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还是立冬吃 冬至吃饺子是正统的习俗

 我来答
鲜美又清爽灬福音M
2018-11-10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8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到底是冬至吃饺子,还是立冬吃饺子

百度网友2e6c2ab
2019-09-19 · TA获得超过51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吃饺子在冬至吃不在立冬吃。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冬至吃饺子还有说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d941d05b
2019-09-19 · TA获得超过152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7
采纳率:12%
帮助的人:16.8万
展开全部

大部分地区都是冬至吃饺子,也有少部分地区有立冬吃饺子的习惯。在京津一带,人们有立冬吃水饺的习俗,有民俗专家认为,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是“交子之时”,所以这时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而且,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冬至吃饺子始于张仲景。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冬天来了,当地百姓很多人耳朵被冻坏,这让张仲景很是担忧,于是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放在一起煮熟,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后送给被冻伤的百姓食用。张仲景叫它“祛寒娇耳汤”,百姓吃了以后,冻伤也就好了,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功德,把张仲景尊为“医圣”的同时,把饺子创始者的名头也一并给了张仲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夙鸢小九
2019-08-22 · TA获得超过5.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5万
展开全部
立冬吃饺子。
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立冬是个进补的节气,“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在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
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都是为了温暖身体、驱走严寒,增强抵抗力,少生疾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时代领跑者0612
高粉答主

2018-10-17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919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397万
展开全部
冬至和立冬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一、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从吃饺子习俗的由来看,冬至吃饺子是正统的习俗,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至日当天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说法。
二、立冬日也有吃饺子的习俗,而立冬日吃饺子的习俗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因为“饺子”又名交子,有新旧交替之意,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三、无论是冬至还是立冬,这个时候正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之时。从养生学的角度看,这个时候需要养藏,滋阴补阳,而饺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自然是进补的最佳食补材料之一。
四、随着时间的演变,不仅冬至和立冬要吃饺子,其他的节日也慢慢以吃饺子来庆祝,例如说除夕守岁的时候也会吃饺子。不仅是因为饺子本身好吃,也是对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习俗的一种延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