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孟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 我来答
CTpV2776
2019-08-02 · TA获得超过4.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0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1.4万
展开全部

孟子不像孔子的弟子那样是孔子的“具体而微”,像大江的一条分流;孟子“未得为孔子徒”,仅仅“私淑”孔子,他也许没有孔子那么汪洋恣肆,却真正继承了孔子的精髓——社会责任感。“孔孟之道”,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称呼,将孟子和孔子并为一谈。总体上,这是不错的。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很多东西来源于孔子并有所发展提高。

但如果将他们视为一体,则是不严谨的。荀子作为距孟子不远的大思想家,首先不同意这样做,他对孟子的指责十分严厉。事实上,孔孟有所异同是正常的,否则是不正常的。首先,孔子是从“人”出发阐述问题的,孟子则是从“性善”出发阐述问题的。在孔孟最大的叠加点“仁政”上,两人的立足点就很不一样。孔子从未有“性善”“性恶”之说,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天性差不多,后天环境的不同影响导致个体之间习性差异很大。

他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是他“好古”也就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孟子虽然也历览前代汲取经验,但他的“仁政”,是从所谓人人都有的“不忍人之心”生发出的“不忍人之政”。“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如此用“心”,滥觞“心学”,无怪乎荀子指斥他“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僻违无类”了。

但是,孟子在宣扬“仁政”方面比孔子走得更远,对历史的影响也超越了孔子。“仁政”(或“德政”)在孔子那里,仅有“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一般性的表述,在孟子这里则是土地制度和乡村经济的具体设计。他的“正经界”“分田制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设计,不比19世纪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克利盖等关于北美土地分配的嚷嚷更差劲;就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谁敢断言跟孟子的这一套没有一点渊源关系呢?

lrZV3069
2019-08-02 · TA获得超过4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2万
展开全部
其中,孔子是众所周知的至圣先师,继承周公的“德”,发现了“仁”与“礼”.他把人的价值性(明显不同于巫、鬼的一面)比如说仁义礼智信,高扬了起来.可是,据说孔子死后就“儒分为八”了,孟子、荀子大概就是其中两家的继承者.

孟子作为亚圣,主要发明了孔子的“仁”义.一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性方面进一步做了自己的论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吃鸡蛋蛋QaCEG
2019-08-02 · TA获得超过596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3万
展开全部
早年时,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后来带领着一些弟子云游列国,整整十四年。

孔子从未有“性善”“性恶”之说,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天性差不多,后天环境的不同影响导致个体之间习性差异很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ANr2625
2019-08-02 · TA获得超过174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23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71.1万
展开全部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他大大发展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其中,最突出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尽心下》)孟子认为民众比君主重要,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民众的信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迅捷绰怖寄勒D2
2019-08-02 · TA获得超过69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6万
展开全部
孔子是从“人”出发阐述问题的,孟子则是从“性善”出发阐述问题的。在孔孟最大的叠加点“仁政”上,两人的立足点就很不一样。
孟子在宣扬“仁政”方面比孔子走得更远,对历史的影响也超越了孔子。“仁政”(或“德政”)在孔子那里,仅有“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一般性的表述,在孟子这里则是土地制度和乡村经济的具体设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