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居正的改革,给明朝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在大明王朝存在的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世人所熟知的改革莫过于明中后期的张居正改革,其改革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民族等各领域内容,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如果明王朝后续朝代能坚持张居正的改革,明王朝后期再度中兴也未尝不可能。
改革前的背景:
从明王朝自1368年建立以来,到张居正改革时的1573年这两百多年里,明王朝已从朱元璋的时期的廉政之风变成了嘉靖年间的朝纲混乱、贪赃枉法盛行的局面,大明王朝千疮百孔已经岌岌可危。
政治上:
明王朝皇城的主人嘉靖皇帝贪图享乐把大明朝政交给了当时的奸相严嵩父子,使得其掌握了朝政达20年之久。在其父子俩权倾天下的20年间,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在朝局中形成了“政以贿成,官以赂授”的官场风气。还有因为明初设立的卫厂机构,在这两百多年里宦官的权利越来越大,其权利大到可以出任京营和各镇的监军,能够控制明朝的部分军队。随着宦官权势越来越大,使得当时的政治十分混乱和黑暗,朝政动荡不安。
土地兼并之风:
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在明朝中后期时,土地兼并的情况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皇族和王公大臣享有的政治特权。在当时以夺买、投献以及请乞为主要手段疯狂掠夺土地,使得大明王朝应该纳税的土地有差不多一半被皇族和大官僚地主所隐占,且并不纳税。这极大地影响了明王朝的国家收入,而对应的全国规模庞大的农民只掌握有很少一部分土地,使得绝大部分农民只能租用官田为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在明初朱元璋时代,每年的税米有2430万石,麦470石,而到了正德年间则下降到了税米2216万石,麦462万石。直到嘉靖时期,税米已经大幅度下降到了1822万石,麦同样是462万石,可想而知因为土地兼并带来的税收下降有多严重。
而此时在大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时代,张居正出现了。当时明穆宗去世前把政权交给了当时的大臣高拱和张居正,叮嘱这两位能臣辅佐年幼的明神宗,自此明神宗继位。在后面张居正与太监冯保联合推倒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大学士,取得刘太后信任后开始执政改革,历史上著名的张居正改革就此开始。张居正的改革横跨了政治、军事、财政领域,规模之大细节之详细让人叹为观止。
张居正改革
政治上:
为了改变明王朝吏治情况,张居正着力整顿吏治,加强内阁权利,专门为此创立了“考成法”, 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意思就是要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官员履行自己的职责,赏罚分明,坚决服从上面的命令。目的就是为了裁撤朝廷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提拔和重用“廉能官员”。

2025-01-03 广告
「张居正改革」,整顿了吏治,巩固了边防,国家财政收入也有明显的好转。改革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豪门贵族的根本利益。张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的措施都遭到废除,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