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意义:对受教育者所进行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进行一种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人们谈到的人文教育,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公认的含义,而常常表达着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三是关于"成人"的教育。
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但是我们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而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
扩展资料:
如果我们注意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性,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而不是分离性,并吸收前两种人文教育表达的基本精神,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的观点则更显示出教育的意义与现代的高度。
人文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以及特别具有的批判精神,说明就学科范围来讲,人文学科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应当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对人文学科的专业教育应予重视。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所指的人文教育是一般意义的,不是专业意义的,但却与专业意义的人文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为专业意义下的人文学科教育能为一般意义下的人文教育提供有深度的课程,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改善人文氛围,因而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文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怎样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更是面临这样一种严峻形势。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今天的人文教育面临很多崭新课题。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上海这座城市“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的追求目标,更需要我们以卓越的城市精神塑造新时代的上海人形象:海纳百川的胸襟,追求卓越的理想;自强不息的意志,敢为人先的勇气。诚信公正的操守,戒骄戒躁的品格。浪漫时尚的气质,天人合一的情怀。可以说人文精神展示的是一个民族健康的灵魂。
但是,教育界当前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怎样让学生心中把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融合起来,塑造新时代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品质的人文精神?
知识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它是人生命以外的东西,通过灌输就可以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但精神的塑造是人性的,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是一种历史的积淀长期而形成的文化传统,只能通过引导、影响去激发、去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