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对「梵高」念念不忘?

 我来答
一袭可爱风1718
2022-06-30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169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3.4万
展开全部
为什么人人对「梵高」念念不忘?

提起梵高,他是无数绘画爱好者心中的无人能超越的绘画大师、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一座无法启及的丰碑。

尽管他一生凄苦,但当他拿起画笔时他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他是专注于沉浸在色彩的世界中的。尽管他的画作在他去世后才真正被人发掘,但他自己从未放弃过对绘画的追求。

在这本《倾听梵高》中作者收录了1873年-1883年间梵高写给提奥的652封书信,重点追忆了梵高早期生活与艺术生涯开端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自带天赋buff加持的艺术家如何凭借勤学苦练的毅力走上绘画之路的心酸历程,以及他如何进行具体创作,生活带给他的一些感悟以及他患病后的一种心理蜕变过程,这些细腻到骨髓里的内容他都一字不落的向提奥言说。

此外,书中还将梵高较为得意的画作作品收录成《梵高说画》画册,并附赠对应的周边文创笔记本,四册函套,精美用心,打开这套书便扑面而来一种梵高风,兼具美观与极高的收藏价值。

读过一封封信件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弟弟提奥对于梵高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提奥是他梦想的支持者,是他困难时的精神支撑,是他最佳的倾听者,是弟弟提奥的全力支持让他得以全力以赴的投身他艺术创作之中去。

正如梵高写给提奥的信里说到的那样:“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可是谁也没有拿它来让自己暖和一下,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并不去理会。但是总有一个人,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挨近它坐下——大概会停下来吧?”提奥与梵高而言就是这样的特殊存在。

从提奥的角度来看,提奥在文森特.梵高生活中无所不在,提奥更是当时唯一一个真正意识到哥哥是个天才的人,就算梵高精神崩溃,住进精神病院,他也没有动摇过这个信念。因尔故事的最后是悲痛的,正如大众所评价的那样提奥或许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梵高——提奥在梵高自杀半年后去世,他的妻子乔·邦格将他的尸骨葬在梵高的旁边,俯瞰着奥威尔的麦田,兄弟俩在麦田的荒野中团聚了。

作为一个孤独的艺术家,梵高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无论生活多么窘迫,他的作品永远是明亮的、积极的,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他把生活中遭受的痛苦磨难,转化成画布上激情洋溢的美,将作品留在人世间供大家赏析。

因尔我们得幸看到了他的一系列作品。《吃土豆的人》展现出了贫苦的一家人劳作一天后晚餐却只能依靠土豆裹腹,借由人物的情绪我们可以参照出在这幅作品中梵高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不再拘泥于写实主义的“冷静旁观”。

《十五朵向日葵》中我们再也寻觅不到他在自画像里那种短促而有力道的笔触。在这里,他的笔触坚实大胆,恣肆飞扬。把向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泽。

《盛开的桃花(淡紫色) 》中传达出了梵高理想中的日本风景,同时呈现春天的喜悦和乐观的情绪,也表达了对于表兄的哀悼。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我把画架摆在果树园里,在室外光下画了一幅油画——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芦苇篱笆,两株玫瑰色的桃树,衬着一片明快的蓝色与白色的天空。这大概是我所画的最好的一幅风景画。”

《午休》是梵高对于米勒作品的临摹和再创作,我们观察两幅作品可以看到梵高对米勒画作的临二者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手法,也能看出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梵高的《午休》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狂野奔放是具有梵高绘画创作的明显风格的。

毋庸置疑,梵高是史上最杰出的画家。在任何时期,绝对都是最知名、最伟大、最受敬仰的画家。他对色彩的掌控无与伦比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寻常艺术家无法睥睨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