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赏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释:
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译文:
战乱之际,
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
辗转入蜀,
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
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
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
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
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
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
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赏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五
《咏怀古迹其五》
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1、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
2、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
3、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
4、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
5、伯仲之间: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是说不相上下,也即当于伊吕间求之之意。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
6、指挥若定:言诸葛亮治政用兵从容镇定。
7、失萧曹:意谓萧、曹虽也是宗臣,比之诸葛亮未免不及。
8、祚:帝位。
译文:
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
千士流芳;
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
肃穆清高。
天下三分的局势,
是经他策划运筹;
千百年来,
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
他辅佐刘备,
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
指挥从容镇定,
萧何曹参不能比超。
时运不好,
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
心志虽坚,
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
赏析:
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
杜甫 咏怀古迹·其四
《咏怀古迹其四》
作者: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释: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平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译文: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
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
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
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武侯祠庙长年在附近为邻;
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抒发了无限感慨。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绝句其三全文 。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赏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释:
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译文:
战乱之际,
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
辗转入蜀,
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
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
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
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
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
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
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赏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五
《咏怀古迹其五》
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1、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
2、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
3、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
4、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
5、伯仲之间: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是说不相上下,也即当于伊吕间求之之意。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
6、指挥若定:言诸葛亮治政用兵从容镇定。
7、失萧曹:意谓萧、曹虽也是宗臣,比之诸葛亮未免不及。
8、祚:帝位。
译文:
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
千士流芳;
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
肃穆清高。
天下三分的局势,
是经他策划运筹;
千百年来,
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
他辅佐刘备,
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
指挥从容镇定,
萧何曹参不能比超。
时运不好,
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
心志虽坚,
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
赏析:
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
杜甫 咏怀古迹·其四
《咏怀古迹其四》
作者: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释: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平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译文: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
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
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
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武侯祠庙长年在附近为邻;
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抒发了无限感慨。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绝句其三全文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