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说“人不知而不愠”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西方心理学有一个观点,认为“被看见”是一个重要心理需求。试想婴儿出生时,她最重要的需求不是吃喝拉撒,而是被大人看见。因为如果没有被看见,那他的需求都不能满足。因此“被看见”关系到人的安全感,对成年人来说,如果没有被人了解和发现,也会觉得难受。
可中国的文化却并不肯定这一点。论语开篇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你,你不感到生气,才是君子的作风啊。
为什么中西会有这种文化差异呢?西方是以工商业为基础的文明,东方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士农工商”商业一直是排在最后被压抑的)。工商业文明重视创新,农业文明重视传统。因此西方文化鼓励人们彰显个性,这样创新的东西就能第一时间被发现。“被看见”这种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中是被鼓励的。而东方文化鼓励人们牺牲自己的个性成就集体的利益。因为农业文明中土地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中过度竞争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因此在这拥挤的土地之上,必须要把集体的利益放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大家才能都有饭吃。“被看见”这种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受到重视的,相反“去看见别人”才是被鼓励的,所以中国父母总是鼓励孩子去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论语》里开辟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后文里孔子还有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而要担心你还不了解别人。
今天的中国已经全盘西化,我们的文化从以前的农业文明过渡到工商业文明。我们强调个人价值,渴望“被别人看见”而不是“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但一个集体中如果每个人都只想别人来看见自己,自己不去了解别人,那么最后每个人都只能了解自己,不了解他人。
中国儒家重在培养“德”。什么是德?德是在人类集体生活中要遵守的行为约束,尊德是为了让大部分人过得舒服。道德束缚和行为自由是辩证统一的,看见别人和被人看见也是可以统一的。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社会,就像失去了拉线的风筝,纵然能飞,也不长远。孔子提倡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这样一种德。
每个人都会关注两种利益,一头是自己的利益,另一头是主要由别人构成的世界的利益。中国古人学《中庸》,里面说“执其两端”,就是通过学习提醒自己人不要走极端,不要只看一面而不看另一面。
爱自己,也要爱这个世界。不知人,人如何能知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
可中国的文化却并不肯定这一点。论语开篇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你,你不感到生气,才是君子的作风啊。
为什么中西会有这种文化差异呢?西方是以工商业为基础的文明,东方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士农工商”商业一直是排在最后被压抑的)。工商业文明重视创新,农业文明重视传统。因此西方文化鼓励人们彰显个性,这样创新的东西就能第一时间被发现。“被看见”这种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中是被鼓励的。而东方文化鼓励人们牺牲自己的个性成就集体的利益。因为农业文明中土地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中过度竞争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因此在这拥挤的土地之上,必须要把集体的利益放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大家才能都有饭吃。“被看见”这种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受到重视的,相反“去看见别人”才是被鼓励的,所以中国父母总是鼓励孩子去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论语》里开辟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后文里孔子还有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而要担心你还不了解别人。
今天的中国已经全盘西化,我们的文化从以前的农业文明过渡到工商业文明。我们强调个人价值,渴望“被别人看见”而不是“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但一个集体中如果每个人都只想别人来看见自己,自己不去了解别人,那么最后每个人都只能了解自己,不了解他人。
中国儒家重在培养“德”。什么是德?德是在人类集体生活中要遵守的行为约束,尊德是为了让大部分人过得舒服。道德束缚和行为自由是辩证统一的,看见别人和被人看见也是可以统一的。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社会,就像失去了拉线的风筝,纵然能飞,也不长远。孔子提倡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这样一种德。
每个人都会关注两种利益,一头是自己的利益,另一头是主要由别人构成的世界的利益。中国古人学《中庸》,里面说“执其两端”,就是通过学习提醒自己人不要走极端,不要只看一面而不看另一面。
爱自己,也要爱这个世界。不知人,人如何能知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