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施工控制网的形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地形情况、现场条件及待建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
图10-8 直角坐标法
一、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已知纵横坐标之差,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它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地方。如图10-8所示,设Ⅰ,Ⅱ,Ⅲ,Ⅳ为建筑场地的建筑方格网点,a,b,c,d 为需测设的某厂房的四个角点,根据设计图上各点坐标,可求出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及测设数据。现以 a点为例,说明测设方法。
欲将a点测设于地面,首先根据Ⅰ点的坐标及a点的设计坐标算出纵横坐标之差
Δx=xα-xⅠ=620.00-600.00=20.00m
Δy=yα-yⅠ=530.00-500.00=30.00m
然后安置经纬仪于Ⅰ点上,瞄准Ⅳ点,沿ⅠⅣ方向测设长度Δy(30.00m),定出m点;搬仪器于m点,瞄准Ⅳ点,向左测设90°角,得ma方向线,在该方向上测设长度Δx(20.00m),即得a点在地面上的位置。用同样方法可测设建筑物其余各点的位置。最后,应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
二、极坐标法
图10-9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已知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它适用于量距方便,且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地方。如图10-9所示,1,2是建筑物轴线交点,A,B为附近的控制点。1,2,A,B点的坐标均为已知,欲测设1点,需按坐标反算公式求出测设数据β1和D1。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则
β1=αAB-αA1(10-5a)
建筑工程测量
同理,也可求出2点的测设数据β2和D2。
【例10-3】已知x1=370.000m,y1=458.000m,xA=348.758m,yA=433570m,αAB=103°48′08″,求测设数据β1和D1。
解:由公式(10-4a)得
建筑工程测量
由公式(10-5a,b)得
β1=αAB-αA1=103°48′08″-48°59′34″=54°49′34″
建筑工程测量
测设时,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向左测设β1角,由A点起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D1,即定出1点。同样,在B点安置仪器,可定出2点。最后丈量1,2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长度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
三、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较困难的场合。如图10-10,测设点P和控制点A,B的坐标均为已知。根据坐标反算求出测设数据β1和β2。
测设时,在A,B两点同时安置经纬仪,分别测设β1和β2,两视线方向的交点即为测设点P。为了保证交会点的精度,实际工作中还应从第三个控制点C,测设β3定出CP方向线作为校核。若三方向线不交于一点,会出现一个示误三角形,当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可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为测设点P。两个交会方向所形成的夹角γ1和γ2应不小于30°或不大于150°。
图10-10 角度交会法
图10-11 距离交会法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两个控制点较近(一般不超过一整尺长),且地面平坦,便于量距的场合。如图10-11,根据测设点P1,P2和控制点A,B的坐标,可求出测设数据D1,D2,D3,D4。
测设时,使用两把钢尺,使尺的零刻划线对准A,B点,将钢尺拉平,分别测设水平距离D1,D2,其交点即为测设点P1,同法测设P2点,为了校核,实地量测P1P2水平距离与其设计长度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