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庄油田馆陶组地层超覆油藏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1.基本地质特征

陈家庄凸起由东、西两高点组成,断裂不发育,构造简单。前古近纪地层由于经历了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长期遭受剥蚀,潜山顶面形成沟梁相间的古地形面貌特征。由南向北逐渐变新,南部为太古宇花岗片麻岩,中部为寒武系地层,北部为奥陶系及石炭-二叠系地层和中生界地层。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地层由东、北、西、南四个方向向陈家庄凸起超覆,形成了多个地层超覆带,为油气的聚集创造了良好的圈闭条件。该区以馆陶组下段为主力含油层系,Ng 下为辫状河流沉积,垂向上可划分为 5 个砂组,每个砂组是一个小的正旋回。以超覆作为上倾遮挡,以岩性作为侧向封堵。油藏主要受古地貌、泥岩盖层、地层超覆边界、岩性等因素控制。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属远源凹陷斜坡带成藏模式。

2.地震预测技术应用

(1)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准确标定层位

合成地震记录作为联系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桥梁和主要手段,其精度是构造精细评价和储层准确预测的关键。由于井径、泥浆浸泡等因素的影响,声波测井资料存在较大的误差,同时,地下波阻抗界面的形成是岩石速度与密度双重因素决定的,并且实际地震子波是空变的,与理论上的雷克子波有较大差异,因此,常规得到的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资料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影响资料标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相位漂移、振幅失衡等。

为了提高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精度以及层位标定的准确性,利用实钻资料和地震资料拟合了工区更为精确的平均速度,为精细构造解释和河道砂体描述工作奠定了基础。

陈家庄油田馆下段共包括 5 个砂组,通过精细合成记录标定落实,馆下 1 砂组、2-3砂组、4-5 砂组分别对应于潜山面之上的一个反射轴,相应由低向高呈现逐层超覆的特征。

(2)砂组超覆线精细落实

①利用地质统计法确定地层超覆线。本区主力含油层系为同一构造层,各砂组之间没有沉积中断,属于连续沉积体系,且东营运动之后沉积的馆陶组地层整体表现为坳陷式沉积特征,地层并未经历过大的块断、掀斜作用,潜山之上的各砂层组顶面构造形态与潜山顶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潜山之上的馆陶组各砂层组厚度与潜山顶面埋深具有良好的线性正比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导出各砂组地层厚度与潜山顶面埋深的线性方程 (图10-6),由此准确求取了各砂组的地层超覆线位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 10-6 馆下段四砂组厚度与基岩埋深关系图

②利用夹角外推法落实地层超覆线。在陈家庄油田陈 46 井区,根据地震资料落实地层倾角为 3°,不整合面倾角为 7°,两者之间夹角 4°,根据外推量版和幂指数关系,在剖面上对地层尖灭点进行了预测 (图 10-7),进而作出了 5 个砂组的超覆线平面展布图 (图10-8)。地层圈闭尖灭点向凸起外推距离为 350 m,该结果比地震解释超覆线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考虑到实际的勘探情况,陈 46 井区环陈 4 山头外推出 350 ~500 m 的环带都属于有利成藏区域。根据预测部署的陈 46 和陈 312 等井都钻探成功,与预测相吻合。这样既扩大了含油面积,也为开发方案的设计创造了条件。

图 10-7 陈 46 井区夹角地震精细外推落实超覆线(河口-陈家庄三维南北 847 剖面)

图 10-8 陈家庄油田馆陶组地层尖灭线平面展布图

③多参数分析技术、水平切片技术

陈家庄地区馆下段辫状河砂岩发育,属 “砂包泥”沉积,岩性较为简单,砂泥岩相比,泥岩横向变化更大,泥岩的变化应是影响地震响应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此外,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馆下段砂岩速度高于泥岩,因而在地震上强反射界面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泥岩的发育程度。泥岩厚度大,泥岩隔层多,可形成多套强反射,形成有利的盖层或隔层条件,有利于圈闭的形成和油气的聚集,因此预测盖层的发育情况是预测馆下段辫状河流相成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泥岩的发育程度与地震反射的能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利用反映能量变化的多参数分析技术、水平切片分析技术等预测盖层的发育情况。

从预测情况与实钻结果对比来看,油藏发育情况与泥岩隔层有着密切的关系。陈家庄地区共分为 5 个砂组,各砂组之间基本上都有较为发育的隔层,且平面上稳定性相对较好,因而盖层条件较好,各砂组都可成藏,并且含油范围较大。由于泥岩发育程度明显不及周边地区,3、4、5 砂组仅成藏于陈 7 井区泥岩隔层较为发育的区带,而 1、2 砂组由于泥岩隔层明显增多,特别是得益于上下馆陶组之间的一套较为稳定的盖层,成藏情况明显改善,范围明显增大,向南延伸到陈 378 井以南 (图 10-9)。

图 10-9 陈家庄油田 2000 ~2008 年勘探成果

3.勘探成效

在整体研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陈家庄凸起馆下段不同砂组的特点、油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制订了不同的部署原则。其中馆下段 1、2 砂组的油藏以在基岩古地形背景下的岩性-地层超覆油藏为主,其次为岩性油藏。其部署原则为: 在地层超覆尖灭线附近选择有利的砂体进行钻探。馆下段 3、4、5 砂组的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其部署原则为: 利用储层预测成果,依据砂组的储层等厚图中储层厚度大于 5 m 的区域,且构造部位相对较高的区域选择有利的砂体进行部署钻探。

在进行井位部署时,我们应用了地层超覆线精细描述技术、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对所部署的目标进行充分验证。通过勘探,2000 年发现并探明陈 371 块馆下段油藏,新增含油面积 10.3 km2,石油地质储量 1234 × 104t,可采储量 127.8 × 104t; 2005 年探明陈 311 块,新增含油面积 10.33 km2,石油地质储量 1708.39 × 104t,可采储量 205 × 104t; 2008 年探明陈 319 块,新增含油面积3.86km2,石油地质储量 215.23 ×104t,可采储量 27.98 × 104t,8 年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3157.62 × 104t,可采储量 360.78 × 104t,实现了整个陈家庄地区馆下段油藏的含油连片 (图 10-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