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为谋主的荀攸,都为曹操出过哪些谋划?
荀攸是曹操一生当中五大谋士之一,而且荀攸在曹操实力还很弱小时投奔到曹操跟前。荀攸在曹操所有谋士当中话并不是很多,但总能在关键时刻通过几句话,为曹操献上计策从而改变战局。官渡大战时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曹操一度想要撤军。荀攸知道后马上为曹操分析两军优劣势在哪里,并且让曹操抓住袁绍弱点狠狠攻击最终取得胜利。与吕布作战时虽然吕布多次战败,但一直不能彻底打败。荀攸对曹操说吕布军队士气很差,我们必须急攻猛攻才能取得胜利,与此同时建议曹操引城外河水灌城,最终将吕布打败。南征张绣时曹操命令大军全面进攻,荀攸意见正好相反,认为只有暂缓进军,张绣与刘表援军反倒会离心离德,于是曹操改变策略取得成功。
1、官渡大战为曹操分析了两军优劣
官渡大战时曹操只有两万军队,而袁绍却有十万大军而且粮草充足。曹操想要撤军时,荀攸马上为曹操分析了目前两军优劣势在哪里,以及袁绍本人性格方面有什么缺点。于是曹操从袁绍及袁军弱点方面入手,最终将袁绍彻底打败。
2、助曹操打败吕布
吕布是一员猛将,但只是有勇无谋,身边虽然有个陈宫但吕布总是不听他的意见。曹操与吕布三次大战都将吕布打败,于是吕布退入城中不肯出战,曹操原本也想让大军撤回休息。但荀攸认为吕布军队士气低落必须继续猛攻,并且让曹操引城外河水灌城,最终吕布兵败投降。
3、南征张绣献计
曹操讨伐张绣时,张绣马上与刘表结为同盟,而且刘表为他提供粮草。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命令军队进行猛攻,荀攸意见正好相反。认为如果进行猛攻则张绣与刘表两军会同心同德,如果暂缓进攻两军必然会出现矛盾。曹操采纳意见并且打败张绣。
曹操能够将魏国打造成三国最为强大的国家,自然跟其善于用人脱不了干系。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是三国中最多的,其中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更是荣列最厉害的五大谋士,荀攸更是有谋主之称。荀攸为曹操拿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董卓之乱持续了三年,搞的朝堂上下乌烟瘴气,荀攸便密谋要刺杀董卓,结果事情败露,被下狱,后董卓死后,他被免罪释放。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县后想起了曾密谋刺杀董卓的荀攸,便写信给邀他出山,荀攸如逢伯乐,自此走上了辅助曹操南征北战运筹帷幄的生涯。
荀攸极力劝阻曹操南伐张绣,因为张绣和刘表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在底下暗自较劲,发生冲突是迟早的事,曹操到时可以收取渔翁之利,但曹操不听,偏要南伐张绣,结果弄得赔了夫人又折兵,长子、侄子、爱将典韦都被杀。曹操打张绣失败后听取荀攸建议打吕布,曹操先后三次在战斗中将吕布打败,但吕布仍然在顽强抵抗,曹操想要放弃。荀攸给他鼓劲,必须拿下吕布,这才有了水淹下邳、生擒吕布的故事。
官渡之战是逐鹿中原的定鼎之战,曹操迎来了最大对手袁绍,兵力悬殊异常。袁绍派颜良大军围攻白马,气势汹汹,荀攸建议曹操不要硬碰硬,要声东击西,这才使曹操杀了回马枪,突袭白马中斩杀颜良。后袁绍又派文丑、刘备追击曹操,曹操又听从荀攸的计谋,扔掉所有辎重,袁军果然阵型打乱,遍地轰抢,曹操大军借机杀掉文丑。官渡之战中,荀攸给曹操献的最好的计谋是让曹操听从投靠过来的许攸的计策,这才有了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后,袁绍的儿子袁尚、袁谭开始反目成仇,对曹操后方造成很大威胁,曹操就先打刘表还是打袁尚袁谭正举棋不定时,荀攸建议先打袁绍儿子,刘表困在荆州对曹操没有太大的威胁。曹操言听计从,按照荀攸的战略部署,先后斩杀了袁尚、袁谭,又灭掉乌桓,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