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成矿系统的观念就是把“成矿作用”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进行研究。追溯这一科学思维产生的过程,不难发现我们的前人很早就有系统思维轨迹,对海陆变迁这一现象作出了“沧海桑田”的高度科学概括。在找矿方面,战国时期的《管子·地数篇》就有这样的论述,“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上有慈石,下有铜金,上有陵石,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下有铁”。这里的丹砂指的就是辰砂,这里的慈石,就是磁铁矿,这里的陵石,即是闪锌矿,这里的赭,就是氧化铁矿石(朱训,1993)。管子了了数语,将有关矿床地表与深部联系起来,他是把矿床作为一个简单的成矿系统对待的,堪称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典范。
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并研究金属元素共生与分带现象。1905年,法国地质学家de leunay首先使用“成矿系列”(Metallogenic Series)一词;翁文灏(1920,1927)亦曾使用这个词并提出华南存在锡带、锌铅铜带、锑带和汞带,随后他又利用砷矿物的特征进一步对上述4个矿带进行了论述;1947年,徐克勤先生在湖南瑶岗仙矿区发现了白钨矿矿床,并进一步注意到该钨矿区中矽卡岩白钨矿床和脉状黑钨矿矿床的紧密联系,于1957年发表专文加以论述,这是我国矿床共生现象的早期科学著述(翟裕生,1996);原苏联学者X.M.阿勃杜拉也夫(1960)不仅划分了成岩成矿系列,而且把它和大地构造背景联系起来,抓住了成矿系列问题的本质。但是他的地质基础是槽台观念,这可能是他的观点受到一定的历史局限而未引起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
全面的成矿系列的概念是由程裕淇、陈毓川、赵一鸣等于20世纪70年代在研究中国铁矿地质及成矿规律时提出来的,并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程裕淇等,1979,1983;陈毓川等,1983,1989,1998)。矿床成矿系列的定义为“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和一定地质构造运动阶段内,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形成的在成因上有联系的各矿种、各种成因类型及在不同地质位置产出的矿床组合”。这一理论受到我国矿床学界的重视,尤其是从事矿产勘查的广大地质工作者更为关心,在勘查工作中积极应用并进一步研究。
翟裕生等对长江中下游、西南三江以及南岭有关成矿系列都曾做过系统的研究(1980,1985,1987,1990,1992,1994,1996),他认为成矿系列是研究一定区域中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各矿种、各矿床类型构成的整体;它研究与一定成矿事件有关的在不同演化阶段、不同控矿条件下形成的各种类型矿床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这些矿床的共同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各种控矿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因而将对传统矿床成因类型的单一的、个体的研究,提高到区域的、综合的和历史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翟裕生(1977)深化提出“成矿系统”的观点:“成矿系统是在一定时空域中由控制成矿诸要素结合成的、具有成矿功能的统一整体。它包括成矿物质由分散到富集的制约因素、作用过程及各种地质矿化产物”。1998年,他针对成矿系统的特殊性,即成矿作用过程的有关信息被保存在现存矿床及有关地质异常中的特点,又补充了矿床形成后保存作用的内容,将成矿系统定义为“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动力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矿化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体系”。由此可见,成矿系统概念中包括了控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形成的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以及成矿后变化保存等4方面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