

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

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医术高明的德籍医生阿大夫。

看过刘伯承的眼伤后,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的手术。 刘伯承从阿大夫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坚决地向阿大夫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

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了阿大夫,他终于同意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药物的请求。 手术开始后,阿大夫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先将腐肉割去,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然后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好。

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始终未呻吟一声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阿大夫又给他的右眼安上了一只假眼球。

扩展资料:

刘伯承(1892-1986),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学习成绩优异。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年冬赴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入优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31年奉命赴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挺进山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9月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反击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指挥上党战役,一举全歼阎锡山部十三个师。

1947年6月底,根据党中央关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决策,与邓小平率十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实施中央突破。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直出浙赣线,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

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事副主席。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wwertouww
推荐于2019-09-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7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0.2万
展开全部
刘伯承
刘伯承元帅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1892年12月4日,诞生在重庆市开县赵家镇一户农民家庭里。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是赵家镇一带有名的“泥腿子文人”,母亲周寅香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伯承5岁时进了私塾,受教于启蒙老师任贤书。这任贤书是位奇人,对刘伯承日后成为伟人有着重要影响。此人系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下,大渡河一役翼王兵败,他便辗转流落到开县。对于这位私塾老师,成为元帅后的刘伯承还经常对人提起,夸他会武术、懂军事,教学认真,对儿童时期的刘伯承影响至深。

现在凡到“刘伯承同志故居”参观的人,都会听到讲解员讲起有关刘伯承成才和他老师任贤书的趣事、传说。有天黄昏,任贤书对“泥腿子文人”刘文炳说:“仁兄,你家这宅院可是块风水宝地啊!”“此话怎讲?”“你来看。”任贤书朝后山一指,“这沈家湾山势像一把交椅,后山是靠背,左右两边的山梁不就是椅子的扶手吗?”此时落日西下,山色如黛,刘文炳说:“就算是一把交椅吧,这又如何是风水宝地呢?”任贤书道:“你家宅院坐落在交椅正中,屋前是一片台地,这在堪舆学中称‘点将台’。仁兄看那山下面的田坝之上,成排成行堆立田头的谷草垛,好比沙场军阵,气派非凡,这不就像是领军将帅眼中的阅兵场吗?”妙极!就是这位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手下部将任贤书,道出了数十年后“泥腿子文人”刘文炳之子刘伯承的戎马前程。“点将台”、“阅兵场”相伴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显然,刘帅故乡的乡亲,把赵家镇的山形水势神化了,还附会说,刘伯承母亲在胎儿降世的前半夜,梦中一声惊叫,醒来看见一条白龙在头顶盘旋,朝她点头摆尾,不一会儿便破空飞去……

神话!一则极具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美丽的神话。乡亲们都说,刘伯承自幼不凡,是赵家镇这块风水宝地降世的武曲星。其实关于刘伯承的身世,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信大家读后就会明白。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在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张家坝一户农民家庭里,因为他出生时曾祖父刚去世两个月,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孝生,字明昭。伯承排行老大,下面尚有三弟三妹。

幼年时的刘伯承聪明、活泼,但顽皮、好动,爬树掏鸟蛋、上房捅野蜂窝、什么都敢干。当时,刘文炳要养活全家九口人,生活日益艰难,况且在遭到科举考试的不公正对待后,他已无心仕途,但他看到五岁的孝生聪明伶俐,智力发展快、接受能力强,便很想早点送他入学读书。但附近的几所塾馆都离家较远,而且要涉水过河,很让人放心不下,所以此事也就搁了下来。

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一位流落开县的“乞丐”来到刘家门前,引起了刘家的注意,他就是刘伯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任贤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文炳发现任贤书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还熟谙兵法,精通武术。因此,他对任贤书也更加敬重,为了解决这位外乡孤老的生计问题,同时也使孩子能就近入学,在取得任贤书同意后,由刘文炳出面,邀集了四方邻里二十多名学龄儿童,在刘文炳老屋附近的一座茅屋里办起了一所私塾。这样,刘伯承就在任贤书名下启蒙读书了。

孝生进入私塾后,开始和孔夫子、孟夫子打上了交道,整天学习《三字经》、《千家诗》,读《四书》、《五经》,但是,“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并没有使他完全归顺,贪玩逃学之事时有发生。

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改变了顽皮的性格,正视了自己的学业。有一天,不识字的母亲盯着儿子背书,孝生急于出去玩耍,便闭着眼睛瞎背一通,碰巧这天父亲没出门,也在里屋看书,听见孝生乱背一气,便高声斥责他:“孝生,你欺负你妈不识字,乱背什么?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过?”

听了父亲的话,母亲方知受骗,伤心地边哭边说:“谁叫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连自己的儿子也欺骗我不识字,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看着伤心的母亲,孝生内心震动很大,他觉得很对不起母亲,便向父亲保证:“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逃学了,一定好好念书,你们就看吧。”

从此以后,小孝生立下志向,发奋读书,他每天第一个到课堂读书,晚上回家读到深夜。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书,他都要弄通,并且仔细地圈阅和批注,一部《孟子》他圈阅过数遍;练习书法更有耐力,常常一个字练习几十遍,直到和字帖上的字差不多了才接着练下一个字。在学习中,他常常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温故而知新”的道理鞭策自己。他除了运用一般的学习方法外,还逐条逐条地背字典,字典中的许多条目他都能够背下来,使他日后成为一个知识丰富,文字基础扎实、记忆力很强的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勤奋、努力,孝生的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各门学科的成绩远远超过一般学生。孝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从他的老师任贤书那儿更多地汲取着精神养料。任贤书早年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他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熟谙兵法,精通武术。他除了严肃认真地向学生授课外,在课余时间还教学生操练武术,而且,他还很注意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他经常给学生进述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和《三国》、《水浒》的故事;教学生吟诵《满江红》、《正气歌》等充满爱国主义的诗篇。在任贤书的影响下,孝生不仅将《汉书》、《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看了又看,还能将书中重大战役、主要故事情节讲述出来,他尤其赞赏劫富济贫的梁山好汉、钦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更敬慕文武双全的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这一切对他的心灵和思想无不产生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焦哲瀚4L
2018-12-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1
展开全部
刘伯承元帅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1892年12月4日,诞生在重庆市开县赵家镇一户农民家庭里。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是赵家镇一带有名的“泥腿子文人”,母亲周寅香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伯承5岁时进了私塾,受教于启蒙老师任贤书。这任贤书是位奇人,对刘伯承日后成为伟人有着重要影响。此人系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下,大渡河一役翼王兵败,他便辗转流落到开县。对于这位私塾老师,成为元帅后的刘伯承还经常对人提起,夸他会武术、懂军事,教学认真,对儿童时期的刘伯承影响至深。
现在凡到“刘伯承同志故居”参观的人,都会听到讲解员讲起有关刘伯承成才和他老师任贤书的趣事、传说。有天黄昏,任贤书对“泥腿子文人”刘文炳说:“仁兄,你家这宅院可是块风水宝地啊!”“此话怎讲?”“你来看。”任贤书朝后山一指,“这沈家湾山势像一把交椅,后山是靠背,左右两边的山梁不就是椅子的扶手吗?”此时落日西下,山色如黛,刘文炳说:“就算是一把交椅吧,这又如何是风水宝地呢?”任贤书道:“你家宅院坐落在交椅正中,屋前是一片台地,这在堪舆学中称‘点将台’。仁兄看那山下面的田坝之上,成排成行堆立田头的谷草垛,好比沙场军阵,气派非凡,这不就像是领军将帅眼中的阅兵场吗?”妙极!就是这位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手下部将任贤书,道出了数十年后“泥腿子文人”刘文炳之子刘伯承的戎马前程。“点将台”、“阅兵场”相伴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显然,刘帅故乡的乡亲,把赵家镇的山形水势神化了,还附会说,刘伯承母亲在胎儿降世的前半夜,梦中一声惊叫,醒来看见一条白龙在头顶盘旋,朝她点头摆尾,不一会儿便破空飞去……
神话!一则极具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美丽的神话。乡亲们都说,刘伯承自幼不凡,是赵家镇这块风水宝地降世的武曲星。其实关于刘伯承的身世,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信大家读后就会明白。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在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张家坝一户农民家庭里,因为他出生时曾祖父刚去世两个月,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孝生,字明昭。伯承排行老大,下面尚有三弟三妹。
幼年时的刘伯承聪明、活泼,但顽皮、好动,爬树掏鸟蛋、上房捅野蜂窝、什么都敢干。当时,刘文炳要养活全家九口人,生活日益艰难,况且在遭到科举考试的不公正对待后,他已无心仕途,但他看到五岁的孝生聪明伶俐,智力发展快、接受能力强,便很想早点送他入学读书。但附近的几所塾馆都离家较远,而且要涉水过河,很让人放心不下,所以此事也就搁了下来。
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一位流落开县的“乞丐”来到刘家门前,引起了刘家的注意,他就是刘伯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任贤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文炳发现任贤书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还熟谙兵法,精通武术。因此,他对任贤书也更加敬重,为了解决这位外乡孤老的生计问题,同时也使孩子能就近入学,在取得任贤书同意后,由刘文炳出面,邀集了四方邻里二十多名学龄儿童,在刘文炳老屋附近的一座茅屋里办起了一所私塾。这样,刘伯承就在任贤书名下启蒙读书了。
孝生进入私塾后,开始和孔夫子、孟夫子打上了交道,整天学习《三字经》、《千家诗》,读《四书》、《五经》,但是,“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并没有使他完全归顺,贪玩逃学之事时有发生。
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改变了顽皮的性格,正视了自己的学业。有一天,不识字的母亲盯着儿子背书,孝生急于出去玩耍,便闭着眼睛瞎背一通,碰巧这天父亲没出门,也在里屋看书,听见孝生乱背一气,便高声斥责他:“孝生,你欺负你妈不识字,乱背什么?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过?”
听了父亲的话,母亲方知受骗,伤心地边哭边说:“谁叫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连自己的儿子也欺骗我不识字,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看着伤心的母亲,孝生内心震动很大,他觉得很对不起母亲,便向父亲保证:“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逃学了,一定好好念书,你们就看吧。”
从此以后,小孝生立下志向,发奋读书,他每天第一个到课堂读书,晚上回家读到深夜。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书,他都要弄通,并且仔细地圈阅和批注,一部《孟子》他圈阅过数遍;练习书法更有耐力,常常一个字练习几十遍,直到和字帖上的字差不多了才接着练下一个字。在学习中,他常常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温故而知新”的道理鞭策自己。他除了运用一般的学习方法外,还逐条逐条地背字典,字典中的许多条目他都能够背下来,使他日后成为一个知识丰富,文字基础扎实、记忆力很强的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勤奋、努力,孝生的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各门学科的成绩远远超过一般学生。孝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从他的老师任贤书那儿更多地汲取着精神养料。任贤书早年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他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熟谙兵法,精通武术。他除了严肃认真地向学生授课外,在课余时间还教学生操练武术,而且,他还很注意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他经常给学生进述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和《三国》、《水浒》的故事;教学生吟诵《满江红》、《正气歌》等充满爱国主义的诗篇。在任贤书的影响下,孝生不仅将《汉书》、《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看了又看,还能将书中重大战役、主要故事情节讲述出来,他尤其赞赏劫富济贫的梁山好汉、钦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更敬慕文武双全的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这一切对他的心灵和思想无不产生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大地置业锦绣
2021-04-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刘伯承的眼睛是一位叫沃克医生治疗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