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存在一种声音超过35岁就听不到了吗?
一篇名为《据说超过35岁的人,就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疯转。文章打开是一个音频,有人听见了刺耳的噪音,而有人什么声音都听不见。这是为什么?这段声音会“变魔术”吗?
有同事带回家给老公和孩子听后,有了不同的反应。9岁的孩子说:“妈妈,快把它关掉,太吵了。”而孩子爸表示,完全听不到。
为什么同一段声音,不同的人听了会有不同感受?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邓毅表示,这是一段高频音,高频音就是指频率高的声音。一般来说,人类用于交流的各种声音处在200赫兹到2000赫兹的范围之内。邓毅说,医学上做听力测试时,测声音的频率区间是250-8000赫兹或者250-6000赫兹。而这个区间以外的高频音声音常人是无法忍受的。邓毅认为,通过能否听到高频音的办法来判断听力,以及将35岁作为能否听到高频音的分隔线,并没有什么依据。
大人与孩子听到的声音不同,只因孩子相对大人而言,对声音更敏感,他们的毛细胞(感受声波刺激的感觉上皮细胞)尚未受到任何影响,但大人对难受程度感受更强。所以,我们听到音频后反应不同,说到底是个体差异决定的。听不到那段音频中的高频音,不代表听力就不好,反之亦然。早些年,还有一篇文章称25岁以上的人群听不到蚊子叫。不过,这和所谓“有一种声音超过35岁就听不到”一样,都是谬误。
不过,邓毅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听力会逐渐衰退,而听力下降确实是从高频区开始的。但有人50岁开始下降,有人到了80岁还没有影响。邓毅还提醒,日常要注意避免长期高频声音的刺激。比如,许多人在车站等公共环境中戴着耳机听音乐时,为了克服周围环境中本来就不小的噪音,就会把音量调到最大,日积月累会造成噪声性耳聋,需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