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谈谈如何认识自我

 我来答
可心读书分享
2022-11-13 · 知识分享,读书拆解,发现生活的智慧。
可心读书分享
采纳数:629 获赞数:25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焦点与错觉
为什么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一项实验可以说明一切。一名大学生被试,实验者让他穿上“”美国之鹰“的体恤去见同学,只有约40%的被试认为学生会记住被试的衣服上的字,但实验结束后,只有10%的学生记住到了被试上的字,大部分的学生其实没有注意到被试中途几分钟回来换衣服。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世界的中心,往往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这就是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别人其实没有我们认为那么关注我们
透明度错觉也能解释相似的例子。我们焦虑,愤怒,厌恶和吸引力实际上真正注意到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少,但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很快乐,我们脸上就会表现出这种快乐,但其实别人很少注意到,我们表现出的情绪比我们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
这样的感觉使我们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如果我们不小心按了学校的防火警铃,或者我们无意去冒犯别人,但其实我们遭受的这些烦恼,别人经常不会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很快就会忘掉
自我概念
我是谁?如果你能回答出来,这个答案就是你的自我概念
你的自我概念构成的要素定义你的自我的那些特殊信念就是你的自我图式,通俗的讲你认为样子的你就是什么样子的。自我图式能够影响我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这会影响到我们如何感知,回忆,评价他人和自己,如果你的体育运动就是你的自我图式,那么你就会很快注意到别人的身体和技巧与之和运动有关的经验。
自我概念并不是只包含自我图式,而是还有可能的自我
可能的自我就是说,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子的。比如美丽的,富有的苗条的,爱与被爱的成功的可能的自我,也有失业的,没有人爱的失败的可能的自我,因此可能的自我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鼓励,并努力避免成为自己失败的样子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富有,聪明或者笨拙,那就是自己和他人比较—社会比较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大部分就是围绕着社会比较进行的,别人身高低矮就觉得自己身材高大,别人笨拙就觉得自己很聪明,如果我们去评价他人时,就会拿自己和他人比较。
但社会比较同样的会给人带来烦恼,当他人开始努力攀爬成功的阶梯是,我们通常会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我们会将自己会和我们认为做得更好的人进行比较。例如一项对大学的游泳运动员的研究发现,他们都说竞争对手有更棒的教练,并且练习更长的时间。
社会学家库利认为,我们会利用“认为别人怎么看我们”为镜子看待自己,之后也有心理学家认同这一观点: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如何评价我们,而我们认为别人该如何评价我们,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积极的评价,从而膨胀我们的自我意象
对于某些人群而言,个人主义十分盛行,青春期开始离开父母,个体开始依靠自己,并且开始定义个人独立的自我,在西方主要盛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亚洲,非洲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地区主要盛行集体主义,个体服从集体,并由集体来定义自我
文化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许多文化开始走入个人主义。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每一个25岁的中国年轻人都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些现代特色的中国公民也开始的自我中心的说法。
文化的差异造就了每个人的认知观念不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也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想一想,以下的三种事物:一只熊猫,一只猴子,一根香蕉,也会是一只猴子和一只熊猫。亚洲人和美国人却发现了另一种关系:猴子吃香蕉,当呈现一幅栩栩如生的水下场景时日本人自然回忆出比美国人多60%的背景特征,而美国人把注意力更多放在焦点上,比如一条大鱼,很少注意环境的特点,在这类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东亚人的思维更具有整体性,从人际关系和环境角度出来来思考人和物。
一个相互依赖的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当相互依赖型的人与家人,同事和朋友完全分开后,会失去那些定义自我的联系,当要求中国被试想她的母亲被试与自我有关的脑区会被激活,而在西方被试只有在想自己时才会激活这一脑区,相互依赖型的自我并不是单独的自我,而是多个自我的结合:为人子女的我,职场的我以及作为朋友的我,等等
集体文化中,自尊与“别人怎样评价我和我的群体有关”
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的自尊更多的个人的而不是什么关系的。
你为什么攻击室友?你为什么会爱上她?有时候我们知道原因,而有时候也知道是为什么?一篇研究让人深思,研究要求人们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和可能影响心情的因素:天气,睡眠时间等。研究的最后要求人们判断每个因素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的自己的心情,即使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日常心情之上,他们对每个因素重要程度的认识与其实际的重要程度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人们会认为星期一的心情会更糟,但周一的星期不比其他的工作日更差。这个实验结论得出我们的自我解释往往是错误的,我们会忽视一些重要的因素夸大无关因素。
人们去预测我们的行为往往是错误的。有学者指出,约会中的情侣往往乐观的预言他们的关系将会天长地久,但他们也是只是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在滑铁户大学研究发现,家人,朋友,室友,同事去预测恋爱关系的持续时间比自己预测要更加精确。如果你想知道你和她的感情能持续多久,那么可以不要问你的心,可以去问你的家人和朋友,或许会有更加精确的估计。
我们也会往往会错误的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低估心理的免疫系统的力量,并且因此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和持久性。人们往往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的速度和力量,这要比我们预测更容易适应残疾,恋人分手,考试不及格的失败等挫折,话句话说,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是有恢复力的。
自尊
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全部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决定,包括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直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
绝大多数人都想维护自己的自尊,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维护自尊比性爱,吸烟,啤酒更重要,我们失败时,或如与他人对比处于劣势时,能力甚远时,他们的关系往往不太好。当我们的自尊收到威胁时,高自尊的人会做出补偿反应,如责怪他人或者继续努力,这些反应有助于保护自我感觉,而低自尊的人则更容易自责或放弃努力,从而被击垮。当我们被社会拒绝时,我们会更明锐观察别人对我们的期望,其目的就是维护我们的自尊,研究表明,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社会接收的意愿,或者用行动来发展自我。
自尊水平的高低
低自尊的人会在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如挣钱少,药物滥用。抑郁症的人多数是低自尊的人。相比之下高自尊的人要优于低自尊,它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愉快的感觉,但是自尊过高往往有潜在的危险性。
如果高自尊掺杂了自恋或者自我膨胀感,就有大问题,大多数高自尊的人重视与他人的关系,自恋者也有高自尊,但缺乏关心他人,自恋者更有可能会用一些言语辱骂别人,当自恋的自尊心遭受威胁时往往会展现出攻击和报复的行为。
自恋不代表个人,社会上也有“集体自恋”,那些集体自恋的大学生坚信自己所在的集体比其他集体要优越,对其他集体存在着太多的偏见。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会狂妄自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建立安全型自尊,因为安全型自尊的建立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与那些想要变漂亮,喜欢和他人比较,让人受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安全型自尊的人善于开发自己的能力和发展人际关系,来提升自己的自尊。这类自尊的人不会和他人比较,会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来善待自己。
自我控制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在他的研究中发现积极思维的力量,并提出自我效能理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你越有能力去做事情,你的自我效能就越高。那些自我效能高人做事情更有效率,他们的生活会越幸福。在社会中,自我效能指引我们我们制定的挑战目标,但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出较高的毅力,一百多个研究表示,较高的自我效能高的人会指引工作学习的人们保持平静的心态追寻解决方案,伴随着成就的获取,自信就会增强,像自尊一样,自我效能感也会随着辛苦付出换来的成就而增强。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自我效能的反馈(“你真的很努力了”)要比自尊的反馈(“你真的很棒!”)引起更好的表现。如果要鼓励某人的时候,那就是要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而不是自尊。
你的命运是由谁来控制的?你怎么认为?人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是牺牲品?这取决于你的控制点,你认为你的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那就是内部控制点,你认为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你的命运那就是外部控制点。那些内部控制点的个体更可能在学校表现的更加优秀,在工作中更富有创造性,赚得越多,更加满意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思考自己的力量。
但是积极思考的力量存在着局限,变得乐观,感觉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可以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贫穷与病痛还是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曾有研究发现,被关入笼内的无法逃避点击的狗,会回忆的一种无助感,之后这些狗就选可以逃避惩罚电击的环境中,也只能被动的萎缩,研究者指出这种习得性无助会发生在人身上中,当人们觉得事情无法控制时人会陷入一种被动的状态,因而可能察觉到解乏控制,表现出习得性无助,人会抑郁或者丧失意识,最后变得死气沉沉。
自由的选择也会后悔吗?心理学家施瓦茨在研究中发现,从30个果酱或巧克力中做出选择的人民表现出的满意度,编写从6种中获得选择的人们反而低。因此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范围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因为过多的选择会带来信息过载,也带来更多后悔的机会。
自我服务偏差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自我良好,在自尊的研究中,那些得分最低的人,都给自己打分也基本在中等范围。在53个国家开展自尊的研究中,任何一个国家平均的自尊水平都比其中位数都要高。心理学领域最富挑战性而又证据确凿的结论之一,是关于自我服务偏差的效力,及个体倾向有利于提升自我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
自我服务偏差
你是如何对自己的消极事件和积极事件是如何解释的呢?发生了一起交通意外的司机是这样描写他们的事故:“我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辆车,撞了我一下然后跑了”,“我刚到十字路口,一个路障忽然弹在我的视线之中,以至于我没有看到别的车”,“一个路人撞我一下,就钻到了车轮地下去了”。已经有许多的实验证明: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人们乐与成功的荣誉。他们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像是“交通意外”,“问题无法解决“归于外部因素,同样,在解释获胜时,运动员会将其归于自己;他自己的失败推辞给其他因素,像是对手太强大,或者裁判误判。
这样的偏差就是自我服务归因,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不好的结果归因于其他,这种现象是人们最强有力的偏见之一。这种自我服务偏差可能会导致婚姻不和的僵局:为什么离婚者会把婚姻破裂的责任推辞给对方。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我服务偏差?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联系,而可以逃避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与自己和他人比较的时候也会产生自我服务偏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49%的已婚人士声称自己承担了一半或大部分的子女教养模式,而认为丈夫做了那么多的妻子占了31%,这调查发现,70%的妻子认为家里的饭之大多数是自己做的,而56%的丈夫则认为自己做得饭更多。我们大多数不太不明智,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等方面,大部分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平跟高,更胜任自己工作。我们在主观性和盲目赞许方面的特征和能力方面,往往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好。当了解更多关于其他人的信息时,这样的差异才会消失
盲目乐观其实也是自我服务偏差。在2006年到2008年进行的世界范围的民意调查中,大多数人预计未来五年自己的生活会比过去五年改善的多,这一预测显得尤其匪夷所思。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别人的命运的相对悲观,
父母会将盲目乐观延伸到孩子身上。他们假设相比一般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更不可能辍学,患上抑郁症或者染上肺癌,更可能完成学业,保持身体健康和乐观的心态。
盲目乐观让我们更加脆弱。由于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措施。性活动频繁但不愿意坚持避孕的女学生认为,与学校里其他同学相比,自己不太可能意外怀孕。认为自己意志力超出常人,高估自己学习能力。如果这些人体验自尊心和幸福感受挫。会感到痛苦。所以抱有虚幻的乐观,我们往往会付出代价。
我们其实可以抱有“居安思危”的态度。因为自我怀疑可以激励学生的动力。那些过分自信的学生倾向于不做充分的准备而加倍努力学习,和他们能力相当但感到焦虑的同伴们,则会担心未来的考试中失败而加倍努力学习,最后考到较高的成绩。
悲观主义的思维比乐观主义的思维更加具有力量,记住这句格言:学业上的成绩既要满足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关注。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 我们会高估或者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会过高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以支持我们的立场,这种现象叫做虚假普遍性效应。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或者是任务失败,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些失误是正常的,以让自己安心。让某个人对别人说谎时,他便可以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你爱吃芝士蛋糕,你会觉得别人也喜欢芝士蛋糕。如果你喜欢某个人,就会很容易高估她对你的关注程度,她说话的时候看了你一眼你就会觉得,她对你有意思。
虚假普遍性
因为“虚假普遍性“的存在,也会导致我们经常听不到别人的意见,我们总是认同我们的人在一起,而把不同的声音和人屏蔽在外。
为什么人们会用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来看待自己?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自己更加了解,对自己的行为是十分了解的,对其他人的行为是一知半解的。我们寻求自我认识,渴望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自我形象
因为自我服务偏差,我们认为自己比现实中的自我更聪明,更强大,更成功,这样就可以免收抑郁的伤害。
虽然自我服务偏差可以让我们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就会导致我们责备他人,伤害他人。
有些英俊的人会觉得自己傻,聪明的人会觉得自己傻,这并非谦虚,虚伪的谦虚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个体以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的看法 ,谦逊的人认为自己不比一般人更优秀的时候,反倒是心理庆幸自己更加优秀。
自我表露管理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我们在不同程度上监控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加以注意,不断调整它以创造一个我们所希望的形象。这种自我表露印象管理的策略可以用来解释虚伪谦逊的案列,在这些案例中,人们贬低自己,恭敬未来的对手而私下里却把荣誉归自己。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