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文学革命思想是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主要的文学革命思想可以回答为: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他还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学改良刍议》。胡适认为白话文简单明了,是值得提倡的。应当杜绝文言文。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旁宴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胡适曾让学生写一封电报,婉拒别人,用文言文字数最少的学生写道“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二胡适则用白话文写道“干散培不了,谢谢”干不了暗示才疏学浅之意,谢谢有很礼貌,表示婉拒别人。所以还冲启唯是白话文更加的简洁。
展开全部
胡适与文学革命
文 / 五草先生
胡适之先生是近代中国最伟大学者之一,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胡适口述自传》中,老先生给我们娓娓道述了他的一生。在描述他的成就之中,他最推重的还是其对文学革命的推动。
胡适先生对文学要革命的想法起自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期间。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后,胡适先生提出中国文学需要革命,要将半死或已死的文言文改为可为众人所接受、懂得的白话文。他认为,文言文在当时早已成了一种死文字,只能用于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而当时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是直白易懂的白话文。他举出了流行了数百年的《红楼梦》《水浒传》等著作为证,认为这才是当下的真正文学,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所在。
胡适之先生由于事务繁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想法多于实践,但在文学革命这件事上,他却做到了亲历亲为。他从1915年就开始写白话文、白话诗,1916年更是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从而引起国内的文言与白话之争,陈独秀、钱玄同等人都作文以和之。之后,文学改革也就是白话文的推广似乎成了大势所趋,白话文日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主流。
胡适之先生对文学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话文的推行,自然是离不开胡适之先生的推动的。现在早已是白话文主导的天下,而现在的白话文想必已经白话得到了胡适之先生根本想不到的地步了。以当下的眼光看当下的文字,我以为现在的白话文早已不是胡适之先生所推重的那个白话文了。现在所谓的流行文学多是些一种粗陋的文字,毫无美感可言,想必离胡适之先生的期望相去甚远了。那么,何以会使得当年反封建的先锋成为了今日的垃圾文字呢?我以为这还需要对当时推行白话文的过程加以考究。
我辈生于20世纪80年代,想对胡适之先生推行白话文时的情景加已亲历自然是不可能的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找些旁证了。
白话文的推行似乎极是迅速,从1916年算起,及至1920年,短短4年时间,白话文便开始成为了教育的规定语言。在1920年,北京政府就通令全国,于该年秋天开始,全国所有国民小学中一二年级的教材必须用白话文,到1922年小学课本一律以白话文为准。可以说,到此时为止,胡适之先生提倡的白话文改革似笑敏乎得到了完全的胜利。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教材吧。唐德刚先生生于1920年,在他十二岁,也就是1932年,他进入了当时的一所小学读六年级,他说他所上的第一堂国文课是一首叫《早晨和雄鸡》的白话诗,诗的开头几句是这么写的:“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听富人笑,哪闻旧人哭|喔喔喔……|喔喔喔……”而当时唐德刚先生已是在家学过四书五经之人,可以背诵《项羽本纪》之文了。而到了初中一年级,他们学的是一首叫《时光老人》的诗,其中几句是这样的:“时光老人,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无必要,莫奔驰……”这对一个早已能够读懂《史记》《通鉴》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不必在此多言了吧。
当然,胡适之先生对文学改革的初衷必然是好的,但想必是他老人家在美国待了太长的时间,忘了自己国家的一句老话“过犹不及”。他老人家对于文言文的反对似乎超出了应有的限度,他要求国人彻底屏弃文言文,以白话文全面夺权。这就使得原本我们的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就此被生生截断了。
由此观之,胡适之先生的文学改革实可谓是一场“文化大革命”了。胡适之先生是个全盘西化之人,他的“文化大革命”说到底也是想使中国文化全面向西方靠拢。但各国必有各国的特色,这样的靠拢自然是不现实的。它竖高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后来这种全面白话,而传统荡然无存的现实。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个接续上的断层,也就使得我国在民国之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此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而被拦腰截断了。
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以只占微末地位,但可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似乎正在复苏,希望这个文化的断层能够在这个时代得以弥补余升尺。
由此看来,胡适之先生是杜威“实验主义”的忠实追随者,他的文学革命也象是他实验主义的一次实践,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文 / 五草先生
胡适之先生是近代中国最伟大学者之一,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胡适口述自传》中,老先生给我们娓娓道述了他的一生。在描述他的成就之中,他最推重的还是其对文学革命的推动。
胡适先生对文学要革命的想法起自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期间。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后,胡适先生提出中国文学需要革命,要将半死或已死的文言文改为可为众人所接受、懂得的白话文。他认为,文言文在当时早已成了一种死文字,只能用于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而当时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是直白易懂的白话文。他举出了流行了数百年的《红楼梦》《水浒传》等著作为证,认为这才是当下的真正文学,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所在。
胡适之先生由于事务繁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想法多于实践,但在文学革命这件事上,他却做到了亲历亲为。他从1915年就开始写白话文、白话诗,1916年更是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从而引起国内的文言与白话之争,陈独秀、钱玄同等人都作文以和之。之后,文学改革也就是白话文的推广似乎成了大势所趋,白话文日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主流。
胡适之先生对文学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话文的推行,自然是离不开胡适之先生的推动的。现在早已是白话文主导的天下,而现在的白话文想必已经白话得到了胡适之先生根本想不到的地步了。以当下的眼光看当下的文字,我以为现在的白话文早已不是胡适之先生所推重的那个白话文了。现在所谓的流行文学多是些一种粗陋的文字,毫无美感可言,想必离胡适之先生的期望相去甚远了。那么,何以会使得当年反封建的先锋成为了今日的垃圾文字呢?我以为这还需要对当时推行白话文的过程加以考究。
我辈生于20世纪80年代,想对胡适之先生推行白话文时的情景加已亲历自然是不可能的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找些旁证了。
白话文的推行似乎极是迅速,从1916年算起,及至1920年,短短4年时间,白话文便开始成为了教育的规定语言。在1920年,北京政府就通令全国,于该年秋天开始,全国所有国民小学中一二年级的教材必须用白话文,到1922年小学课本一律以白话文为准。可以说,到此时为止,胡适之先生提倡的白话文改革似笑敏乎得到了完全的胜利。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教材吧。唐德刚先生生于1920年,在他十二岁,也就是1932年,他进入了当时的一所小学读六年级,他说他所上的第一堂国文课是一首叫《早晨和雄鸡》的白话诗,诗的开头几句是这么写的:“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听富人笑,哪闻旧人哭|喔喔喔……|喔喔喔……”而当时唐德刚先生已是在家学过四书五经之人,可以背诵《项羽本纪》之文了。而到了初中一年级,他们学的是一首叫《时光老人》的诗,其中几句是这样的:“时光老人,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无必要,莫奔驰……”这对一个早已能够读懂《史记》《通鉴》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不必在此多言了吧。
当然,胡适之先生对文学改革的初衷必然是好的,但想必是他老人家在美国待了太长的时间,忘了自己国家的一句老话“过犹不及”。他老人家对于文言文的反对似乎超出了应有的限度,他要求国人彻底屏弃文言文,以白话文全面夺权。这就使得原本我们的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就此被生生截断了。
由此观之,胡适之先生的文学改革实可谓是一场“文化大革命”了。胡适之先生是个全盘西化之人,他的“文化大革命”说到底也是想使中国文化全面向西方靠拢。但各国必有各国的特色,这样的靠拢自然是不现实的。它竖高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后来这种全面白话,而传统荡然无存的现实。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个接续上的断层,也就使得我国在民国之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此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而被拦腰截断了。
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以只占微末地位,但可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似乎正在复苏,希望这个文化的断层能够在这个时代得以弥补余升尺。
由此看来,胡适之先生是杜威“实验主义”的忠实追随者,他的文学革命也象是他实验主义的一次实践,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