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塑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超塑性(Superplastic forming)是指金属材料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呈现出异常好的延伸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塑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即在低的应变速率(ε=10-2~10-4s-1),一定的变形温度(约为热力学熔化温度的一半)和稳定而细小的晶粒度(0.5~5μm)的条件下,某些金属或合金呈现低强度和大伸长率的一种特性。其伸长率可超过100%以上,如钢的伸长率超过500%,纯钛超过300%,铝锌合金超过1000%。
超塑性成形就是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各种所需形状零件的一种成形工艺。常用的超塑性成形的材料主要有铝合金、镁合金、低碳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等。
金属材料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呈现出异常好的延伸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塑性。超塑性材料的伸长率可超过100%而不产生缩颈和断裂。而一般钢铁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的伸长率只有30%~40%,非铁金属材料如铝、铜及其合金,也只能达到50%~60%。超塑性成形就是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各种所需形状零件的一种成形工艺。
由于超塑性成形可充分利用金属材料塑性好,变形抗力小的特点,因此可以成形各种复杂形状零件,成形后零件基本上没有残余应力。
对材料进行超塑性成形,首先应找到该材料的超塑性成形条件,并在工艺上严格控制这些条件。金属超塑性条件有几种类型,应用最广的是微细晶粒超塑性(又称恒温超塑性)。
微细晶粒超塑性成形的条件如下:
1)温度:超塑性材料的成形温度一般在(0.5~0.7)Tm(Tm为以热力学温度表示的熔化温度)。
2)稳定而细小的晶粒:超塑性材料一般要求晶粒直径为0.5~5μm。
3)成形压力:一般为十分之几兆帕至几兆帕。
此外,应变硬化指数、晶粒形状、材料内应力对成形也有一定的影响。
成形方法
超塑性成形的基本方法有:真空成形法、吹塑成形法和模压成形法。
真空成形法是在模具的成形型腔内抽真空,使处于超塑性状态下的毛坯成形。其具体方法可分为凸模真空成形法和凹模真空成形法。
凸模真空成形是将模具(凸模)成形内腔抽真空,加热到超塑性成形温度的毛坯即被吸附在具有零件内形的凸模上。该法用来成形要求内侧尺寸准确、形状简单的零件。
凹模真空成形用来成形要求外形尺寸精确,形状简单的零件。真空成形由于压力小于0.1 MPa.所以不宜成形厚料和形状复杂的零件。
超塑性成形就是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各种所需形状零件的一种成形工艺。常用的超塑性成形的材料主要有铝合金、镁合金、低碳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等。
金属材料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呈现出异常好的延伸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塑性。超塑性材料的伸长率可超过100%而不产生缩颈和断裂。而一般钢铁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的伸长率只有30%~40%,非铁金属材料如铝、铜及其合金,也只能达到50%~60%。超塑性成形就是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各种所需形状零件的一种成形工艺。
由于超塑性成形可充分利用金属材料塑性好,变形抗力小的特点,因此可以成形各种复杂形状零件,成形后零件基本上没有残余应力。
对材料进行超塑性成形,首先应找到该材料的超塑性成形条件,并在工艺上严格控制这些条件。金属超塑性条件有几种类型,应用最广的是微细晶粒超塑性(又称恒温超塑性)。
微细晶粒超塑性成形的条件如下:
1)温度:超塑性材料的成形温度一般在(0.5~0.7)Tm(Tm为以热力学温度表示的熔化温度)。
2)稳定而细小的晶粒:超塑性材料一般要求晶粒直径为0.5~5μm。
3)成形压力:一般为十分之几兆帕至几兆帕。
此外,应变硬化指数、晶粒形状、材料内应力对成形也有一定的影响。
成形方法
超塑性成形的基本方法有:真空成形法、吹塑成形法和模压成形法。
真空成形法是在模具的成形型腔内抽真空,使处于超塑性状态下的毛坯成形。其具体方法可分为凸模真空成形法和凹模真空成形法。
凸模真空成形是将模具(凸模)成形内腔抽真空,加热到超塑性成形温度的毛坯即被吸附在具有零件内形的凸模上。该法用来成形要求内侧尺寸准确、形状简单的零件。
凹模真空成形用来成形要求外形尺寸精确,形状简单的零件。真空成形由于压力小于0.1 MPa.所以不宜成形厚料和形状复杂的零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