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在历史上真的活埋了四十万赵军吗,有什么证据?
1995年5月12号,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将军岭下永录村的村民,李珠孩与儿子李有金在自己家的果园里面平整土地,打算种植一些作物。
五月的天很蓝,太阳很毒辣。在这种天气下干活特别累,父子俩都想尽快把活干完,一锄头一锄头往下掘。
突然,李珠孩的一锄头下去,竟然挖出一只骷髅头!
实际上,这片地带是古代长平之战的旧战场,这里的村民在自家田地里面挖出尸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所以,李珠孩也没多想,只是往地面重重地吐了一口唾沫,说了声:“嗨,又挖到古尸骨了!”
可是,以往挖出的尸骨都是零零碎碎的,不多。这次并不同,越往下挖,看到的尸骨越多,这些尸骨堆积在一起,犬牙交错,并且夹杂有许多已经腐朽发黑的箭头,说不尽的诡异、恐怖。
父子俩错愕万分,赶紧上报文物局。
下午,山西省文物专家来到现场,经过细致的挖掘和测量,还有地理位置的比对、尸骨的规模,得出结论,这就是2000多年前,战神白起坑杀赵军的现场!
史书记载,战国末期的秦赵长平之战,战神白起一举战胜赵国大军,将四十万降卒悉数“坑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从史书对这事的言之凿凿来看,应该不是虚构,属历史真实事件。
对于“坑杀”的理解,人们都认为是活埋。
但活埋四十万人,极不合理。想想看,在冷兵器时代,军人与平民的区别并不大,随便一根树枝、一块石头,都可以与刀剑周旋和对抗,四十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就算一个个站定给你绑缚,也要绑缚上好久,而他们知悉自己即将被活埋,岂不拼了命地挣扎、反抗?闹腾起来,你想你还能用都把他们绑缚好,并把他们推入坑里,用锨镐一锨一锨往下填土吗?
所以,即使秦军杀四十万赵国降卒的事不假,但不可能是活埋。
周作人在《苦竹杂记》中就说“掘了很大很大的坑,把二十万以至四十万人都推下去,再盖上土,这也不大像吧。正如《镜花缘》的林之洋常说的‘坑死俺也’”。
所以,人们常说的“坑杀”的“坑”,可不是挖坑埋人,而应该是“坑爹”、“坑蒙拐骗”中“设计陷害”的意思。
而《史记》原文本作“阬”,《辞源》对“阬”的解释:“坑陷,杀害。”《玉篇》也说:“阬,陷也。”
由“阬”演化成“坑”,徐铉专门指出说:“今俗作坑,非是。”
由此可见,长平之战是“挟诈而尽阬杀之”,其实是指使用了欺骗、不光彩的军事手段将降卒杀害。
就因为用了阴招、损招来骗杀了四十万人,白起心理压力巨大,临死还念叨着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提到的这个“诈”字,再次印证了“阬”的本议。
后人之所说白起活埋了长平四十万赵军,一方面是描述上省事,二是刺激、恐怖。
从这次考古结果来看,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的现场,很多尸骨并不完整,绝大部分是残缺的,头颅与身体分离,而且四肢不全,很多尸骨上还留下了刀痕,弓箭的箭头,有的还尸骨负有插在其中的刀。
由此可见,当年白起坑杀赵军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先将赵军降卒驱赶到事先挖掘好的大坑之中,随后用弓箭,甚至士兵直接冲杀,将赵军全部杀死,或者砍倒之后,再进行集体埋葬。即活埋四十万赵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