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的反思作文1000字 跪求 各位好心人

 我来答
lvyutianw1362
推荐于2017-10-07 · TA获得超过22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都说文史哲不分家,我这个语文老师很喜欢听历史课。今天就听了我们本级部的一节历史课,历史老师讲的课题是《罚无道,诛暴秦》。

课堂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从前置检测、新课导入、目标出示到学生自学,教师讲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按照学案内容依次完成相应的任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达到熟练掌握。

按理说,这堂课的目标完成的不错,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要点也都掌握起来了。可是,我觉得这是一堂历史知识课,而非一堂历史文化课,知识性强,人文性弱。原因有三:一是课题《罚无道,诛暴秦》中的“无道”在讲课中没有体现,二是所讲授的知识多是零碎的,而缺少一种内在的联系,三是历史事件蕴含的知古鉴今的意义不够突出。

我觉得历史课课题虽然没有语文课课题的作用那么重大,但是它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这节课内容就是由“罚无道,诛暴秦”统领的,完全可以根据这个核心来结一个历史知识树:秦的“无道”是因,被诛灭是果,“无道”的表现有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暴的统治、宦官的专权等等,徭役的表现有修阿旁宫、修骊山墓、修长城等,其他类推。我们现在知道陕西西安有“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的俗话,在构建“无道”的知识树当中,教师要点明为什么是“无道”,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皇帝的一己私欲,即使修长城,也是为了他本人的统治,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不顾人民死活,违背天理人愿,有悖天道人道,所以才有后来的在“无道”这棵树根上结出了灭亡的果子。反观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民生政府,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必然因“无道”必罚而亡。

我觉得历史知识点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构建历史网络图或知识树很有必要。历史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按时、地、人、事等要素构建知识图谱,或者按时间经线和空间纬线来画知识图谱,明确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达到求本溯源、举一反三的效果。

讲课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历史名胜图片,一方面可以佐证秦的“无道和暴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可以教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辩证的看待,教导学生来正确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从中感受民族文化和人文气息。比如对待历史人物,如陈胜的“首创”精神,秦始皇的霸业、统一的意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精神食粮,来丰富我们的精神宝库。

我觉得历史课如果把历史知识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我们的历史课可能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的发展的要求。
234zjtd
2010-12-13 · TA获得超过63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8万
展开全部
要靠自己啊,我相信你的水平,毕竟,别人写的终究还不是你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256776
2010-12-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干事业uhrug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