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在管与不管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
常有家长说,现在的孩子都是那么人小鬼大,家庭环境都不太差,吃的好穿的也漂亮,就是太难管了!有家长干脆选择放弃,直接采取放养政策;也有家长面对孩子事无巨细的,都要管,我们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在管与不管之间是不是有那么一个平衡点,是不是家长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引导孩子们愿意自己变得更好,愿意自己做的事情得到更加的结果。这样引导孩子们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唤醒孩子们内在的驱动力。
让孩子们自己自发主动地想要变好想要学习,这样主动的过程,家长在一旁何乐而不为呢?如此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需要从小培养,而且越早有这个意识就能够越早的受益。
家长们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自我发展和探索的驱动力呢?孩子有些进步从成人的角度来解读或许会显得我特别的不起眼,但是对于当时那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他们尽了所有努力才换来的最大、最成功的进步。这会让他们感觉很棒。所以,每当孩子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时,家长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不断的努力。
一些聪明的家长是不会用打骂吼叫来的方式管教孩子,而是给予孩子适合他们年纪和发展的责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独立与尊重。
在学习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己担负对学习的责任,他们可以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学习的方式。家长们只用提出总体的要求,具体的细节让孩子去把握,这样的话,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就会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一个人的能力越强,他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会越大;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大了,他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的,他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承担更大的责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至今仍被当作金玉良言,就是因为它一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世界上没有两颗一模一样的树木,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擅长之处和薄弱之处,也有各自的兴趣所在,因此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该不该管、要怎么管,需要具体到每个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和学习阶段来分析。
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用"管"的方式,远不如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得有效。
模仿大人的言行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长重视承诺,孩子往往也会重视承诺;家长贪小便宜,往往带着孩子一起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而家长懒惰闲散也会影响到孩子。
就拿做作业这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看,你会发现如果家长自律性强,并且又能给孩子足够的陪伴的话,这种自律的性格就会自然而然的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反而不用过多的管束,孩子也能够自动自觉的先把作业做完再去玩。
然而,如果家长散漫惯了,一边自己看电视玩手机,一边又强迫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业的习惯,往往没什么卵用。恐怕家长还在恼怒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中国式的教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允许孩子犯错,许多人管孩子的原则就是要求孩子必须做对,做对了就表扬、做错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批评,完全不给孩子试错空间,让“怕犯错误”的思想深入孩子的价值观中,最后变成一个做事畏首畏尾的人。
所以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可以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涉及到价值观,大是大非的问题,请家长做好榜样。
2、操作性的问题,让孩子自行试错,适当引导。
价值观锚定方向,而试错促进成长。比起整天想着怎么"管"孩子,先管好自己不要“凭喜好胡乱管孩子”才是更合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