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赵太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赵太后经常自己出面处理朝政,杀伐决断,不输历代君王,并且很懂得收拢人才,深刻理解什么叫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一位很明事理的太后。
一、垂帘听政
在战国后期,赵惠文王去世之后,是由赵威后年幼的孩子,长安君继位,也就是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实在是太小了,所以由赵太后垂帘听政。当时赵国和齐国打算联盟一起商量对付秦国,齐国知道赵国的赵太后对新上任的皇帝不放心,经常自己出面处理朝政,于是齐国的使者是直接觐见了赵太后,并且齐王的信函。此时的赵太后是掌握着整个朝廷的真正实权的。
二、关心民生
当齐国的使者见到赵太后之后,赵太后并没有打开信函来直接看,而是先问了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是:齐国今年的庄稼收成怎么样?百姓的生活过得还好吗?齐国的国君最近还好吗?齐国的使者十分不高兴,认为赵太后居然不先问候齐国地位最尊贵的国君,反而先问候农业收成和百姓。赵太后接下来毫不犹豫的解释道:如果没有农业收成,百姓靠什么吃饭呢?如果没有百姓又哪里有国君呢?收成和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这一说法让齐国的使者自惭形秽。由此可见,赵太后虽然是一名女子,但是她从心里知道民贵君亲的道理。所以总是关心民生。
三、同意自己的孩子做质子
有一段时间秦国攻打了赵国,赵国求救于齐国,可是齐国居然要求赵太后最喜欢的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觉得做人质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于是不肯自己的孩子去做。这个时候一位大臣告诉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并且希望她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帮助国家度过这一场危难。结果是赵太后深明大义,让出了自己的孩子,优先帮助国家度过了苦难。
我认为历史上的赵太后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女人,她也是一个非常会享受的人。赵太后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但却非常的有政治头脑,而且非常具有独立意识。赵太后是秦始皇的生母,传说当中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是一个大美人,所以大家在研究秦始皇的时候,总是会带上他的生母赵皇后。史学家对于赵皇后这个人评价还是比较难以拿捏的,因为她能够培养出秦始皇这么优秀的儿子,就可以证明她绝对不是一个只知深闺绣花鸟的妇人。
但另一方面,她身为皇帝的母亲,一国太后又做出了如此不堪的事情。就算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讨论其赵太后这个女性的时候,依然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她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但是也做出了一些令大家非常不解的事情,在后期,她甚至还想要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秦始皇。赵太后年轻的时候,和吕不韦有过一段感情经历。
吕不韦就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所以赵太后跟在他身边肯定也会耳濡目染。后来赵太后又和秦国的统治者在一起生下了秦始皇,这个时候,她就已经参与到了秦国的政治当中去。作为一个优秀的女性政治家,按理来说,他应该非常清楚,感情和政治不能混为一谈。按照太后,却把礼义仁智全部抛之脑后,和一个太监厮混在一起,并且为了这个太监,还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给杀死。
如果不是秦始皇足够聪明,早有防备的话,可能整个政朝都会被颠覆。也有史学家认为,赵太后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她明白自己是一个女流之辈,而在当时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也就是说她永远都不可能手握大局。在秦始皇继位之后,她的地位越来越被动,所以的内心也需要被治愈,需要一个懂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