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是否包含着人类社会的某种普世价值?在当今社会还有其借鉴意义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孔子思想更注重生活,而非形而上学的思考梁漱溟先生就东西文化的差异指出,欧洲从希腊时就关注认识宇宙万物的问题,而中国人关注的则是生活本身。
在我看来,孔子思想对于生活本身的重视,使得儒家思想能够流传两千多年,同时又在中国人的生活经验的更新中不断得到修正。现在,尽管大多数人不一定阅读四书五经,但在生活中却潜移默化地保留了儒家的原则。
西方人总是把人当作认知对象,试图从形而上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认识人,探索人在实际存在背后的“本质”,并把人分解剖析,形成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强调人的个体性。
孔子的仁强调自身修养和爱人,有助于再建人类道德瓦尔特看到了孔子学说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可借鉴之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出现严重的道德危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正因为这样,孔子感叹:“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论语》所说的天和天命不同于基督教的天和上帝,更不包含基督教中所信仰的宗教教义。
同时期,波斯人正聆听着索罗阿斯德的教诲;希腊人还处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希伯来人正在了解最初流传的预言故事;罗马正形成它即将延续千年、深刻影响着西方精神及风俗的道德和社会秩序。为什么呢?实际上,他丰沛的情感使得他的慷慨宽厚更加接近于慈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