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名称和主治作用是什么?
(一)腧穴的名称
每一腧穴都有特定的部位和名称。腧穴的名称不仅具有特定的医学意义,而且体现了古代的灿烂文化。腧穴的命名方法大致如下:
1.依据所在部位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等。
2.依据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疗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脏腑疾患的肺俞、心俞等。
4.利用地貌天体命名,如承山、大陵、水沟、上星、日月、太乙等。
5.参照动植物的名称命名,如膝下的犊鼻、胸腹部的鸠尾、眉端的攒竹等。
6.借助建筑物名称命名,如神阙、印堂、志室等。
(二)腧穴的主治作用
腧穴的主治作用的一般规律为本经腧穴能治疗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的两经病,邻近经穴配合能治疗局部病。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其主要表现一是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指能够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各穴均能治疗眼科疾病,耳周疾病可以选用耳旁各穴。
二是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三是特殊作用,指针刺某些腧穴时,由于机体的状态和针刺手法不同,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此外,有些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