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介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又名副龙栉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栉龙最先被认为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小号手副栉龙(P. 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短冠副栉龙(P. cyrtocristatus)。
副栉龙的首次叙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藉由在埃布尔达省发现的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叙述。副栉龙为罕见的鸭嘴龙类,目前已知少数良好标本,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副栉龙因它们的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副栉龙的最亲近物种应是最近在中国新发现的卡戎龙,两者的颅骨类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饰。这种结构引起许多科学文献的讨论;现在对于该冠饰主要功能的意见包括:辨别性别与物种、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2
恐龙体长: 长25米,高15米
恐龙体重: 30吨
恐龙食物: 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
生存年代: 1亿4500万-1亿56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
生存地点: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大河谷和非洲的坦桑尼亚
辨认要决: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1]
腕龙(学名:Brachiosaurus)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一头25米长的成年腕龙,能把脑袋抬到距离地面13米的位置,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曾经古生物学家在计算腕龙的体重时,犯了一个错误,导致腕龙的体重成倍地增加,达到惊人的80吨。事实上,最新研究表明腕龙体重仅有20到30吨。
腕龙的颈部由13块巨大的颈椎骨连接而成,长度超过体长的三分之一。和梁龙一样,人们也曾认为腕龙的脖子可以向上90度垂直抬起,但较新研究表明它们只能抬到50度左右。不过,腕龙的骨骼结构能支持它们长时间抬头,"标准姿势"就是头颈斜向上抬起,不像梁龙的头颈平时都是向前平伸的。
不光是脖子,腕龙的全身仿佛都在追求高度。大部分蜥脚类恐龙都是后肢比前肢发达,腕龙却是前肢更长,从前脚掌到肩膀足有6米!腕龙的拉丁文学名,意思就是"前臂蜥蜴",中文又将前臂译作了"腕"。从尾巴、臀部、肩膀到脖子,腕龙的身体如同一道逐渐升高的斜坡,脑袋高高悬在半空中,傲视着脚下的大地。由于后肢和尾巴比较短,腕龙没法像梁龙一样用后肢站立-其实也不需要,它们凭借高昂的头颈,只要4条腿稳稳站在地面上,就能吃到高处的植物。
恐龙名称: 肿头龙
肿头龙拉丁文名: pachycephalosaurus
恐龙体长: 4.5米(最大有5米)
恐龙体重: 1.5吨
生存年代:白垩纪末期
分布地点:美国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加拿大
辨认要诀:头颅为厚达23厘米厚的骨板覆盖
肿头龙的拉丁文意即"山丘状头壳的恐龙"
肿头龙科是恐龙是一类奇特的鸟脚类中小型恐龙。它们的头盖骨异常肿厚,并扩大成了一个突出的圆顶,头颅极其坚硬。它们的典型代表是肿头龙。
厚头龙(属头部特写名:Pachycephalosaurus)又名肿头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厚头的蜥蜴",属于厚头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北美洲。化石已在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等地发现。厚头龙是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目前仅发现一个头颅骨与少数颅顶部分。厚头龙只有一个种,怀俄明厚头龙(P. wyomingensis)。同样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Tylosteus,被视为厚头龙的异名。
如同其他厚头龙科,厚头龙是种二足恐龙,具有厚颅顶,后肢长,前肢小。厚头龙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厚头龙类,身长4.5到5米,重量可达2吨。根据传统的理论,厚头龙与其近亲,可能将它们的厚颅顶使用在物种内打斗上。但这个理论近年来遭到许多的争议。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超科的第一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一支古生物学家团队确认,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发现的暴龙化石,是全球迄今发现的最大暴龙(Tyrannosaurus)。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团队表示,这只取名为"斯科蒂"(Scotty)的暴龙身长13米,体重很可能在8800公斤以上,超越过去所发现的所有肉食性恐龙。
2019年5月18日,世上最大霸王龙"斯科蒂"的骨架在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展出,它身长13米,生前体重超8.8吨,比此前被认为的最大霸王龙还重5%。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7-9米、高2.4-2.8米、重5.5-10吨。他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他们因大量从1887年起发现的部份骨骸标本而著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角和颈盾。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1.5米。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超过80公分。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
三角龙四肢短,前脚掌有五个短脚趾、后脚掌则有四个短脚趾。虽然三角龙确定是四足动物,它们的姿势长久以来处于争论中。三角龙的前肢起初被认为是从胸部往两侧伸展,以助于承担头部的重量。这种站立方式可见于查尔斯·耐特(Charles R. Knight)与鲁道夫·札林格(Rudolph F. Zallinger)的绘画中。然而,角龙类的足迹化石证据,以及如今的骨骸重建,显示三角龙在正常行走时保持着直立姿势,但肘部稍微弯曲,居于完全直立与完全伸展(现代犀牛)两种说法的中间。但这种结论无法排除三角龙抵抗或进食时会采伸展姿态。
腿龙(属名:Scelidosaurus)又称肢龙、棱背龙,在希腊文意为「腿蜥蜴」。腿龙是种四足、有较轻骨板、草食性的恐龙,身长4公尺。它们生存于早侏罗纪锡内穆阶到赫特唐阶,约2亿800万年前到1亿9400万年前。腿龙的化石发现于英格兰与美国亚利桑那州。腿龙被称为最早的完整恐龙。腿龙与其近亲已在三个大陆上发现。
折叠头颅
不像晚期的甲龙下目恐龙,腿龙的头颅骨低矮、呈现三角形,长度比宽度长,类似原始鸟臀目恐龙。腿龙的头部小,而颈部比大部分装甲恐龙的颈部长。
如同其它装甲亚目恐龙,腿龙是草食性,并拥有非常小、叶状颊齿,适合咀嚼植物。一般认为它们进食时,是以单纯的下颚上下移动,让牙齿与牙齿间产生刺穿-压碎的动作。[5]不像晚期的甲龙类,腿龙头颅有五对洞孔,这特征可见于原始鸟臀目恐龙;而牙齿较晚期的装甲恐龙更像叶状。
折叠装甲
腿龙最独特的特征是它们的装甲,由嵌在皮肤里的骨质鳞甲构成。这些皮内成骨(Osteoderms)以平行方式沿者身体排列。皮内成骨也存在于鳄鱼、犰狳、以及某些蜥蜴的皮肤里。这些皮内成骨有两种形状、大小。大部分是小、平坦的骨板,但也有较厚的鳞甲。这些鳞甲沿者颈部、背部、臀部以垂直、规则排列,而四肢与尾巴上有较小的鳞甲排列者。腿龙侧面的鳞甲呈圆椎状,而非小盾龙的刀锋状皮内成骨,这特征可用来辨认腿龙。腿龙头后方拥有一对三尖状的鳞甲。与较晚期的甲龙下目恐龙相比,腿龙有较轻的装甲。
目前已发现腿龙的化石化皮肤痕迹。腿龙的骨质鳞甲之间有圆形鳞甲,类似希拉毒蜥。在大型鳞甲之间,有非常小(5到10公厘)的平坦粒块分布于皮肤间。在较晚期的甲龙下目恐龙里,这些小型鳞甲可能发展得较大,并固定至多个皮内成骨形成的骨板,例如甲龙。这个时期的兽脚亚目恐龙并未发展出强壮肌肉与锐利牙齿,因此腿龙的鳞甲可提供足够的防御。
折叠食性
腿龙以及它的侏罗纪近亲是草食性。然而,其它鸟臀目恐龙拥有可磨碎植物的牙齿,腿龙有较小、较不复杂的牙齿与颚部,只能有单纯的上下的颚部动作。在这方面,腿龙类似剑龙科,剑龙科恐龙也有原始的牙齿与简单颚部。如同其它剑龙类,腿龙因为缺乏咀嚼能力,它们可能吞食胃石以协助磨碎食物,与现代鸟类与鳄鱼的方式一样。腿龙的上颚前段有小牙齿,应是用来咬断植物。它们的食性可能是以树叶与水果为主,而禾本科植物直到白垩纪才出现,此时腿龙已经灭亡。
恐龙名称: 慈母龙会孵蛋的慈母龙
拉丁文名: maiasaura
恐龙体长: 9米
恐龙体重: 4吨
恐龙食物: 吃树叶,蓝莓浆果,和种子
生存年代: 6500万-8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美国的蒙大拿州,加拿大
辨认要决: 鸟脚,温顺
恐龙种类:鸟臀目·鸟脚类
慈母龙的体型大,身长约6到9米,体重估计约2公吨,并拥有典型鸭嘴龙科的平坦喙状嘴,以及厚鼻部。慈母龙的眼睛前方有小型、尖状冠饰。头冠可能用在求偶季节,作为物种内打斗行为使用。
慈母龙是草食性恐龙。慈母龙可以用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但没有防御物可抵抗掠食动物,除了慈母龙强壮的尾巴,以及它们的集体行动。这些慈母龙群体非常庞大,可能最多由一万个个体组成。慈母龙可能生存在内陆环境。[1]
折叠习性
慈母龙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并且照看自己的孩子。 恐龙蛋的形状像个柚慈母龙子。慈母龙是群居生活的恐龙。它们的脑袋中等大小,所以有点聪明。恐龙窝都是在泥地上挖的坑,差不多和一个圆形饭桌一样大。在下蛋之前,成年恐龙可能用柔软的植物垫在窝底。雌恐龙在垫好的窝内产18枚至40枚硬壳的蛋。科学家们认为,慈母龙母亲,可能还有父亲,会在窝旁保护着蛋,以免它们被其他恐龙偷走。母亲可能卧在蛋上保持其温暖,当"她"需要离开去吃饭时,则由其他成年恐龙看护着恐龙蛋。当小恐龙出世以后,它们的父母会照顾这些恐龙小宝宝,并喂给它们食物。小恐龙什么都吃,还包括水果和种子。慈母龙父母可能先将坚硬的植物嚼碎,然后再喂给小恐龙。科学家们推测,小恐龙一直在"家"中生活,一直到它们长到能离开家自己出去寻找食物为止。在美国同一个地方发现了大量的带有恐龙骨骼和蛋壳碎片的恐龙窝, 这就使得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在北美洲曾生活着大批的慈母龙,它们在森林中生活,但每年都回到同一个产卵区来产卵。它们也许一次次的使用同一个窝。小恐龙在窝中一直长到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就加入到恐龙群中去。最后,整个恐龙群迁移到别处,去寻找新鲜的食物。
又名畸齿龙、两异齿龙,是鸟臀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约两亿零五百万年前-一亿九千万年前。
不同于二叠纪的同名动物,侏罗纪的异齿龙的确是一种恐龙,而二叠纪的异齿龙被认为是盘龙类,而盘龙类被分为似哺乳动物,在认定名称时应注意区分。
异齿龙的体形相当小,它前肢的肌肉非常发达,掌上长有五根指,前三根指比较长,而且还有钝爪,第四和第五根手指则又短又小。另外,异齿龙的肩膀、前肢腕部和掌部的关节非常粗硬,也显示出它能够挖开沙土或扒开白蚁的巢穴寻找食物。而它的后肢掌部有三根朝前的长趾头,后肢的下段、脚踝和跖骨都愈合在一起。标准身长1.2米。标准体重2.5千克。
折叠牙齿
异齿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口中生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第一种是上颌最前端的上前齿,小而尖锐,与下颌的无齿角质嘴喙相对应,用来咬住树叶;第二种是上颌前半的类似犬牙的獠牙,与下颌的牙齿相对应,用来当作武器;第三种是颊齿,很像是排列紧密的凿子,用于咀嚼磨碎。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研究认为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剑龙长着个像鸟一样的尖喙,喙里没有牙齿,但嘴里的两侧有些小牙。剑龙的背上有17块板状的骨头,在它尾巴的尖端还有着长刺。这些刺有4英尺长。剑龙的前腿比后腿短,前腿有五个脚趾,而后腿有三个脚趾。剑龙走路时用4条腿。它们可能是群居生活。剑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不太聪明。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它最著名──也最受喜爱的──是大型、骨质的板片分布在背脊以及尾部四个钉状脊。它的脑部与头颅非常的小。它以四足行走,可能觅食较低的植物,因为它的臀部位非常高而肩部却非常的低平。剑龙也是侏罗纪中数量众多的著名恐龙,外观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巨大的剑龙头部非常小,脑容量甚至比小狗还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种很笨的恐龙。剑龙是典型的食草恐龙。全长7米,如果算上骨板的高度,身高可达3.5 米。整个身躯如同大象,但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脑袋,大脑只有一个核桃般大小。
它的背上长着两排三角形的骨板,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象差不多,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的,后来,经过仔细的研究,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
剑龙的头尾长大约是9公尺,高度则大约4公尺。对人类来说,剑龙是相当庞大的动物。但是在它们所生存的年代中,还有许多更为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另外沿着弓起的背部脊线,有两道形状类似风筝的板状物平行排列;在尾部靠近末端的区域,则有两对尖刺向水平方向突起。这些装甲,可以用来防御一些属于兽脚类的掠食者,例如异特龙与角鼻龙。
剑龙有4支脚,它们的后脚有3个脚趾,而前脚则有5个。四肢皆由位于脚趾后方的脚掌支撑。剑龙的后脚比前脚更长也更强壮,使姿态变得前低后高。它们的尾部明显高于地面许多,而头部则相对地较为贴近地面,能够离地不超过1公尺。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虽然甲龙的骨骼没有完整地被发现,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具有较强防御能力,但较骨骼形成的龟壳相去甚远,对咬合力十数公吨的暴龙而言作用有限。其它甲龙科亦同样有它的特征,如重装甲的身驱及巨型的尾巴棒槌。它的尾巴非常脆弱,连接处只有五厘米宽。甲龙类亦并非北美大陆及亚欧大陆的优势物种,数量相对于角龙类、鸭嘴龙类少很多。
伶盗龙,又译迅猛龙、速龙,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一种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大约生活于8300 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V. mongoliensis),也是目前唯一确定的已知种。伶盗龙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奥斯本于1924年在蒙古发现,这是第一种亚洲驰龙类。其他驰龙类皆在北美洲发现。
2019年11月26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河北发现一个美颌龙类新物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发现的是只体长约30厘米,腿脚和尾巴都很纤细的小恐龙。但它动作非常迅猛,可捕捉非常小的飞虫或蜥蜴,再敏捷的动物也很难摆脱其杀戮,因此被命名为"迅猛龙"。它也是亚洲美颌龙类中最早出现的,也是该类群中最小的物种 。
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成年个体身长估计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厘米;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它们的嘴部有26到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牙齿后侧有明显锯齿边缘,这特征证明它们可能是活跃的捕食动物,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它们的大脑较大,脑重/体重比在恐龙中相当大,显示它们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恐龙。
副栉龙的首次叙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藉由在埃布尔达省发现的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叙述。副栉龙为罕见的鸭嘴龙类,目前已知少数良好标本,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副栉龙因它们的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副栉龙的最亲近物种应是最近在中国新发现的卡戎龙,两者的颅骨类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饰。这种结构引起许多科学文献的讨论;现在对于该冠饰主要功能的意见包括:辨别性别与物种、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2
恐龙体长: 长25米,高15米
恐龙体重: 30吨
恐龙食物: 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
生存年代: 1亿4500万-1亿56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
生存地点: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大河谷和非洲的坦桑尼亚
辨认要决: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1]
腕龙(学名:Brachiosaurus)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一头25米长的成年腕龙,能把脑袋抬到距离地面13米的位置,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曾经古生物学家在计算腕龙的体重时,犯了一个错误,导致腕龙的体重成倍地增加,达到惊人的80吨。事实上,最新研究表明腕龙体重仅有20到30吨。
腕龙的颈部由13块巨大的颈椎骨连接而成,长度超过体长的三分之一。和梁龙一样,人们也曾认为腕龙的脖子可以向上90度垂直抬起,但较新研究表明它们只能抬到50度左右。不过,腕龙的骨骼结构能支持它们长时间抬头,"标准姿势"就是头颈斜向上抬起,不像梁龙的头颈平时都是向前平伸的。
不光是脖子,腕龙的全身仿佛都在追求高度。大部分蜥脚类恐龙都是后肢比前肢发达,腕龙却是前肢更长,从前脚掌到肩膀足有6米!腕龙的拉丁文学名,意思就是"前臂蜥蜴",中文又将前臂译作了"腕"。从尾巴、臀部、肩膀到脖子,腕龙的身体如同一道逐渐升高的斜坡,脑袋高高悬在半空中,傲视着脚下的大地。由于后肢和尾巴比较短,腕龙没法像梁龙一样用后肢站立-其实也不需要,它们凭借高昂的头颈,只要4条腿稳稳站在地面上,就能吃到高处的植物。
恐龙名称: 肿头龙
肿头龙拉丁文名: pachycephalosaurus
恐龙体长: 4.5米(最大有5米)
恐龙体重: 1.5吨
生存年代:白垩纪末期
分布地点:美国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加拿大
辨认要诀:头颅为厚达23厘米厚的骨板覆盖
肿头龙的拉丁文意即"山丘状头壳的恐龙"
肿头龙科是恐龙是一类奇特的鸟脚类中小型恐龙。它们的头盖骨异常肿厚,并扩大成了一个突出的圆顶,头颅极其坚硬。它们的典型代表是肿头龙。
厚头龙(属头部特写名:Pachycephalosaurus)又名肿头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厚头的蜥蜴",属于厚头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北美洲。化石已在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等地发现。厚头龙是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目前仅发现一个头颅骨与少数颅顶部分。厚头龙只有一个种,怀俄明厚头龙(P. wyomingensis)。同样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Tylosteus,被视为厚头龙的异名。
如同其他厚头龙科,厚头龙是种二足恐龙,具有厚颅顶,后肢长,前肢小。厚头龙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厚头龙类,身长4.5到5米,重量可达2吨。根据传统的理论,厚头龙与其近亲,可能将它们的厚颅顶使用在物种内打斗上。但这个理论近年来遭到许多的争议。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超科的第一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一支古生物学家团队确认,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发现的暴龙化石,是全球迄今发现的最大暴龙(Tyrannosaurus)。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团队表示,这只取名为"斯科蒂"(Scotty)的暴龙身长13米,体重很可能在8800公斤以上,超越过去所发现的所有肉食性恐龙。
2019年5月18日,世上最大霸王龙"斯科蒂"的骨架在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展出,它身长13米,生前体重超8.8吨,比此前被认为的最大霸王龙还重5%。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7-9米、高2.4-2.8米、重5.5-10吨。他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他们因大量从1887年起发现的部份骨骸标本而著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角和颈盾。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1.5米。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超过80公分。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
三角龙四肢短,前脚掌有五个短脚趾、后脚掌则有四个短脚趾。虽然三角龙确定是四足动物,它们的姿势长久以来处于争论中。三角龙的前肢起初被认为是从胸部往两侧伸展,以助于承担头部的重量。这种站立方式可见于查尔斯·耐特(Charles R. Knight)与鲁道夫·札林格(Rudolph F. Zallinger)的绘画中。然而,角龙类的足迹化石证据,以及如今的骨骸重建,显示三角龙在正常行走时保持着直立姿势,但肘部稍微弯曲,居于完全直立与完全伸展(现代犀牛)两种说法的中间。但这种结论无法排除三角龙抵抗或进食时会采伸展姿态。
腿龙(属名:Scelidosaurus)又称肢龙、棱背龙,在希腊文意为「腿蜥蜴」。腿龙是种四足、有较轻骨板、草食性的恐龙,身长4公尺。它们生存于早侏罗纪锡内穆阶到赫特唐阶,约2亿800万年前到1亿9400万年前。腿龙的化石发现于英格兰与美国亚利桑那州。腿龙被称为最早的完整恐龙。腿龙与其近亲已在三个大陆上发现。
折叠头颅
不像晚期的甲龙下目恐龙,腿龙的头颅骨低矮、呈现三角形,长度比宽度长,类似原始鸟臀目恐龙。腿龙的头部小,而颈部比大部分装甲恐龙的颈部长。
如同其它装甲亚目恐龙,腿龙是草食性,并拥有非常小、叶状颊齿,适合咀嚼植物。一般认为它们进食时,是以单纯的下颚上下移动,让牙齿与牙齿间产生刺穿-压碎的动作。[5]不像晚期的甲龙类,腿龙头颅有五对洞孔,这特征可见于原始鸟臀目恐龙;而牙齿较晚期的装甲恐龙更像叶状。
折叠装甲
腿龙最独特的特征是它们的装甲,由嵌在皮肤里的骨质鳞甲构成。这些皮内成骨(Osteoderms)以平行方式沿者身体排列。皮内成骨也存在于鳄鱼、犰狳、以及某些蜥蜴的皮肤里。这些皮内成骨有两种形状、大小。大部分是小、平坦的骨板,但也有较厚的鳞甲。这些鳞甲沿者颈部、背部、臀部以垂直、规则排列,而四肢与尾巴上有较小的鳞甲排列者。腿龙侧面的鳞甲呈圆椎状,而非小盾龙的刀锋状皮内成骨,这特征可用来辨认腿龙。腿龙头后方拥有一对三尖状的鳞甲。与较晚期的甲龙下目恐龙相比,腿龙有较轻的装甲。
目前已发现腿龙的化石化皮肤痕迹。腿龙的骨质鳞甲之间有圆形鳞甲,类似希拉毒蜥。在大型鳞甲之间,有非常小(5到10公厘)的平坦粒块分布于皮肤间。在较晚期的甲龙下目恐龙里,这些小型鳞甲可能发展得较大,并固定至多个皮内成骨形成的骨板,例如甲龙。这个时期的兽脚亚目恐龙并未发展出强壮肌肉与锐利牙齿,因此腿龙的鳞甲可提供足够的防御。
折叠食性
腿龙以及它的侏罗纪近亲是草食性。然而,其它鸟臀目恐龙拥有可磨碎植物的牙齿,腿龙有较小、较不复杂的牙齿与颚部,只能有单纯的上下的颚部动作。在这方面,腿龙类似剑龙科,剑龙科恐龙也有原始的牙齿与简单颚部。如同其它剑龙类,腿龙因为缺乏咀嚼能力,它们可能吞食胃石以协助磨碎食物,与现代鸟类与鳄鱼的方式一样。腿龙的上颚前段有小牙齿,应是用来咬断植物。它们的食性可能是以树叶与水果为主,而禾本科植物直到白垩纪才出现,此时腿龙已经灭亡。
恐龙名称: 慈母龙会孵蛋的慈母龙
拉丁文名: maiasaura
恐龙体长: 9米
恐龙体重: 4吨
恐龙食物: 吃树叶,蓝莓浆果,和种子
生存年代: 6500万-8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美国的蒙大拿州,加拿大
辨认要决: 鸟脚,温顺
恐龙种类:鸟臀目·鸟脚类
慈母龙的体型大,身长约6到9米,体重估计约2公吨,并拥有典型鸭嘴龙科的平坦喙状嘴,以及厚鼻部。慈母龙的眼睛前方有小型、尖状冠饰。头冠可能用在求偶季节,作为物种内打斗行为使用。
慈母龙是草食性恐龙。慈母龙可以用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但没有防御物可抵抗掠食动物,除了慈母龙强壮的尾巴,以及它们的集体行动。这些慈母龙群体非常庞大,可能最多由一万个个体组成。慈母龙可能生存在内陆环境。[1]
折叠习性
慈母龙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并且照看自己的孩子。 恐龙蛋的形状像个柚慈母龙子。慈母龙是群居生活的恐龙。它们的脑袋中等大小,所以有点聪明。恐龙窝都是在泥地上挖的坑,差不多和一个圆形饭桌一样大。在下蛋之前,成年恐龙可能用柔软的植物垫在窝底。雌恐龙在垫好的窝内产18枚至40枚硬壳的蛋。科学家们认为,慈母龙母亲,可能还有父亲,会在窝旁保护着蛋,以免它们被其他恐龙偷走。母亲可能卧在蛋上保持其温暖,当"她"需要离开去吃饭时,则由其他成年恐龙看护着恐龙蛋。当小恐龙出世以后,它们的父母会照顾这些恐龙小宝宝,并喂给它们食物。小恐龙什么都吃,还包括水果和种子。慈母龙父母可能先将坚硬的植物嚼碎,然后再喂给小恐龙。科学家们推测,小恐龙一直在"家"中生活,一直到它们长到能离开家自己出去寻找食物为止。在美国同一个地方发现了大量的带有恐龙骨骼和蛋壳碎片的恐龙窝, 这就使得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在北美洲曾生活着大批的慈母龙,它们在森林中生活,但每年都回到同一个产卵区来产卵。它们也许一次次的使用同一个窝。小恐龙在窝中一直长到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就加入到恐龙群中去。最后,整个恐龙群迁移到别处,去寻找新鲜的食物。
又名畸齿龙、两异齿龙,是鸟臀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约两亿零五百万年前-一亿九千万年前。
不同于二叠纪的同名动物,侏罗纪的异齿龙的确是一种恐龙,而二叠纪的异齿龙被认为是盘龙类,而盘龙类被分为似哺乳动物,在认定名称时应注意区分。
异齿龙的体形相当小,它前肢的肌肉非常发达,掌上长有五根指,前三根指比较长,而且还有钝爪,第四和第五根手指则又短又小。另外,异齿龙的肩膀、前肢腕部和掌部的关节非常粗硬,也显示出它能够挖开沙土或扒开白蚁的巢穴寻找食物。而它的后肢掌部有三根朝前的长趾头,后肢的下段、脚踝和跖骨都愈合在一起。标准身长1.2米。标准体重2.5千克。
折叠牙齿
异齿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口中生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第一种是上颌最前端的上前齿,小而尖锐,与下颌的无齿角质嘴喙相对应,用来咬住树叶;第二种是上颌前半的类似犬牙的獠牙,与下颌的牙齿相对应,用来当作武器;第三种是颊齿,很像是排列紧密的凿子,用于咀嚼磨碎。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研究认为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剑龙长着个像鸟一样的尖喙,喙里没有牙齿,但嘴里的两侧有些小牙。剑龙的背上有17块板状的骨头,在它尾巴的尖端还有着长刺。这些刺有4英尺长。剑龙的前腿比后腿短,前腿有五个脚趾,而后腿有三个脚趾。剑龙走路时用4条腿。它们可能是群居生活。剑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不太聪明。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它最著名──也最受喜爱的──是大型、骨质的板片分布在背脊以及尾部四个钉状脊。它的脑部与头颅非常的小。它以四足行走,可能觅食较低的植物,因为它的臀部位非常高而肩部却非常的低平。剑龙也是侏罗纪中数量众多的著名恐龙,外观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巨大的剑龙头部非常小,脑容量甚至比小狗还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种很笨的恐龙。剑龙是典型的食草恐龙。全长7米,如果算上骨板的高度,身高可达3.5 米。整个身躯如同大象,但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脑袋,大脑只有一个核桃般大小。
它的背上长着两排三角形的骨板,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象差不多,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的,后来,经过仔细的研究,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
剑龙的头尾长大约是9公尺,高度则大约4公尺。对人类来说,剑龙是相当庞大的动物。但是在它们所生存的年代中,还有许多更为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另外沿着弓起的背部脊线,有两道形状类似风筝的板状物平行排列;在尾部靠近末端的区域,则有两对尖刺向水平方向突起。这些装甲,可以用来防御一些属于兽脚类的掠食者,例如异特龙与角鼻龙。
剑龙有4支脚,它们的后脚有3个脚趾,而前脚则有5个。四肢皆由位于脚趾后方的脚掌支撑。剑龙的后脚比前脚更长也更强壮,使姿态变得前低后高。它们的尾部明显高于地面许多,而头部则相对地较为贴近地面,能够离地不超过1公尺。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虽然甲龙的骨骼没有完整地被发现,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具有较强防御能力,但较骨骼形成的龟壳相去甚远,对咬合力十数公吨的暴龙而言作用有限。其它甲龙科亦同样有它的特征,如重装甲的身驱及巨型的尾巴棒槌。它的尾巴非常脆弱,连接处只有五厘米宽。甲龙类亦并非北美大陆及亚欧大陆的优势物种,数量相对于角龙类、鸭嘴龙类少很多。
伶盗龙,又译迅猛龙、速龙,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一种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大约生活于8300 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V. mongoliensis),也是目前唯一确定的已知种。伶盗龙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奥斯本于1924年在蒙古发现,这是第一种亚洲驰龙类。其他驰龙类皆在北美洲发现。
2019年11月26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河北发现一个美颌龙类新物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发现的是只体长约30厘米,腿脚和尾巴都很纤细的小恐龙。但它动作非常迅猛,可捕捉非常小的飞虫或蜥蜴,再敏捷的动物也很难摆脱其杀戮,因此被命名为"迅猛龙"。它也是亚洲美颌龙类中最早出现的,也是该类群中最小的物种 。
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成年个体身长估计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厘米;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它们的嘴部有26到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牙齿后侧有明显锯齿边缘,这特征证明它们可能是活跃的捕食动物,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它们的大脑较大,脑重/体重比在恐龙中相当大,显示它们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恐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