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1.研究人员曾问一个儿童,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片片多.直到研究人员向他解释,片片是指的所有的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绿片片,他才做出正确的回答.但回答的方式是一...
1.研究人员曾问一个儿童,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片片多.直到研究人员向 他解释,片片是指的所有的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绿片片,他才做出正确的回答.但 回答的方式是一一点数,得出红片片是 8 个,片片是 19 个,因此片片比红片片多. 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反映了幼儿的什么特点? (2)对学前儿童进行分类活动的教育有何意义?
2.给幼儿口述了这样一道应用题: "动物园里有 2 只大熊猫, 只小熊猫, 1 动物园里一共有几 只熊猫?"有的幼儿马上就说: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也看见了大熊猫. " 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2)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有何作用? 展开
2.给幼儿口述了这样一道应用题: "动物园里有 2 只大熊猫, 只小熊猫, 1 动物园里一共有几 只熊猫?"有的幼儿马上就说: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也看见了大熊猫. " 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2)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有何作用? 展开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下面内容要求初步感知。
一、数概念与运算
1、10以内的数(基数、序数、数的实际意义、数量的比较与守恒、相邻数、单双数、零等)
2、数数(唱数、手口一致点数、目测数、按群数等)
3、书面数符号(数字的认读、书写与表征)
4、数的组合与分解
5、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二、集合与模式
1、集合(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比较,集合的交、并、补、差关系和包含关系,是形成数概念,进行数运算的基础。教学主要包括区别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
2、模式(排序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仅限于视觉的呈现,还包括声音、动作等呈现方式)
三、分类与统计
1、分类(一维特征、一维以上的特征、层级分类等)
2、统计(在分类基础上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对资料作出分析,能看懂和学习用实物图示、图表和数符号等记录方式表征统计结果)
四、几何形体
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2、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3、形体之间的关系与等分
五、量比较及自然测量
1、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差异
2、感知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3、自然测量(能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来测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
六、空间和时间
1、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
2、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3、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
4、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
一、数概念与运算
1、10以内的数(基数、序数、数的实际意义、数量的比较与守恒、相邻数、单双数、零等)
2、数数(唱数、手口一致点数、目测数、按群数等)
3、书面数符号(数字的认读、书写与表征)
4、数的组合与分解
5、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二、集合与模式
1、集合(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比较,集合的交、并、补、差关系和包含关系,是形成数概念,进行数运算的基础。教学主要包括区别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
2、模式(排序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仅限于视觉的呈现,还包括声音、动作等呈现方式)
三、分类与统计
1、分类(一维特征、一维以上的特征、层级分类等)
2、统计(在分类基础上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对资料作出分析,能看懂和学习用实物图示、图表和数符号等记录方式表征统计结果)
四、几何形体
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2、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3、形体之间的关系与等分
五、量比较及自然测量
1、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差异
2、感知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3、自然测量(能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来测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
六、空间和时间
1、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
2、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3、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
4、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呵呵,你的问题比较大一些啊。(1)要看孩子具体的年龄,孩子的思维特点要经过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么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之所以孩子理解不了这句话,有可能是你的用语比较抽象,并且缺乏形象物体的辅助,他还不能将你概括化的语言对应到实际的活动操作中,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要用形象的语言来启发孩子。(2)分类活动其实是属于感知集合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形成区分和合并的能力,使儿童最初对物体的泛化直觉实现分化和精确化,而且分类能力也是进一步计数活动的基础,而且进行分类的过程也培养了孩子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第二问的(1)答案可参考前面思维特点那块,也是孩子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还不具备抽象概括能力。(2)首先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这能帮助儿童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来理解题目中要求的计算方法。另外应用题一般分为文字和口述,鉴于幼儿一般还不识字,所以采用口述比较适宜,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加减运算,也能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分析综合、推理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它是具备教育意义的。
第二问的(1)答案可参考前面思维特点那块,也是孩子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还不具备抽象概括能力。(2)首先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这能帮助儿童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来理解题目中要求的计算方法。另外应用题一般分为文字和口述,鉴于幼儿一般还不识字,所以采用口述比较适宜,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加减运算,也能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分析综合、推理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它是具备教育意义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12-17
展开全部
幼儿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快心算不是珠心算∕手脑算,不需任何的助算工具(如算盘/手指),看题即能快速写出正确答案, 快心算是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但比小学课本更简便的一门速算,简单、 易学、能让孩子真正减负的计算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只是个别小孩的情况,我们是农村的,小孩4岁就能独立穿衣,做简单的算术和认识一些颜色,我家两个小孩都是,但至今都没去过动物园。。。无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