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在人体的表象

 我来答
科创17
2022-06-30 · TA获得超过58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9万
展开全部
阴阳学说,是衡量万物的纲纪,也是种方法论。阴阳学说在医学的各个层面是怎么用的呢?

我们来看看。

第一、 它可以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组织结构,由于结构层次不同,功能特点不同,阴阳属性也有区别。

就人体部位而言,前一讲讲过的,上为阳,下为阴。肚脐以上为阳,肚脐以下为阴;

我们还知道外为阳,内为阴,那么在人体,就是体表皮肤为阳,深层筋骨为阴;

再有,人体后背为阳,胸腹为阴。为什么呢?

这个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的祖先大部分是农民,农民的劳作长久以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背后容易接触阳光,属阳,胸腹部就为阴。由此延展一下,行于背部正中线的督脉属阳,行于胸腹正中线的任脉属阴,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再下来的划分,肢体外侧为阳,肢体内侧为阴;

如何定内外?就是我们的四肢自然地一放,晒到太阳的一面皮肤比较黑的属阳,而皮肤比较白的属阴。

那顺着这个理,经络中走在四肢外侧的叫阳经,走在四肢内侧的就是阴经啊。

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来说,无形之气属阳,有形的血、津液、精属阴。

就内脏而言,因为六腑是传导水谷的,是动态的,所以属阳;而五脏是储存精气的,是内守的,所以属阴。

因为阴阳可以一层一层无限分下去,所以,在五脏中,相对而言,心、肺位置在上为阳;肝、脾、肾位于下为阴。

再进一步,每个脏腑,又有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第二,阴阳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功能正常运作,以及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阴阳协调平衡的结果。这部分内容,我们在讲脏象、气血津液内容时,再作展开。

所以人体处在生理状态,实际上就是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

那么反推,如果人体有病了,就是阴阳失去了平衡协调,我们就叫做阴阳失调。

这就引出了第三点,阴阳还可以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引起人患病的因素,我们又叫作邪气,人体的抗病能力,我们一般叫作正气。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气跟人体的正气相互斗争的过程。

既然万事万物都可以分阴阳,那么,邪气与正气当然也可以分阴阳。

就病邪而言,可以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比如六淫邪气中,暑、热(火)邪为阳邪,寒邪、湿邪为阴邪。

人体的正气,又分为阴精与阳气。

既然邪和正都可以再分阴阳,那么邪正斗争的过程就是不同的阴阳力量搅在一起。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邪正两方的阴阳都可能变多,或者变少,只要是出现了不平衡,我们就说:阴阳失调了。

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等。

先说阴阳偏盛的情况。

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过于亢盛,导致的病理变化。

亢盛,就是实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其中,阳偏盛是指在阳邪——也就是火邪、暑邪的作用下,使阳的一方偏亢过盛,由此,阳的特点——热、亢奋也就表现出来,从而使机体呈现出机能亢奋,产热过剩的病理现象。

既然阳代表热,现在阳多了,所以产热过多。多了,就是实证,所以合起来就叫实热证。

实热有些什么表现呢?

发热,或者怕热,或者局部有灼热感,同时,可见面红、舌红、脉数这些热的表现。

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原理,阳热多了,人体的阴液就会减少,就会出现口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这样一些伤津液的表现,《黄帝内经》叫作「阳胜则阴病」。

下来,说说阴偏盛的情况。

阴偏盛,是指在阴邪,也就是寒邪、湿邪的作用下,阴的一方过盛。阴的特性是寒,阴会抑制阳的功能,人体就处在这么一种病理状态。

阴多了就是寒,多了,是实证,所以会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比如怕冷,或局部冷痛,或喜欢温暖,面白,舌淡,脉迟或紧等,这就是「阴胜则寒」。

阴寒一亢盛,必然要损耗人体的阳气,阳就会呈现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所以说,「阴胜则阳病」。

下来再谈谈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了。低了,少了,就是虚证。

其中,阳偏衰是体内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等功能下降。表现为一系列虚寒征象。

比如畏寒肢冷、踡卧、局部有冷感,不单喜温,还喜按。这里教大家一招,局部假如有不舒服,你用手按下去,越按越不舒服的是实证,按了感觉舒服的是虚证。

既然是虚寒,那么,同时还有神疲乏力、脉迟无力这些虚的表现,所以说「阳虚则寒」。

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别的是:阳虚与阴盛都是寒证,阳虚是虚而有寒,一般延续时间长。阴盛只是寒,一般没有虚象,而且多为临时受寒,或过食生冷引起的临时性症状。

下来,说说阴偏衰。

阴偏衰是指体内的阴液亏虚,滋润和宁静作用不足,同时阴虚不能制约阳,呈现出阳气相对偏亢的病理状态。

阳气相对偏亢,就会出现热;它是由于阴少导致的,所以属于虚。加起来就是「虚热」。

这种热,由于是虚热,所以就算发热,温度也不高,比如低热、潮热,甚至是五心烦热这种连体温都不显出来的热象,还有面部——不是实热,所以不会满面通红,仅仅是在颧骨的地方发红,也就是颧红。

阴虚是阴液少了,所以会有口干、舌燥、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这样一些水分不足的表现,还脉象细数等。

所以说「阴虚则热」。

阴阳在病理上的变化,其实要比上面讲的复杂得多,但我们这不是专业课,所以,先建立起上面的大致感觉就好了。

第四点,阴阳学说还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

阴阳失调可以说是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

所以调理阴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里的「平」就是,以回复平衡为目的。

下来,谈谈以阴阳学说来确定的治疗原则。

首先是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阴偏盛或阳偏盛时,多了,有余了,是实证,所以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

依据阴阳对立制约的原理,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适宜用寒凉药物清除实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者寒之」;

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当用温热药物驱逐其寒,这就是「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该有的少了,这形成的是虚性病证,所以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

其中阴虚则热的虚热症,主要是滋阴,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枸杞子、女贞子、龟板、鳖甲这些药物,中成药多半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这一类。

而阳偏衰的虚寒证,主要是补阳,用附子、肉桂、干姜、冬虫夏草、鹿茸、肉苁蓉、锁阳、续断、巴戟天、淫羊藿、核桃仁这些药,中成药多半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

治疗就得用药,下来,阴阳学说还可以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医学对药物性能的认识,主要从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方面进行分辨。

其中四气、升降浮沉,用阴阳学说来归纳,就更有意义。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什么是寒凉药?这实际上是在人体身上试出来的。一般来说,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或者正常人吃了这些药,会出现寒凉的感觉,比如出现口淡、拉稀、小便清长的现象,由此得知,这些药物的性质多属于凉性或寒性,比如黄芩、黄连、栀子等;

反过来,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或者正常人吃了容易上火的,这些药物的性质多属于温性或热性,比如附子、肉桂、干姜之类。

所以,治疗热证选用寒性或凉性药物,治疗寒证选用热性或温性药物。

下来是升降浮沉:药物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的作用趋向。

升,是指药物具有上升、作用于人体上部的趋向;浮,是指药物具有向上、向浅表部位发散的作用趋向;降,指药物具有下行并作用于人体下部的趋向;沉,是指药物具有向下、向内镇敛的作用趋向。

这里,升浮者为阳;沉降者为阴。

其中升浮药,多用于病位在上部、外部的病症,比如头部疾病、心肺疾病、体表疾病,像感冒、皮肤病这一类。这个容易理解,药物升浮才能达到上部的病位,起到治疗效果。

但升浮药物,也可以用在病势趋下的病变。什么是病势趋下呢?

比如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这些病变,因为它们的疾病趋势是向下的,所以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原理,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升举它们向上,这就用到了升浮药。

反过来,来说沉降药。

沉降药多用于病位在下部、在内部的疾病,比如肝肾疾病,身体的下半部疾病,用沉降药,才能「药到病位」。

沉降药物,也可以用在病势趋上的病变。什么是病势趋上呢?

比如,咳嗽,气喘,打嗝,嗳气,你看它们都是有气往上的,这同样是病态的,所以这个时候要用沉降药,把气降下去。比如像沉香与降香,你听它们的名字就知道它们能沉,能降。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很广,以上三讲,应该可以让我们对这个学说的来源、内涵还有应用,都有个大致认识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