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给看看这黄瓜是什么毛病

 我来答
皆有可能836
高粉答主

2021-12-18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6.4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5413万
展开全部
霜霉病病菌为活体专性寄生真菌,种子不带菌,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侵入。霜霉病的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发生起始温度为16℃左右,而流行适温为 20~ 24℃,且要求相对湿度在 85%以上。该病的蔓延速度很快,有人将其称为“跑马干”,一旦有了中心病株,只需3~4次的扩大再侵染,即可酿成大灾,因此防治此病的关键是尽早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区。该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所有的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其主要寄主有大白菜、青菜、甘蓝、油菜、菜花、萝卜等。
霉病从苗期的包心期或种株开花到结荚期均易发病危害。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后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浸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水浸状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较大时,长出白霉。一般品种先在叶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变成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整形或多角形。花梗受害,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扭曲似龙头,种荚染病长出白色稀疏霉层严重受害的种荚细小变曲,结实少或不结实。
农医生
2018-07-22 · 盼丰收就找农医生
农医生
我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农业远程诊断开创者,专注于病虫草害的远程诊断、作物营养失调。从种子到收获,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指导,帮助种植者获得丰收。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您好!黄瓜霜霉病。建议您预防为主,发病后及时用70%烯酰·嘧菌酯10克或60%氟吗啉·代森锰锌50克或100克/升氰霜唑10毫升或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霉威25毫升或50%氟醚菌酰胺3克等药剂喷雾,进行防治!

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加入芸苔素内酯,防治效果更佳。

另外中午记得做好通风措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来自灵通山朴素的西葫芦
2020-11-05 · TA获得超过208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84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79.1万
展开全部
黄瓜皴皮,属于生理性病害,一般由缺素(缺硼)、点花不当、药害或者黄瓜水汽足,遇到连阴天或者棚放风太急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而上述地区出现的皴皮现象,基本上都是由于天气冷出现皴皮,尤其是山东潍坊和聊城等菜棚区,近期的连续阴雨雾霾和忽冷忽热,造成了以上的现象。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风不当。近期气温逐渐降低,特别是夜间,瓜条上都会形成露水,早上突然放风,温湿度剧烈变化,就会造成皴皮。秋冬季预防黄瓜皴皮应做好全面防护措施。

1.棚室内合理通风,避免瓜面受损。

当前夜温降低,瓜面易结露水,通风过急,冷风直接接触果面容易造成皴皮的发生,所以应注意通风口的管理,设置挡风膜,合理通风。

2.配制合适的点花药。

因蘸花药剂出现问题的情况,往往导致整棚发生皴皮现象。秋季气温快速降低,要适当提高蘸花药浓度,但一定要先试验后推广,避免因点花药浓度过大出现皴皮瓜。一旦因蘸花药浓度过大出现皴皮,可通过叶面喷施爱多收6000倍缓解。

3.合理用药,避免药害出现。

建议菜农朋友一定要对症用药,同时选择合适的药剂,避免滥用,一般2-3种单剂复配起来就可以,没必要加药剂的种类太多。温度降低后还有菜农采取熏烟方式,但有些菜农朋友熏烟的时间通常要超过十个小时以上,而适宜的熏烟时间在6-8个小时,一般夜间十二点左右去棚里熏烟为好。喷药时,最好选择天气晴朗的下午,尤其是连阴天后,要给植株留出足够的缓冲期,一般晴天第2-3天再进行喷药。一旦发生药害,可以将发生皴皮的黄瓜摘除,然后叶面喷施芸薹素内酯混加细胞分裂素缓解药害,以利于下批黄瓜的正常生长。

4.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补充瓜条营养。

对于缺硼、钙等造成的皴皮瓜,菜农朋友可在叶面喷施全营养叶面肥或花旗前后补充硼肥,幼果期和生长期及时补充钙肥,浇水或阴雨天气之后,叶面增加喷施钙肥等,缓解缺素症状。蘸花药可中加入含铁、钙等的叶面肥(尊医使用),对于提高瓜条抗性,改善品质也有一定的作用。

5.加强肥水管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岁月笛声悠扬
活跃答主

2022-02-11 · 知识使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91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35.3万
展开全部
这个黄瓜是黄瓜霜霉病,不过属于前期,治疗到位的话很快就可以好,我们来看看如何治疗。
露地栽培应尽可能选择离温室、塑料大棚远的地块种植,施足基肥,深翻和平整土地,做好排灌系统,亦可与番茄、辣椒、葱、韭菜等矮生蔬菜间套作,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可以减轻病害。培育壮苗,采用营养钵育苗,出苗前尽量提高床温,出苗后根据气候的变化控制好苗床的温湿度,移栽前加强低温锻炼,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加抗病力。定植后生长前期应适当控制浇水,加强中耕,提高地温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叶面积迅速增长,需水量增大,应适当增加浇水量,但不应大水漫灌,以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发病后,蒸腾量加大,养分消耗多,植株生长衰弱,更需加强管理。每次采收后结合浇水应追施速效性肥料以补充水分及营养的消耗,增强植株的耐病力,以追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最好。也可根外喷施叶面肥如百富农、植保素、农宝素等、磷酸二氢钾、葡萄糖溶液等,可以增强植株长势,减轻发病。
管理上以控制温湿度为关键,生长前期应尽量少浇水,勤中耕,促使形成较强的根系,温室、大棚内通风应根据气温及浇水情况灵活掌握,气温升高、浇水后湿度大,应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尽量使温室、大棚内的湿度控制在90%以下。结瓜期白天最适温度为27℃,白天最高温度保持在30。C左右。晚上不低于20℃,因此除掌握好白天的通风换气外,还要做好夜间的保温工作,减小昼夜温差,以防叶面过多形成水膜、结露。温度超过32℃,霜霉病菌的发育便受到抑制。利用这个原理,塑料大棚黄瓜可采取“高温闷棚”的方法,即在霜霉病发病初期,于晴天的中午密闭大棚,使棚温自然上升至瓜秧顶端处温度达45- 48℃,维持恒温2小时,处理1-2次,每次间隔7- 10天,经高温闷棚处理后,病情即停止发展,病斑迅速枯干,不再产生孢子囊,能有效地控制霜霉病的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