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患者的心理分期-2020医疗卫生护理知识

 我来答
花为谁栽1815
2022-10-07 · TA获得超过24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8万
展开全部

临终患者的心理分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起步较晚的临终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如何去帮助临终患者舒适、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呢?此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临终这一段时间里,患者会产生十分复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我们需要及时评估病人的心理需求,理解他们的心理与想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那么这一段时期,患者的心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美国医学博士罗斯将患者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整个阶段的心理反应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

(1)否认期:这时候病人刚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但不肯承认自己患了绝症,他们常怀着侥幸心理到处求医以期推翻诊断。事实上,这样的反应是病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相信任何人都无法立刻接受这样的坏消息,因此患者的反应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时我们要注意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和温暖,与患者沟通时不要轻易的戳破他们的希望,但也不要去欺骗病人,关于病情的说辞注意和家属及其他同事保持一致。

(2)愤怒期:当病人发现有关自己病情的坏消息被证实,无法再继续否认下去时,病人出现的心理反应是气愤、暴怒和嫉妒。此时他们常迁怒于家属及医护人员,怨天尤人,或者无缘无故地摔打东西,甚至无端地指责或辱骂别人,以发泄他们的苦闷与无奈。这种情绪的宣泄是正常的,我们此时更要有爱心、耐心、宽容和理解,给患者提供发泄的适宜环境,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同时注意预防意外事件。

(3)协议期:愤怒的心理消失后,病人开始接受自己已患绝症的现实,但仍对奇迹抱有希望。他们常千方百计地寻求延长生命的方法,努力配合治疗,并会做出许多承诺作为延长生命的交换条件。这是人求生本能的体现,我们也要积极地引导病人,给予更多的关爱,不要让患者失望。

(4)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趋恶化,讨价还价无效后,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表现为悲伤、抑郁和绝望,语言减少,反应迟钝。他们希望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家属时刻陪伴在身旁。我们允许患者用哭泣来发泄情感,也尽量让家属多多陪伴,同时注意预防患者的自杀倾向。

(5)接受期:病人感到自己已经竭尽全力,没有什么悲哀和痛苦了,于是开始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此时他们相当的平静和坦然,不再抱怨,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我们要给患者足够的尊重,提供安静、舒适的独处环境,不强求与其交谈,使患者平静、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