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出几道初二的一次函数的题(越详细越好)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难题巧解点拨】
例1:根据下列要求分别写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1)y与x成正比例,其图象过点 ;
(2)函数y=kx-(2k+1)的图象过原点;
(3)一次函数y=kx+b,当x=5时,y=-2;当x=2时,y=1;
(4)y与x-1成正比例,且当x=-5时,y=3.
解:(1)根据题意设y=kx,则 ,
解得 .
(根据函数类型设出函数表达式,只需确定表达式中的字母即可)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2)由函数图象过原点,得k•0-(2k+1)=0,
解得 .
(函数图象过某一点,则该点的坐标符合函数表达式)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3)根据题意得
(可以把两式相减消去b,解出k后,再求出b)
解得k=-1,b=3.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y=-x+3.
(4)设y=k(x-1),根据题意得k(-5-1)=3,
(注意函数的设法)
解得 .
(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例2:根据函数图象(如图6-8),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解:由图象经过原点,且为直线,可判断它是正比例函数.
设所求函数为y=kx,由直线经过点(-2,1),
得1=-2k,
解得 .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例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3,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根据题意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
根据题意,得
(求函数表达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的一般式,再根据条件求出待定系数,将待定系数的值代入一般式中即得函数表达式)
解得
∴这个一定函数的表达式为 .
例4:若正比例函数 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这个正比例函数.
解:∵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m=±1.(别漏掉了-1)
又∵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m-1<0, .
∴m=-1. (要综合考虑题目条件,检验每一个解的合理性)
∴这个正比例函数是y=-3x.
例5:求直线y=2x+3和y=-3x+8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解:设直线y=2x+3与x轴的交点为 ,
直线y=-3x+8与x轴的交点为 ,
直线y=2x+3与直线y=-3x+8交点为C(x,y).
根据题意得 ,
,
(两条已知直线与x轴围成的是一边在x轴上的三角形,因此,求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就可以求面积)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同时满足这两个函数关系式,转化成为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点A坐标为( ,0),点B坐标为( ,0),点C坐标为(1,5).
过C作CD⊥x轴于D,则CD=5.
(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辅助线?)
答: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 .
例6:(2001年辽宁省中考题)我省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省份之一,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和用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各地采用价格调控等手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某市规定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时,水费按每立方米a元收费;超过6立方米时,不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仍按a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按c元收费.该市某户今年3、4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
月份 用水量(立方米) 水费
3 5 7.5
4 9 27
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立方米),应缴水费y(元).
(1)求a、c的值,并写出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和超过6立方米时,y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8立方米,求该户5月份的水费是多少元?
(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若超过6立方米时,y是x的一次函数)
解:(1)根据题意,得
当x≤6时,y=ax,
当x>6时,y=6a+c(x-6)
(易误写成y=6a+cx)
由已知,得
解得:
∴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时,y和x的函数关系式为y=1.5x(1≤x≤6);
用水超过6立方米时,y和x的函数关系式为y=9+6(x-6)=6x-27(x>6),
即y=6x-27(x>6).
(2)当x=8时,
y=6x-27=6×8-27=21(元).
(求x=8时的函数值应代入函数式y=6x-27(x>6)中)
答:该户5月份的水费是21元.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已知y+b与x+a(其中a、b是常数)成正比.
(1)求证:y是x的一次函数;
(2)若x=3时,y=5;x=2时,y=2,求函数的表达式.
点悟:(1)由正比例函数关系入手,化为一次函数形式,依定义进行判定;(2)想办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中各常数的值.
解:(1)∵ y+b与x+a成正比例,
∴ y+b=k(x+a)(k为常数,k≠0),整理,得 y=kx+(ka-b).
∵ k,a,b均为常数,且k≠0,
∴ y是x的一次函数.
(2)∵ 当x=3时,y=5;当x=2时,y=2.
∴
故此函数的表达式为.y=3x-4.
点拨:解此类题要用整体观点,即把y+b、x+a及ka-b分别看成整体.
例2 判断三点A(1,3)、B(-2,0)、C(2,4)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什么?
点悟:三点共线的判定方法是:先任取两点,求出这两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然后验证第三点是否满足所求出的解析式,如果满足,则三点共线;如不满足,则三点不共线.
解:设过A(1,3)、B(-2,0)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则 ;
∴ 过A、B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y=x+2.
将点C(2,4)代入y=x+2检验:
∵ 当x=2时,y=2+2=4.
∴ C(2,4)满足y=x+2.
∴ 点C也在直线y=x+2上.
故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均可设为y=kx+b.
例3 已知一次函数y=kx+b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x≤6,相应的函数值范围是-11≤y≤9,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解: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由-2≤x≤6 得:6k+b≤kx+b≤-2k+b,
即:-2k+b≤y≤6k+b.
又∵ -11<y≤9,比较可得:
解得
∴ 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由-2≤x≤6得6k+b≤kx+b≤-2k+b,
即 6k+b≤y≤-2k+b.
又∴ -11≤y≤9,比较可得:
解得
∴ 此函数的解析式 .
故本题有两个解.
例4 如图6-9,已知一次函数y=mx+4具有性质: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直线y=mx+4分别与直线x=1、x=4相交于点A、D,且点A在第一象限内,直线x=1、x=4分别与x轴相交于B、C.
(1)要使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试求m的取值范围;
(2)已知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直线y=mx+4与x轴相交于点E,当 时,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y=mx+4与y轴相交于点F.求证:点D是△EOF的外心.
点悟:(1)由已知一次函数y=mx+4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说明m<0,直线y=mx+4呈下降趋势.由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A在第一象限内可知,要使四边形ABCD是凸四边形,交点D应在第一象限,因此点D的纵坐标大于0.解不等式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2)由平行线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EOF是Rt△,只要证明点D为斜边EF的中点即可.
解:(1)∵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m<0.
∵ 直线y=mx+4分别与直线x=1,x=4相交于A、D.
∴由
解得 A(1,m+4),D(4,4m+4).
∵ 点A在第一象限内,
∴ m+4>0,即m>-4.
又∵ 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
∴ 4m+4>0,即m>-1.
综上所解m值,得m的取值范围是-1<m<0.
(2)∵ 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
∴ m+4>0,4m+4>0,
∴ AB=m+4,CD=4m+4.
又∵ AB、CD都垂直于x轴,
∴ AB‖CD.
∴ ,
∴ ,
解得 。
∴ 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3)由 可得此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E(8,0),F(0,4).
∵ 点C(4,0),∴ OC=4.
∵ CE=OE=OC=8-4=4,
∴ OC=EC,即C是OE的中点.
又∵ 在Rt△EOF中,DC‖OF,
∴ CD是Rt△EOF的中位线,
∴ D是EF的中点.
因此点D是Rt△EOF的外心.
点拨:本题是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图形,紧紧抓住几何图形的性质,以几何推理为基础,寻找相关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例5 已知:如图6-10,直线PA是一次函数y=x+n(n>0)的图象,直线PB是一次函
数y=-2x+m(m>n)的图象.
(1)用m、n表示A、B、P的坐标;
(2)若点Q是PA与y轴的交点,且四边形PQOB的面积是 ,AB=2,试求点P的坐标,
并写出直线PA与PB的表达式.
点悟:(1)把y=0代入y=x+n,即可求得A点坐标,同法再求点B的坐标;(2)由面积和AB=2,求m、n的值即可.
解:(1)∵ 点A是直线y=x+n上的点,且在x轴上.
∴ 把y=O代入y=x+n,得x=-n,
∴ 点A的坐标为(-n,0),
同理可求出点B的坐标为( ,0).
因为点P是直线y=x+n与直线y=-2x+m的交点,所以点P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为
∴ 点P的坐标是 .
(2)如图,连结PO,则有
,
。
由已知 ,及AB=AO+OB=2,
得 .
整理,得
②代入①,整理,得 ,解得n=±1.
∵ n>O,∴ 只能取n=1.
把n=1代入②,得 m=2.
∴ m=2,n=1.
把m=2,n=1代入①中求得的 ,得点P的坐标为 .
把m=2,n=1分别代入y=x+n,y=-2x+m中,得PA、PB的表达式分别为
y=x+1和y=-2x+2.
点拨:(1)是应用了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2)是利用割补法求面积,基本思想是全面积等于各部分面积之和.割补的原则一般是:尽可能地使分割出的三角形的边有一条在坐标轴上.因为这样的三角形面积比较容易计算.
例1:根据下列要求分别写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1)y与x成正比例,其图象过点 ;
(2)函数y=kx-(2k+1)的图象过原点;
(3)一次函数y=kx+b,当x=5时,y=-2;当x=2时,y=1;
(4)y与x-1成正比例,且当x=-5时,y=3.
解:(1)根据题意设y=kx,则 ,
解得 .
(根据函数类型设出函数表达式,只需确定表达式中的字母即可)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2)由函数图象过原点,得k•0-(2k+1)=0,
解得 .
(函数图象过某一点,则该点的坐标符合函数表达式)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3)根据题意得
(可以把两式相减消去b,解出k后,再求出b)
解得k=-1,b=3.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y=-x+3.
(4)设y=k(x-1),根据题意得k(-5-1)=3,
(注意函数的设法)
解得 .
(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例2:根据函数图象(如图6-8),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解:由图象经过原点,且为直线,可判断它是正比例函数.
设所求函数为y=kx,由直线经过点(-2,1),
得1=-2k,
解得 .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
例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3,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根据题意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
根据题意,得
(求函数表达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的一般式,再根据条件求出待定系数,将待定系数的值代入一般式中即得函数表达式)
解得
∴这个一定函数的表达式为 .
例4:若正比例函数 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这个正比例函数.
解:∵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m=±1.(别漏掉了-1)
又∵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m-1<0, .
∴m=-1. (要综合考虑题目条件,检验每一个解的合理性)
∴这个正比例函数是y=-3x.
例5:求直线y=2x+3和y=-3x+8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解:设直线y=2x+3与x轴的交点为 ,
直线y=-3x+8与x轴的交点为 ,
直线y=2x+3与直线y=-3x+8交点为C(x,y).
根据题意得 ,
,
(两条已知直线与x轴围成的是一边在x轴上的三角形,因此,求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就可以求面积)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同时满足这两个函数关系式,转化成为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点A坐标为( ,0),点B坐标为( ,0),点C坐标为(1,5).
过C作CD⊥x轴于D,则CD=5.
(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辅助线?)
答: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 .
例6:(2001年辽宁省中考题)我省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省份之一,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和用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各地采用价格调控等手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某市规定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时,水费按每立方米a元收费;超过6立方米时,不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仍按a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按c元收费.该市某户今年3、4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
月份 用水量(立方米) 水费
3 5 7.5
4 9 27
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立方米),应缴水费y(元).
(1)求a、c的值,并写出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和超过6立方米时,y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8立方米,求该户5月份的水费是多少元?
(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若超过6立方米时,y是x的一次函数)
解:(1)根据题意,得
当x≤6时,y=ax,
当x>6时,y=6a+c(x-6)
(易误写成y=6a+cx)
由已知,得
解得:
∴用水不超过6立方米时,y和x的函数关系式为y=1.5x(1≤x≤6);
用水超过6立方米时,y和x的函数关系式为y=9+6(x-6)=6x-27(x>6),
即y=6x-27(x>6).
(2)当x=8时,
y=6x-27=6×8-27=21(元).
(求x=8时的函数值应代入函数式y=6x-27(x>6)中)
答:该户5月份的水费是21元.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已知y+b与x+a(其中a、b是常数)成正比.
(1)求证:y是x的一次函数;
(2)若x=3时,y=5;x=2时,y=2,求函数的表达式.
点悟:(1)由正比例函数关系入手,化为一次函数形式,依定义进行判定;(2)想办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中各常数的值.
解:(1)∵ y+b与x+a成正比例,
∴ y+b=k(x+a)(k为常数,k≠0),整理,得 y=kx+(ka-b).
∵ k,a,b均为常数,且k≠0,
∴ y是x的一次函数.
(2)∵ 当x=3时,y=5;当x=2时,y=2.
∴
故此函数的表达式为.y=3x-4.
点拨:解此类题要用整体观点,即把y+b、x+a及ka-b分别看成整体.
例2 判断三点A(1,3)、B(-2,0)、C(2,4)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什么?
点悟:三点共线的判定方法是:先任取两点,求出这两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然后验证第三点是否满足所求出的解析式,如果满足,则三点共线;如不满足,则三点不共线.
解:设过A(1,3)、B(-2,0)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则 ;
∴ 过A、B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y=x+2.
将点C(2,4)代入y=x+2检验:
∵ 当x=2时,y=2+2=4.
∴ C(2,4)满足y=x+2.
∴ 点C也在直线y=x+2上.
故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均可设为y=kx+b.
例3 已知一次函数y=kx+b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x≤6,相应的函数值范围是-11≤y≤9,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解: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由-2≤x≤6 得:6k+b≤kx+b≤-2k+b,
即:-2k+b≤y≤6k+b.
又∵ -11<y≤9,比较可得:
解得
∴ 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由-2≤x≤6得6k+b≤kx+b≤-2k+b,
即 6k+b≤y≤-2k+b.
又∴ -11≤y≤9,比较可得:
解得
∴ 此函数的解析式 .
故本题有两个解.
例4 如图6-9,已知一次函数y=mx+4具有性质: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直线y=mx+4分别与直线x=1、x=4相交于点A、D,且点A在第一象限内,直线x=1、x=4分别与x轴相交于B、C.
(1)要使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试求m的取值范围;
(2)已知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直线y=mx+4与x轴相交于点E,当 时,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y=mx+4与y轴相交于点F.求证:点D是△EOF的外心.
点悟:(1)由已知一次函数y=mx+4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说明m<0,直线y=mx+4呈下降趋势.由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A在第一象限内可知,要使四边形ABCD是凸四边形,交点D应在第一象限,因此点D的纵坐标大于0.解不等式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2)由平行线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EOF是Rt△,只要证明点D为斜边EF的中点即可.
解:(1)∵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m<0.
∵ 直线y=mx+4分别与直线x=1,x=4相交于A、D.
∴由
解得 A(1,m+4),D(4,4m+4).
∵ 点A在第一象限内,
∴ m+4>0,即m>-4.
又∵ 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
∴ 4m+4>0,即m>-1.
综上所解m值,得m的取值范围是-1<m<0.
(2)∵ 四边形ABCD为凸四边形,
∴ m+4>0,4m+4>0,
∴ AB=m+4,CD=4m+4.
又∵ AB、CD都垂直于x轴,
∴ AB‖CD.
∴ ,
∴ ,
解得 。
∴ 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3)由 可得此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E(8,0),F(0,4).
∵ 点C(4,0),∴ OC=4.
∵ CE=OE=OC=8-4=4,
∴ OC=EC,即C是OE的中点.
又∵ 在Rt△EOF中,DC‖OF,
∴ CD是Rt△EOF的中位线,
∴ D是EF的中点.
因此点D是Rt△EOF的外心.
点拨:本题是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图形,紧紧抓住几何图形的性质,以几何推理为基础,寻找相关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例5 已知:如图6-10,直线PA是一次函数y=x+n(n>0)的图象,直线PB是一次函
数y=-2x+m(m>n)的图象.
(1)用m、n表示A、B、P的坐标;
(2)若点Q是PA与y轴的交点,且四边形PQOB的面积是 ,AB=2,试求点P的坐标,
并写出直线PA与PB的表达式.
点悟:(1)把y=0代入y=x+n,即可求得A点坐标,同法再求点B的坐标;(2)由面积和AB=2,求m、n的值即可.
解:(1)∵ 点A是直线y=x+n上的点,且在x轴上.
∴ 把y=O代入y=x+n,得x=-n,
∴ 点A的坐标为(-n,0),
同理可求出点B的坐标为( ,0).
因为点P是直线y=x+n与直线y=-2x+m的交点,所以点P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为
∴ 点P的坐标是 .
(2)如图,连结PO,则有
,
。
由已知 ,及AB=AO+OB=2,
得 .
整理,得
②代入①,整理,得 ,解得n=±1.
∵ n>O,∴ 只能取n=1.
把n=1代入②,得 m=2.
∴ m=2,n=1.
把m=2,n=1代入①中求得的 ,得点P的坐标为 .
把m=2,n=1分别代入y=x+n,y=-2x+m中,得PA、PB的表达式分别为
y=x+1和y=-2x+2.
点拨:(1)是应用了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2)是利用割补法求面积,基本思想是全面积等于各部分面积之和.割补的原则一般是:尽可能地使分割出的三角形的边有一条在坐标轴上.因为这样的三角形面积比较容易计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