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统一之前,南北经学发展有什么差异?
隋朝统一之后,南北经学趋于相同。据《北史·儒林传序》记载,当时“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皆集。……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芨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改变了近300年来“师训纷论,无所取证”的状况。隋初,刘炫、刘焯等人名噪文坛,以“学通南北,博及古今”而受到后学景仰。其“所制诸经议疏,缙绅咸宗师之。”起初,在南北经学的交流中,北人较为主动,慕南人善谈名理,增饰华辞,表理可观,可以雅俗共赏,其衣冠礼乐、文采风流,尤为北人称道。而南学轻视北学的质朴,认为其学枯燥无华,俗目见之,初见可悦,很少动人之处,经学发展偏向南学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势和时尚。正如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所说:“经学统一之后,有南学,无北学。南学北学,以所学之宗主分之,非以其人之居址分之也。……及隋并陈,褚晖、顾彪、鲁世达、张冲皆以南人见重于炀帝。南方书籍,如费彪《义疏》之类,亦流入于北方。人情既厌故喜新,学术又以华胜朴。当时北人之于南学,有如‘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一南北朝经学到南朝陈和北朝周时也较衰弱,其成果远不如后来隋唐的义疏,多为抱残守缺,故弄玄虚之作,吸收了不少魏晋玄学的内容。在汉学已逝,唐学未兴之际,其主要贡献在于创建了义疏这种注经形式,为后世的经学研究和经学教育拓宽了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