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展开
 我来答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2019-03-16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979 获赞数:82710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例如早年所作的《与高司谏书》,揭露、批评高若讷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着政治激情。

又如庆历年间所作的《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诬蔑范仲淹等人结为朋党的言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的论点,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过人胆识。

这一类文章具有积极的实质性内容,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欧阳修另有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

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中的一些序论,对五代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褒贬,以及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历史观

又如他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对友人的文学业绩进行评述,而且抒发了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的人生遭际的感慨,绝非为文而文之作。

扩展资料:

欧阳修散文作品:

一、《朋党论》

《朋党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是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

文章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全文通篇对比,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很有特色。

1、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

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

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

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二、《与高司谏书》

《与高司谏书》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书信体政论文。文章采用层层说理的论证方法,先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叙事,虚写高司谏正直秉睦,却以实写来揭穿其虚伪本性。

后以横向对比凸显范仲淹与高司谏人格的高下;最后依情循理,对高司谏的丑陋与卑劣行径予以痛击。全文据理论证,逻辑清晰,言辞锋利,气势磅礴。

1、原文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

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

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

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

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2、译文

欧阳修叩头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家住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

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结交,又住在僻远的地方,只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人,因文学著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

而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因而怀疑您不知是怎样一个人。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可还是没有机会与您见一次面。

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师鲁说您“正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有些怀疑。所谓正直,就是不可弯曲;所谓有学问,就一定能明辨是非。

凭借着不可屈服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这不能不使我怀疑啊!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

您一脸正气,纵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奸邪,没有一点谬论。啊,据有这样的辨才向人显示,谁会不爱戴您呢?虽然是我,也私下认为您大概是个真君子吧?

这是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3
展开全部
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发,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例如早年所作的《与高司谏书》。有些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伶官传序》。他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
从形式上看,作品题材多样。古文、辞赋、四六都是他擅长的文体。对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对四六进行了革新,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给四六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
2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如《醉翁亭记》。
3很强的感情色彩。
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如《释秘演诗集序》。
4实用性质、审美性质的充分显示,叙事、议论、抒情的有机融合。
根据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整理而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nxylrl
高粉答主

2017-11-17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84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1321万
展开全部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
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

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

3、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欧阳修的政论散文,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不仅富于现实意义,而且语言婉转流畅,是“古文”中的名篇。

最能体现他散文成就的是记事兼抒情的作品。他的这类散文,无论状物写景,或叙事怀人,都显得楚楚动人,如他最著名的《醉翁亭记》,写滁州山间四时的景色和早晚的变化以及人们游玩山间的情景,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抒发了一种解脱束缚后,从容怡然而又怅惘若失的情怀。《醉翁亭记》连同他的《鸣蝉赋》、《秋声赋》一样,都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散文句法的加入,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丶蒲公英的童话
2010-12-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注: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载:“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这是欧阳修作文精益求精、不惮屡改的著名例子。这种力求简洁的文风是当时古文家的共同倾向。据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记载,宋仁宗初年,欧阳修与尹洙同在洛阳。有一次钱惟演建成“双桂楼”,“命永叔、师鲁作记。永叔文先成。凡千馀言。师鲁日:‘某用五百字可记。’”可见他们是自觉追求简洁文风的。另参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的类似记载】。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bsni
高粉答主

2017-11-17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5043万
展开全部
欧散文内容充实,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形式多样。
(一)议论文。
1.直接关系当时政治斗争,如《与高司谏书》充满着政治激情;《朋党论》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论点,均具积极的实质性内容。
2.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中序论,总结五代历史教训,表达作者褒贬及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历史观;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评述友人的文学业绩,而且抒发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人生遭际的感慨。
(二)记叙文。
1.历史散文,如《五代史记》。
2.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也都具充实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历史故事、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都作细致描写;《泷冈阡表》追忆父母言行,细节描写细腻逼真。
三、欧散文艺术性。
(一)强烈的感情色彩。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如《释秘演诗集序》。充分显示散文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叙事、议论、抒情功能有机融合。
(二)对散文文体发展的贡献: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辞赋和四六。
1.改造骈赋、律赋,去除排偶、限韵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既部分保留骈赋、律赋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赋体抒情意味。
2.革新四六体。欧四六体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如《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
(三)欧文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风格平易自然,如《醉翁亭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