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的轨道形状与人造地球卫星的什么有关?
2020-04-29 广告
卫星的轨道形状与人造地球卫星的入轨速度和方向有关。
卫星轨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长轴和短轴决定的,而交点角Ω、近地点幅角ω和轨道倾角i则决定轨道在空间的方位。这五个参数称为卫星轨道要素(根数)。有时还加过近地点时刻tp,合称为六要素。有了这六要素,就可知道任何时刻卫星在空间的位置。
卫星的轨道形状主要呈现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其中圆轨道是椭圆轨道的特殊情况。卫星的轨道形状与人造地球卫星入轨时的速度和方向有关。究竟采用哪种形状的轨道,则是由人造地球卫星的功能和用途决定的。
卫星轨道分类:
按照轨道倾角大小,卫星的轨道可分为: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倾斜轨道(分顺行轨道和逆行轨道)。
1、赤道轨道:倾角为0度,卫星轨道平面 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始终在赤道上空飞行。
2、极地轨道:倾角为90度,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垂直,卫星飞跃南北两极上空。它的星下点轨迹可以覆盖全球,是观测整个地球的最合适的轨道。气象卫星、资源卫星、侦查卫星经常采用这种轨道。
3、倾斜轨道:轨道倾角既不是0度又不是90度,统称倾斜轨道,分为顺行轨道和逆行轨道。
顺行轨道: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卫星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运动。
逆行轨道:倾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卫星自东向西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运动。
以上内容参考:
入轨速度和方向。卫星飞行的水平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卫星只要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飞行。这时卫星的飞行轨迹叫卫星轨道。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质的球体,它的引力场即为中心力场,其质心为引力中心。那么,要使人造地球卫星(简称卫星)在这个中心力场中作圆周运动,通俗地说,就是要使卫星飞行的力加速度所形成的力(离心惯性),正好抵消(平衡)地心引力。
卫星轨道平面
卫星轨道平面通过地球中心。如果速度稍大一些,则形成椭圆形轨道,如果达到逃逸速度,则为抛物线轨道,那时它将绕太阳飞行成为人造行星;如果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则为双曲线轨道,与太阳一样而绕银河系中心飞行了。
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环绕地球运行的路径。可用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角距和近点时刻等六个轨道要素(根数)描述。
理论上讲卫星的轨道可以在地面上任意高度,实际中可以根据需要将人造卫星发射到预定的高度。
所谓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这是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封闭曲线形成的平面叫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轨道平面总是通过地心的。不管轨道形状如何,只要半长轴相同,它们就有相同的运行周期。
按卫星运行的高度
根据卫星运行的高度,卫星轨道分为:
1、低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小于1000公里;
2、中高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在1000公里到20000公里之间;
3、高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大于20000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造地球卫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