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里面的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宇宙中的天体有能够发光的,有不会发光的,还有一种为现代人们用眼睛根本无法看见的暗物质或者说是神秘的天体,无论是什么物体只要接近这个天体,便会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就是现时地球上的天文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黑洞”。天文学家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存在的条件和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许多探索,还是没有得出真正的原因,仍然是世界上的未解之谜。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黑洞主要分为四类
微型黑洞,又被称为量子黑洞,宇宙大爆炸之初可能产生了大量微型黑洞。恒星级黑洞,是最常见的一类黑洞,大质量恒星演化至生命末期,在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致密内核就可能是一个黑洞。据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估算,银河系中至少存在数亿个恒星级黑洞。
中等质量黑洞,是理论中存在的,质量大约为太阳100-10万倍的黑洞。目前为止,科学家还尚未在宇宙中真正确定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只发现一些潜在对象)。超大质量黑洞,存在于大多数星系中心,是黑洞中的重量级选手,质量可达太阳的上百万甚至上百亿倍。比如,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被命名为人马座A*,质量约为太阳的400万倍。
不过,黑洞是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只能通过间接的管道进行研究。最常见的是,黑洞在吞噬物质时会在事件视界周边形成一个吸积盘,爆发出的惊人能量会把周围物质加热到超高温,在各个波段上产生明亮闪光。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宇宙中有数以万亿计的恒星,这些恒星并不是“长生不老”的,也会有它的寿命,就拿我们太阳系来说,太阳大概的寿命是100多亿年,而现时大概是50亿年左右,可以说是正处在壮年。根据理论,恒星的死亡是恒星上的粒子开始像更重的物质进行转变,直到铁元素。如果一颗恒星的核心质量大于等于3.2倍太阳质量时,那么再也没有什么能量(斥力)可以抵抗自身的重力了,重力便开始向中心无限的坍缩。
恒星坍缩后就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就会发生引力挤压,物质中的质子,中子等粒子被挤压到很小很小,就像珠穆朗玛峰被挤压成只有一个砂砾那么大。当然一颗太阳这么大的恒星是不足以形成黑洞的,一般为超过太阳的大质量恒星。
当然黑洞质量到达一个极限值时,这个临界值就是史瓦西半径。严格的讲是一个球状对称、不自转且不带电荷的物体重力场值,一个特定质量的物体被压缩到该值时,自身的重力可以无束缚的压缩至奇点。
黑洞是什么样子的?
实际上,黑洞最有名应该是它能把光都吸走。按照现时主流的引力理论,也就是广义相对论,引力的本质是时空的弯曲。就拿太阳来说,由于太阳的质量巨大,它压弯了时空,而地球就沿着时空的测地线(也就是时空的“直线”)运动。(我们从二维的角度来看)
那黑洞也能弯曲时空,只不过它对时空的完全远远超过太阳。这样的弯曲程度,导致光经过附近时,如果沿着测地线运动就会掉入到黑洞当中。
如果要用牛顿理论来理解,其实就黑洞的第二宇宙速度远远大于光速,导致光没有拜托黑洞的引力,只能掉入黑洞。而光速已经是宇宙中物质、信息、能量的极限速度,因此,物质遭遇黑洞时,基本上都会往里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