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关于祭天的诗句
1. 有关祭祀的古文句子
《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
《史记·礼书》: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左传》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墨子·尚同》云:“其事鬼神也,圭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
《陈涉世家》也称:“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求古录·燔柴瘗埋考》中解释:“血祭,盖以滴血于地,如郁鬯(酒)之灌地也。”
《礼记·郊特牲》载:“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
《南次二经》之首:“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祭祀),毛(牺牲)用一璧瘗,糈(祭祀所用谷类)用稌。”
《北山经》之首:“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圭,瘗而不糈。”
《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
《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
《管子·轻重己》说:"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郊,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白,*玉笏,带锡监,吹埙*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以秋日至始,数九十二日,天子北出九十二里而坛,服黑而*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号曰祭辰。"
《史记·周本纪》:“汉兴九十有馀载,天子将封泰山,东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十里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汉 王充《论衡·解除》:“祭祀无鬼神,故通人不务焉。”
唐 柳宗元《监祭使壁记》:“圣人之于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以上卿之礼,葬要离于阊门城下,曰:‘藉子之勇,为吾守门。’追赠其妻子。与专诸同立庙,岁时祭祀。”
《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2. 请问春秋时期遗留下来的关于祭祀的词或古文有哪些
作者: 云尘子 提交日期:2006-12-16 22:15:35
释奠礼祭文(云尘子文)
维
乙酉年三月初九日后学赵宗来等数人敢昭告於
至圣先师孔子 天玄地黄日月其光覆之载之斯明斯祥生民不宰惠物无疆四时攸序万品昭彰
惟我羲皇仰观俯察立人极效天法地循道遵德定礼仪惟我先圣皇帝王伯之教是承纂订六经
道德仁义之谛为衡天地之心以立生民之命以期华夏之统以传太平之世以熹小康之世既往
大同之世其昌礼义教化既普融洽和合万邦我等虽小民岂弃匹夫之责愿谨遵圣教躬行一贯
之学奠仪虽简敢以略表寸诚神其来格九州福寿康宁 兹惟季春谨以果品菜蔬式陈明荐以
复圣颜子 宗圣曾子 述圣子思子 亚圣孟子配尚
3. 求古代祭天祝文,要古文,生涩难懂的
胡琏将军抗日祭天词
祭天词: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照告山川神灵,
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
名正言顺,鬼伏神饮,
决心至坚,誓死不渝。
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
华夷须严辩,春秋存义。
身为军人,死为军魂,
后人视今,亦犹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
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
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
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
此誓。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4. 古文中有哪词语是表示祭祀的(如牺牲),哪
商彝周鼎:彝、鼎是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瑚琏 :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可用“瑚琏之器”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匕鬯 :匕是古代的一种勺子;鬯是香酒,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可用“匕鬯 不惊”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一元大武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出处:《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樽俎/庖俎: 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有词“越俎代庖”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