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910年10月,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一辆马车孤独地行进在俄罗斯乡间泥泞的小路上。马车里坐着一个老人,他表情复杂,不时留恋地回头张望。周围很安静,只有唰唰的雨声和着马车轮子碾过泥水的咕噜声……
11月7日,在一个简陋的乡间小站上,这个毫奎之年的老人凄惨地病逝了。一颗伟大的灵魂安息了。很多年以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这位老人写了传记,传记的开头这样写道:“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他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这颗巨星就是举世闻名的俄国现实主义批判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一个世袭的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远亲,从小家里就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氛。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就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40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在这里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后开始在自家的领地上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尝试。1851年他加入了高加索军队服役并开始写作,服役期间还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了上流社会的腐化,也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紧接着他又完成了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长篇小说《复活》。一个如此声名显赫、德高望重的大作家,为什么会在暮年时分产生出年轻人才有的冲动,离家出走呢?为什么在和自己的妻子相濡以沫48年之后,又毅然决然地和她分手?如果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一定会认为是他的妻子有问题。事实上,有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托尔斯泰的离家出走和客死他乡,他的妻子索非亚应该负主要的责任。
索非亚与托尔斯泰1862年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并一度被俄国文坛传为佳话。但托尔斯泰进入晚年后,不仅在思想上更执著于自己的认识,而且在行动上予以积极的配合。他为了真正做到“贫民化”,解散了自己的庄园,把财产分给穷人,索非亚由此与他发生了矛盾。1910年夏天,托尔斯泰又背着家人立了一份遗嘱,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在他死后,将他所有的著作交给大众无偿出版。索非亚因为遗嘱问题与丈夫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托尔斯泰在一个阴冷的雨夜,离家出走,客死他乡。
事情真的如此简单么?以托尔斯泰和索非亚的感情,虽然后来他们在思想上不能始终保持一致,但毕竟相儒以沫多年,而月在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前他还对妻子说过“我觉得没有你,我根本不能活下去”的话,由此看来,夫妻感情不和并不是托翁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托尔斯泰晚年的悲剧是一个名叫切尔特科夫的一手制造的,没有他的推波助澜,托翁不会如此凄凉地离开人世。
切尔特科夫何许人也?他是沙皇禁卫军的一名退伍军官,出身于贵族家庭,虽然肚子里并没有多少墨水,但由于长期浸淫在贵族圈子里,掌握了一套见机行事、夸夸其谈的本领,尤其擅长吹捧奉承、投人所好。并常常装出一个辩证学家的样子,把一种他认为合适的理论引向极端。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往往能迷惑住一些人。并一直靠坑蒙拐骗混迹于上流社会中。
恰好托尔斯泰在19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期里,正经历着思想上的巨大转变,他的那种特殊的社会观和宗教观,使他原来的朋友不能够理解,家人与他也时常发生冲突。更重要的是,社会舆论和沙皇当局都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就连科学界和宗教界也对他发出责难之声。托尔斯泰感到很孤立。切尔特科夫乘虚而入,并很快取得了托尔斯泰的信任。
其实切尔特科夫接近托尔斯泰的原因并非想利用作家的名气为自己贴金,而是他早就惦记上上这位世界文豪那笔丰富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切尔特科夫就利用自己对心灵孤独的托尔斯泰的特殊影响,处心积虑地离间破坏托尔斯泰同索非亚以及她的子女的关系。他利用托尔斯泰“放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想出了一个“非版权所有”的坏招,让托尔斯泰立下遗嘱,将托翁所有文稿、著作、信件等全由其小女儿继承并移交给切尔特科夫出版,由此引发了托翁与妻子的不和,也使索非亚对切尔特科夫极其反感。她曾经说过:“我的一切不幸都是从切尔特科夫来访开始的。”而切尔特科夫也在托翁面前说尽了索非亚的坏话:“要是我有像你这样的妻子,我早就逃到美洲去了,或者自杀了。”
由于他的挑唆搅和,终于使得托翁夫妻失和,母女反目,家里成为了一触即发的火药厂,随时随地都会有争吵爆发。处在这种不能止息的斗争旋涡中,为了求得环境的安宁和心境的平衡,在老人看来,似乎只有离家出走,到俄罗斯广阔的原野里去求得一席栖身之地,才是惟一的出路了。
其实,真正促使托尔斯泰出走的原因是他无法承受自己思想上的巨大矛盾为自己带来的痛苦。早在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他就受赫尔岑、狄更斯、普鲁东等人的影响,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到了晚年,托尔斯泰更是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广大普通群众,特别是那些终日操劳的农民生活环境之间有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他感到不安、忧虑,以至陷入不能自制的内心痛苦之中。最终导致他以出走的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内心的宁静,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托尔斯泰之墓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我对自己极端不满。我正朝着死的深渊滑下去、滑下去,感到自己几乎没有力量停下来。可我不愿意死,而愿意永生,热爱永生。”
高尔基说过:托尔斯泰哪怕多活一天也是这个世界的财富。我们失去了这笔财富,因为奸佞的小人。
11月7日,在一个简陋的乡间小站上,这个毫奎之年的老人凄惨地病逝了。一颗伟大的灵魂安息了。很多年以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这位老人写了传记,传记的开头这样写道:“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他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这颗巨星就是举世闻名的俄国现实主义批判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一个世袭的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远亲,从小家里就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氛。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就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40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在这里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后开始在自家的领地上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尝试。1851年他加入了高加索军队服役并开始写作,服役期间还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了上流社会的腐化,也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紧接着他又完成了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长篇小说《复活》。一个如此声名显赫、德高望重的大作家,为什么会在暮年时分产生出年轻人才有的冲动,离家出走呢?为什么在和自己的妻子相濡以沫48年之后,又毅然决然地和她分手?如果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一定会认为是他的妻子有问题。事实上,有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托尔斯泰的离家出走和客死他乡,他的妻子索非亚应该负主要的责任。
索非亚与托尔斯泰1862年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并一度被俄国文坛传为佳话。但托尔斯泰进入晚年后,不仅在思想上更执著于自己的认识,而且在行动上予以积极的配合。他为了真正做到“贫民化”,解散了自己的庄园,把财产分给穷人,索非亚由此与他发生了矛盾。1910年夏天,托尔斯泰又背着家人立了一份遗嘱,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在他死后,将他所有的著作交给大众无偿出版。索非亚因为遗嘱问题与丈夫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托尔斯泰在一个阴冷的雨夜,离家出走,客死他乡。
事情真的如此简单么?以托尔斯泰和索非亚的感情,虽然后来他们在思想上不能始终保持一致,但毕竟相儒以沫多年,而月在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前他还对妻子说过“我觉得没有你,我根本不能活下去”的话,由此看来,夫妻感情不和并不是托翁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托尔斯泰晚年的悲剧是一个名叫切尔特科夫的一手制造的,没有他的推波助澜,托翁不会如此凄凉地离开人世。
切尔特科夫何许人也?他是沙皇禁卫军的一名退伍军官,出身于贵族家庭,虽然肚子里并没有多少墨水,但由于长期浸淫在贵族圈子里,掌握了一套见机行事、夸夸其谈的本领,尤其擅长吹捧奉承、投人所好。并常常装出一个辩证学家的样子,把一种他认为合适的理论引向极端。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往往能迷惑住一些人。并一直靠坑蒙拐骗混迹于上流社会中。
恰好托尔斯泰在19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期里,正经历着思想上的巨大转变,他的那种特殊的社会观和宗教观,使他原来的朋友不能够理解,家人与他也时常发生冲突。更重要的是,社会舆论和沙皇当局都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就连科学界和宗教界也对他发出责难之声。托尔斯泰感到很孤立。切尔特科夫乘虚而入,并很快取得了托尔斯泰的信任。
其实切尔特科夫接近托尔斯泰的原因并非想利用作家的名气为自己贴金,而是他早就惦记上上这位世界文豪那笔丰富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切尔特科夫就利用自己对心灵孤独的托尔斯泰的特殊影响,处心积虑地离间破坏托尔斯泰同索非亚以及她的子女的关系。他利用托尔斯泰“放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想出了一个“非版权所有”的坏招,让托尔斯泰立下遗嘱,将托翁所有文稿、著作、信件等全由其小女儿继承并移交给切尔特科夫出版,由此引发了托翁与妻子的不和,也使索非亚对切尔特科夫极其反感。她曾经说过:“我的一切不幸都是从切尔特科夫来访开始的。”而切尔特科夫也在托翁面前说尽了索非亚的坏话:“要是我有像你这样的妻子,我早就逃到美洲去了,或者自杀了。”
由于他的挑唆搅和,终于使得托翁夫妻失和,母女反目,家里成为了一触即发的火药厂,随时随地都会有争吵爆发。处在这种不能止息的斗争旋涡中,为了求得环境的安宁和心境的平衡,在老人看来,似乎只有离家出走,到俄罗斯广阔的原野里去求得一席栖身之地,才是惟一的出路了。
其实,真正促使托尔斯泰出走的原因是他无法承受自己思想上的巨大矛盾为自己带来的痛苦。早在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他就受赫尔岑、狄更斯、普鲁东等人的影响,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到了晚年,托尔斯泰更是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广大普通群众,特别是那些终日操劳的农民生活环境之间有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他感到不安、忧虑,以至陷入不能自制的内心痛苦之中。最终导致他以出走的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内心的宁静,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托尔斯泰之墓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我对自己极端不满。我正朝着死的深渊滑下去、滑下去,感到自己几乎没有力量停下来。可我不愿意死,而愿意永生,热爱永生。”
高尔基说过:托尔斯泰哪怕多活一天也是这个世界的财富。我们失去了这笔财富,因为奸佞的小人。
展开全部
托尔斯泰人格的高尚是众所周知的,他敢于挑战一切权威:对沙皇也不曾笔下留情:他绝不盲从、迷信,他敢于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切;他敢于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理,哪怕为此受到孤立···但他也要有自己的弱点,他的知识和视野受到停滞和落后的俄国乡村生活的局限,自己浑然不觉,这就大大妨碍了他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他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几乎一无不知,却轻率的把物种起源、光谱分析、镭的本质、数的理论、动物化石等对人类社会有重大意义的研究,统统斥为“无聊”;他根本不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多么重要,所以对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无动于衷,把莎士比亚贬得一文不值:他体会不到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以怎样的毅力去奋斗、去拼搏,以致贝多芬那种充满战斗激情、催人奋发的音乐当做洪水猛兽···总之,他意识不到自己的知识结构的缺憾,往往武断的否定自己不了解的一切。这样的固步自封使他无法通过学习把握较科学的历史观,无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一个较客观、较真实的概念。
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体系中,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是“道德”,即爱心、善良和真诚。只要符合他的道德标准,再平庸的作品或人都会受到他的赞扬:而对俄国历史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彼得一世,在他眼中便只是一个品质恶劣的小人,至于他改革给俄国所带来的推动作用,他根本不予承认。他曾两度访问欧洲,他欧洲的进步同样不屑一顾,仅仅在巴黎看了一次死刑犯的处决,便宣布“对进步的迷信纯属虚妄”。不错托尔斯泰真诚地希望社会日益完善,对俄国民众的悲惨处境感到怜悯和同情,但他既不满现状,又惧怕社会动荡,他对经济改革心存恐惧,对于任何一种改革社会的主张和企图都深恶痛绝。说到底,他是不愿意他所心爱的封闭式宗教制法制庄园经济受到触动和破坏。因而他对社会的批判无论多么猛烈,都只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从未深入到社会根部,他所开具的“济世良方”当然也无助于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他那一厢情愿的善良,把一切都简单化了:他相信完善社会的唯一途径,是强化宗教意识,普及道德教育,只要每个人在道德上自我完善,消除一切欲念,人人爱上帝、爱他人,自然就能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大同。可见托尔斯泰虽则很在就开始研究哲学,却缺乏哲人的睿智。他沉湎于自己的宗教信念。甚至推演出许多偏激、荒谬的观念,诸如婚姻是一种堕落,爱情、婚姻都有违基督教的精神,妨碍了人类理想的实现等等。他的禁欲主义简直比中世纪的人还有过之无不及,但却没有想到,一旦人类无欲无求,社会也就失去了活力。他似乎不曾考虑过,想俄国那样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大多数人连窢绩促啃讵救存寻担默温饱都难以解决,怎样达到和谐与安定?爱心、真诚和善良固然是永远值得提倡的美德,却解决不了人类生存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他更没有想到,社会的发展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真正的仁人志士应当认识和顺应客观规律,积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幻想按照自己的乌托邦重新安排社会秩序,甚至牵制和阻扰社会的发展。
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体系中,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是“道德”,即爱心、善良和真诚。只要符合他的道德标准,再平庸的作品或人都会受到他的赞扬:而对俄国历史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彼得一世,在他眼中便只是一个品质恶劣的小人,至于他改革给俄国所带来的推动作用,他根本不予承认。他曾两度访问欧洲,他欧洲的进步同样不屑一顾,仅仅在巴黎看了一次死刑犯的处决,便宣布“对进步的迷信纯属虚妄”。不错托尔斯泰真诚地希望社会日益完善,对俄国民众的悲惨处境感到怜悯和同情,但他既不满现状,又惧怕社会动荡,他对经济改革心存恐惧,对于任何一种改革社会的主张和企图都深恶痛绝。说到底,他是不愿意他所心爱的封闭式宗教制法制庄园经济受到触动和破坏。因而他对社会的批判无论多么猛烈,都只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从未深入到社会根部,他所开具的“济世良方”当然也无助于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他那一厢情愿的善良,把一切都简单化了:他相信完善社会的唯一途径,是强化宗教意识,普及道德教育,只要每个人在道德上自我完善,消除一切欲念,人人爱上帝、爱他人,自然就能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大同。可见托尔斯泰虽则很在就开始研究哲学,却缺乏哲人的睿智。他沉湎于自己的宗教信念。甚至推演出许多偏激、荒谬的观念,诸如婚姻是一种堕落,爱情、婚姻都有违基督教的精神,妨碍了人类理想的实现等等。他的禁欲主义简直比中世纪的人还有过之无不及,但却没有想到,一旦人类无欲无求,社会也就失去了活力。他似乎不曾考虑过,想俄国那样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大多数人连窢绩促啃讵救存寻担默温饱都难以解决,怎样达到和谐与安定?爱心、真诚和善良固然是永远值得提倡的美德,却解决不了人类生存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他更没有想到,社会的发展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真正的仁人志士应当认识和顺应客观规律,积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幻想按照自己的乌托邦重新安排社会秩序,甚至牵制和阻扰社会的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2][3][4],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5]、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6],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7]
中文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外文名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国籍
俄罗斯
出生地
亚斯纳亚-博利尔纳
出生日期
1828年9月9日(俄历8月28日)[3]
快速
导航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47年4月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1848年,20岁的托尔斯泰。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8]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创作初期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来到彼得堡,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结识冈察洛夫、费特、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9]
托尔斯泰和妻子
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各国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6],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7]
中文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外文名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国籍
俄罗斯
出生地
亚斯纳亚-博利尔纳
出生日期
1828年9月9日(俄历8月28日)[3]
快速
导航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47年4月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1848年,20岁的托尔斯泰。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8]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创作初期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来到彼得堡,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结识冈察洛夫、费特、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9]
托尔斯泰和妻子
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各国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托尔斯泰离家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