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通过典型地区的解剖和与国内外同类矿床的对比研究,以及金元素局部富集成工业矿体的地质条件,我们把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分为浅成热液型和火山喷气-沉积型两类及五个亚类(表2-2)。
表2-2 与火山岩有关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一)近地表火山热流体系统金矿床
近地表火山热流体系统金矿床占中国火山岩地区金矿床总数的47%,储量的44.3%。其矿床定位时一般形成深度小于1000m,温度低于300℃。此类金矿容矿围岩主要为喷出相(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侵出相(火山穹丘)和通道相(岩颈和岩筒)的火山岩。当火山的变质基底被构造抬升而基底变质岩系接近地表或出露地表,或者由于成矿热流体系统对流循环的范围较大且较深时,火山浅成热液型金矿体可以同时定位于火山岩和基底变质岩中,如辽、蒙交界的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和浙江治岭头金矿。由于成矿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和热流体的组成等形成条件不同,特征矿物(脉石和金属矿物)组合和金属元素组合也有差别,可进一步细分为低硫、高硫和富碲的三个亚类。
1.低硫浅成热液型金矿
其脉石矿物以石英-冰长石-绢云母组合为特征,又称之冰长石-绢云母型,其成矿温度为120~300℃,主成矿期为160~280℃,含盐度较低。我国这类金矿有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三个不同的成矿期。由于成矿期后的改造,有时冰长石可转化为钾长石、钾白云母或绢云母,所以在部分浅成热液型金矿中不一定能够找到大量冰长石。其容矿围岩的岩性较不稳定,包括从变质的超镁铁质岩(菱镁岩、滑石菱镁片岩)、破碎带玄武岩、钙碱性中-酸性火山岩到含炭质的火山碎屑沉积岩等;其容矿地质环境包括火山穹丘系统、破火山口系统到脆-韧性剪切带系统等,种类复杂,既可以受破火山口控制,也可以受远离火山口的复合断裂-裂隙系统控制,在区域上常与汞-锑、铀和铅-锌矿共生。
2.高硫浅成热液型金矿
以出现大量明矾石和高岭石为特征,又称石英-明矾石型。由于明矾石的大量出现与SO2气体在400℃以下和存在水的条件下发生“歧化作用”而生成H2S和H2SO4,硫酸溶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大量高价硫的矿物,所以形成酸性硫酸盐型金矿。其脉石矿物以石英-明矾石-高岭石(迪开石)组合为特征,金属矿物组合中以发育硫砷铜矿和铜蓝为标志。其成矿温度为140~325℃,主成矿期为200~300℃,含盐度的变化区间较大,一般中等,沸腾时明显增高。矿体受英安质火山穹丘系统及其下部石英二长质、花岗闪长质或花岗质斑岩系统所控制,矿床上部为金矿,下部为金-铜矿。高硫浅成热液型金矿,容矿围岩以流纹英安质-英安流纹质喷出相或侵出相为主,其下为斑岩体,常与铜矿伴生。需要指出的是,在对高硫浅成热液金矿的鉴别时,金属矿物组合中发育硫砷铜矿和铜蓝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3.富碲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其脉石矿物组合与低硫浅成热液型的相近,区别在于一部分硫被碲所取代,发育金、银和部分其他金属元素的碲化物。其成矿温度为120~270℃,含盐度低到中等,沸腾时增高。其容矿围岩以玄武粗安质、粗安质、粗面质或响岩质为主,并分布在富碲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场区,如华北陆块的北缘和南缘,以及扬子陆台的东北缘。当剥蚀程度较浅时,金矿体的地表部分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热泉型金矿的残留体,如泉华沉积和草莓状黄铁矿等标志。富碲的浅成热液型金矿,国外有的学者把它归入与碱性岩相关的金矿中,据我们研究认为,虽然在有些偏碱性-碱性的火山岩和侵入岩中金矿确实有富碲化物的特征,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富碲的矿床并不一定产在富碱的火成岩中,或者富碱的火成岩并不一定产出富碲的金矿,因此我们认为富碲的矿床很可能受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场的特性所制约,所以暂不用“碱性岩型”的术语。
(二)火山喷气-沉积型金矿床
火山喷气-沉积型(又称块状硫化物型),多半与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共生,主要为伴生金,在特定条件下局部区段可以富集形成独立的矿体。此类伴生金矿占中国火山岩地区金矿总数的3.7%,储量的2.2%。根据贵金属与贱金属的关系,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类:一是与块状硫化物型锌-铜矿伴生的金矿,二是与块状硫化物型锌-铅-银矿伴生的金矿。金的品位都不高,但储量可达一定规模,其中与铜矿伴生的金品位稍高,与锌-铅矿伴生的银品位较高。由于海底喷气-沉积过程中,金的络合物可能比铜、铅、锌等金属搬运得更远才沉淀下来,所以含金的沉积物只起金的预富集作用,往往达不到工业品位,只有经过以后的进一步改造,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局部富集成为金的工业矿体。
2024-11-0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