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中乾隆最宠爱的女人是谁?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乾隆一生爱过三个女人,一个是如懿,一个富察皇后,一个是寒香见。其中挚爱是如懿,对待嫡妻富察氏是敬重,有亲情的成分在,最后寒香见是宠爱,寒香见激发了作为帝王的乾隆的征服欲,但一生中最在意的女人依旧是如懿。
和《甄嬛传》一般,如懿和甄嬛一样,一生的追求是来自丈夫的爱和认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诗文里说的简单,可是即使在现在民风开放,一夫一妻制的现代社会,真正能做到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恩爱夫妻也屈指可数。更何况,如懿和甄嬛求的是一位被要求宠冠后宫佳丽三千的帝王的真心?
乾隆爱寒香见吗?不见得,宠爱和真爱是两回事情,寒香见的魅力是个男人都难以抵挡,加上她不屑刻意讨好皇上的态度,在后宫中一味只会服从的女人相比,让人更加有征服的欲望。
乾隆对其他女人,或许只有特别喜欢、喜欢和不喜欢,但是对如懿,绝对是爱,所以在乎如懿的举动,所以生气,所以绝情。乾隆的地位让他不能去纵容自己的女人犯错,更是不能纵容自己因为自己喜欢,这个女人犯的错就要被原谅,因为帝王的位置需要他在每一个层面都保持理智。
最初乾隆对如懿的确是好的。尤其记得红萝炭事件乾隆嘴上说不要把寒气过给贵妃,让如懿去喝姜汤,实际是为了如懿的身体。以及后来为了让如懿抚养大阿哥故意冷落她。这些都能看出来,乾隆给如懿的爱,是隐忍的。
最终导致如懿心灰意冷,无心再爱,后又加上无中生有的流言,乾隆更加对如懿猜疑,专横,不信任。乾隆不仅不能对如懿一心一意,还朝三暮四,更让如懿伤心欲绝是他只听从别人的一面之词就误解自己和凌云彻有染,最终如懿断发割情, 在冷宫中自裁。一个女人的真心付出最后换来的却是这样的悲惨结局。
他好像挺喜欢富察氏的,在富察氏死后,乾隆亲自护送载着富察氏灵柩的龙舟日夜兼程地赶回了北京,谕令恭办丧礼处向户部支领白银三十万为皇后办理丧事,丧礼过程中屡屡违制行事,乾隆命天下臣民一律为国 母故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尚属空前。
乾隆的皇长子和皇三子因为无悲哀之意,被乾隆斥为不孝,连同其师傅、谙达等一同受罚。永璜和永璋也因为这次事件,被取消皇位继承权。孝贤死后,乾隆不允许其他妃嫔入住孝贤生前所住的长春宫,长春宫里凡是她使用过的奁具、衣物等,全都保留,一切按原样摆放。
2018-09-12
NO.1孝贤皇后与乾隆朝政治
这些官员做梦也不会想到,孝贤皇后的死,竟会给他们带来如此大的灾难。半年当中,由此掀起的轩然大波,使他们或遭申斥,或被降革,或者被处以死罪。一时大狱叠起,形成前所未有的恐怖气分。昔日的宽仁皇帝不见了,一向标榜的宽大政治已被严刑峻法所取代。乾隆在处决他的大臣时,不再垂泪颁谕,不再心中戚戚,而是怒气冲冲,心安理得。
我不认为,单纯她的死会让乾隆转换执政风格,但是如果不是她的死,这个变化肯定不会那么疾风骤雨。
当年乾隆固执地与除了傅恒以外的所有人为敌,在政事上意气用事,法纪无度,扰乱正常政治秩序。在外省,清朝总共也就二十多个省,乾隆惩罚了50多个不上奏折来京给皇后哭丧者,等于基本上每个总督巡抚都有份。在朝列,乾隆最亲近的弘昼、三朝元老张廷玉、六个部的大臣都受点明指责,皇子失去继承权……也因此引发了孙嘉淦伪稿案,直斥乾隆以及他的几个近臣。
这件事也说明,乾隆只为孝贤皇后疯狂过,肯为了她豁出脸面与天下人为敌。也只有她能给乾隆带来如此地动山摇的感情波动。
孝贤皇后对乾隆的重要度、影响力,不谈别的,仅此一件,足够。其余都是锦上添花。
NO.2孝贤皇后与富察家
清朝私人笔记里,提起孝贤皇后,后面总会跟一句,以皇后故,其家族如何。所以家族待遇理应排在第二位。
乾隆每次夸赞富察家的人或者给他们赏赐,总是会提及孝贤皇后,比如「傅恒为满洲勋戚世家,孝贤皇后亲弟也」、「毅勇承恩公明瑞,孝贤皇后之侄也」、「故云贵总督将军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明瑞为孝贤皇后之侄」、「明亮为孝贤皇后亲侄」、「奎林乃毅勇公明瑞亲弟,皆孝贤皇后亲侄」等小注。
为什么呢,我想有他时刻眷念孝贤皇后的原因,还有就是为她增光添彩的,看,我妻子的家人多么争气……
傅恒是十全武功第一战的将领,福康安是十全武功最后一战的将领,要研究乾隆朝的文治,绕不开傅恒,要研究乾隆朝的武功,绕不开福康安,真是猿粪哪。
NO.3御制诗
漂亮的情话是每个小女生都喜欢的,所以她们也喜欢用一些诗句来证明乾隆对孝贤皇后的感情。其中的翘楚无疑是《述悲赋》,最有分量的句子无疑是“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觑。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另外流传度很广大家也比较喜欢的诗句也有“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六宫从此添新庆,翻惹无端意惘然”“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齐年率归室,乔寿有何欢”……
而且,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写的诗,包括去世次日、奉移、弥月、二月、三月、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二十七月、三周年,安葬,生日,冥诞,结婚纪念日,还包括端午、夏至、立秋、七夕、中秋、中元、除夕、新春,人日,清明,平日的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还写了他们一起去正定行宫、塞外、瀛台、盘山、避暑山庄圆明园的情形。
如此,可以想见孝贤皇后在乾隆私人感情生活中的痕迹有多重。
NO.4身后事
祭酒是可考的历史上最多、持续时间最久是没疑问的。
谥号是可考的第一位由皇帝亲自制定的,也是没有疑问的。(之前说的袁齐妫、成穆贵妃、孝烈皇后的谥号是亲定,也不确。袁齐妫的谥号是礼部定好后,刘义隆再次修改。成穆贵妃的记载是“诏谥”,就是定好之后颁诏。孝烈皇后是“亲定谥礼”,是亲自拟定册谥礼仪,并非说是亲定谥号这件事,至于其余没记载亲定谥号的人,更不需要讨论了)
NO.5收藏恋物癖
这个就是细节问题了,哪怕乾隆收过多少礼物,他最欣赏最喜欢的仍旧是孝贤皇后送的。比如一直佩戴她送的荷包,比如穿她送的衣服。在她死后收藏了她所有残存的东西(御舟、宫殿、衣服、家具;因为他和她共度少年时光而钟爱重华宫;在她的柜子里存放自己的以及康熙雍正孝圣等人赐给他的东西;在名画上《捣衣图》《鹊华秋色图》写诗悼念她;为了更多纪念她的行踪,下令绘制亲蚕图还题诗(那幅图据考据说是除了她是肖像画外,其余人都是“写意画”)。在泰山上立碑说自己缘定三生。
No.6
子女方面就不详细说了,母爱子抱是正常的事情。至于孩子的地位呢,一句话足以,乾隆早夭的子女们,只有永琏和永琮是能够得到优厚葬礼的,只有他们两个在如此小的年纪还有宠爱记载。而且乾隆朝一个小县官都知道一岁多的永琮是爱子,还有谁不知道?
应该说更有亮点的地方是乾隆体恤她的怀孕之苦而改变行程不去圆明园留在故宫陪她过元宵节,还有就是他说了如果知道是这结局,就不会让她生孩子。
乾隆最喜欢的大臣(傅恒),最喜欢的子女(永琏or永琮?)都是和孝贤皇后有关,乾隆和富察家真是够缘分。
2019-02-02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