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演讲稿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1
真正让我疲惫的疲惫,不是遥远的路途,而是鞋子里的一颗沙:
有一位长跑运动员经过一片沙滩时,鞋子里进了不少的沙,为了赶时间,这位运动员匆匆倒掉沙子继续赶路,但鞋子里还有一粒沙。虽然走路有点不舒服,但为了不耽误时间,这位运动员没有再倒出这粒沙。经过一段路程后,运动员的脚被这粒沙磨破了,以至于不能前行,胜利也因此失之交臂。
在工作中,当你遇到一粒沙时,一定要及时地采取措施,把沙倒出来,把问题根源解决掉,千万别让一粒小小的沙阻碍了我们的工作。
一粒沙就仿佛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错误,一个小缺点。所以“勿以沙小而不倒,勿以石大而倒之”。一粒沙往往是我们通向成功之路的障碍,绊脚石,拦路虎
不要总觉得成功往往躲藏在高山背后,大江尽头,而不赶去攀越它。胜利就在你眼前向你招手,只是你与胜利之间隔着一粒沙而已。不要忽视这这粒沙的存在,它毕竟是占着一份空间的,虽然是很小很小。努力地跨过这个空间吧!这样你才能得到仅距你一步之遥的胜利。
记住,你生活中往往游荡着一些重要而又微笑的灵魂,它们就是沙子。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无人需要的数字》。
爱尔兰作家伯明罕年轻时曾在一所乡村小学做过多年的教师。
那所学校既偏僻又破旧,校舍是由废弃的农场改造而成的,学生最多时也没过百,一片没有任何体育设施的空地是孩子们课间嬉戏玩耍的乐园。
加上伯明罕,学校共有三名教师,这两名教师因为忍受不了学校的艰苦和荒凉,相继离开了学校,只留下伯明罕这唯一的教师兼校长坚守在学校。
伯明罕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将自己的所学所悟传授给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他吃住都在学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除了学生,一年难得见到几个人,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最令他受不了的是,每年他都得几次徒步40里地到当地的教育部门送各种报表。
有些报表在他看来纯属浪费时间,毫无一点用处。比如有一个报表要求每个学校每年报送一次校舍的面积,自从伯明罕来到这个乡村学校,校舍面积从来就没有过一平方米的增减。
伯明罕有一次负气地拒送这张表格,没过多久,教育部门就派人光顾了这所几乎被人遗忘的学校,警告伯明罕说,如果再不按时报送他们所要求的各种报表,他们就将关闭这所学校。
从那以后,伯明罕虽然心中充满不满,但再也不敢怠慢。前几年,伯明罕都是如实地填写那个不变的数字,表格送上去后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无任何反应。
这一年,伯明罕突发奇想,决定变化一下数字,他将校舍面积乘二以后得出的数字填在了报表上,报上去后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第二年,他将数字在上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倍,仍然是没人理睬。此后数年,他都如法炮制,一次增加一倍,不断膨胀的数字丝毫没有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直到有一年,伯明罕望着自己填写的数字,决定计算一下,如果自己的学校真有这么大面积校舍的话,那究竟有多大。
计算出的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上报的“学校”太大了,不仅远远大于圣保罗大教堂,而且远大于爱尔兰的任何一所学校,甚至还大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
伯明罕暗自猜测,校舍面积不断扩大符合教育官员的要求,所以虽然没有任何反馈,但也没人来学校找事。
如果将校舍面积缩小,教育部门会不会派人来查访呢?伯明罕将大得惊人的校舍面积缩小了一半报了上去,几个月过去了,仍然没人理睬。
以后几年,伯明罕都成倍缩小数字,直到他告别学校,都没有见到教育官员的影子。
伯明罕最终明白,他所上报的大大小小的数字,其实根本没有一个人会哪怕是心不在焉地瞄上一眼,没有人需要这个数字,他们需要的只是那张报表,不,他们连报表也不需要,需要报表的是流于形式的所谓的条款、规章、规定或制度。
多年以后,伯明罕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段经历,他说:“我渐渐认识到:条款、规章、规定或制度并不可恶,可恶的是那些随意制订并机械而刻板地使用它们的官员们。
这段经历给我的最大帮助是,它让我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领悟到了——什么叫形式主义,什么叫官僚主义”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3
很多人都读过这样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晋代闻名遐迩的两大家族。王家是以王羲之为代表,是名流千古的一代书圣。“清风入袖,明月入怀”,人们用绝妙的比喻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他作品的笔法、墨气、行款、神韵,无不为后人赞叹景仰。他是一个没有真迹存世的大书法家,然而后人对他的'书法作品却是推崇备至,如痴如醉。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王羲之小的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提到王羲之不得不提到《兰亭序》,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三月三,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东晋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饮酒作诗。42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臵,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就要罚酒三杯。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名噪天下的《兰亭序》由此而生。
每每提到王羲之,大家都会羡慕他的成就、惊叹他的天赋,但是他成功背后更多的是汗水与勤奋。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充分证明 “天道酬勤”这个自然规律,它决不亏待勤奋的人。一个不愿付出艰苦劳动的人、一个甚至不肯挥洒汗水的人只能虚度年华空白少年头。人类历史创造了两类天才:一类聪明绝顶,一类终生勤奋。而历史对后者格外垂青。因此,你若立志创造一番事业,那么,勤奋之舟则是万万不能弃之不用的。
最后,我想用《周易》里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4
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免不了都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熊嘎婆吃小孩子》。也不知道是大人们有意地吓唬不听话的孩子,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那时候,在幼小的心灵里,“熊嘎婆”就是妖魔的化身,鬼怪的缩影。孩子们提及色变,人人惊恐胆寒。
听说,在很久很久也前,山上住着一位姓熊的阿婆,专干吃小孩的勾当,人们就叫她“熊嘎婆”。一天,“熊嘎婆”打听到有一户人家,大人不在家,只有姐弟俩在。“熊嘎婆”心中大喜,于是她来到姐弟俩家,嘘寒问暖,骗取了姐弟俩的信任后,晚上住在了姐弟俩家。夜里,“熊嘎婆”对姐弟俩说:“你们谁的虱子少,谁就和我睡在一起。”姐姐看到“熊嘎婆”鬼异可怕,脱衣服时发现了它身上长有很深的毛发,与熊很相似,不想和她睡在一起,便在衣袋里装了些米,姐姐把衣服脱下来在火堆上一烤,只听到嚓、嚓、嚓像虱子被烤爆的响声。“熊嘎婆”就说:“那我就和小弟弟睡在一起吧。”
半夜里,姐姐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于是就问:“阿婆你吃的是什么呀?”“熊嘎婆”说:“我吃的是干胡豆。”“给我也吃点吧。”姐姐对“熊嘎婆”说。“熊嘎婆”很不情愿地递了一点给姐姐,姐姐一看是弟弟的手指头,被吓出一身冷汗。姐姐不敢发出声音,她知道“熊嘎婆”吃完弟弟就要吃自己。原来这个“熊嘎婆”不是人是只有经验的老熊,它化妆成一个老太婆瞒过了这姐弟俩。姐姐醒悟过来,暗暗策划着怎样对付这个凶恶的妖魔。
姐姐说要上厕所,“熊嘎婆”同意了。她溜出房间,找了一把梭镖拿在手里,接着爬上了院坝旁边的梨树。姐姐大声对“熊嘎婆”喊,说是摘了很多好吃的果子。“熊嘎婆”听到后就跑了出来,要姐姐给她吃一个。姐姐说:“你把嘴张开,把眼睛闭上,我就给你。”于是“熊嘎婆”张大了嘴,闭上了眼睛。姐姐见时机已到,狠狠地把梭镖插进了“熊嘎婆”的喉咙里……
小时候听了这个故事,看到龇牙咧嘴的人就想到了“熊嘎婆”。怕遇上“熊嘎婆”,我不想把内心的恐惧憋在心里,我又把这个故事在伙伴中传播复制。其实伙伴们早就知道,心里也很明白,只是心里害怕不敢说出来而已。
每当伙伴们来到氤氲四散的山谷里,听到一点异样的响动,如果有人喊:“熊嘎婆来了。”大伙准会被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离。小一点儿跑不快的伙伴就会哇哇大哭,拼命叫喊。
时间湮没了滚滚的岁月,儿时的伙伴相继离散,偶得相聚,有人也会大叫一声:“熊嘎婆来了。”可这时没有人会再被吓跑,也听不到那些惊恐的呼叫,取而代之的是哈哈的笑声。
现在我也想不明白,这个荒诞可笑的故事,居然在那个时代能有它的一席之地。想想今天的孩子,谁还会相信这个可笑的鬼故事呢?也许今天的孩子们有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他们的秘密。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5
他从小就表现出极为活跃的运动能力。有一次,他恶作剧似地在父亲的帽子里塞满了狗屎,父亲发现后追打他时,发现他跑得比狗还要快。
为了他的将来,家境贫寒的父母还是将他送入了体校,但这需要花许多的钱。父亲是个生意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不着家,但收入甚微,母亲为了他白天去扛麻袋,晚上坐在油灯前给富人家缝补衣服。
这一切,他似乎没有感觉到,他只是若无其事信马由缰地按照自己的思维去逃学、缺课,直至有一天,父亲站在他的面前询问他的成绩时,老师将一份极为糟糕的成绩单甩到父亲面前,父亲看后,痛苦不已,揪着他的耳朵回到家里。
他被父亲软禁在家里闭门思过,他的工作就是去叔叔的花园里侍弄鲜花,那儿缺少一个花匠。
叔叔是个很幽默的人,开玩笑说他学成回家了?他没好气地埋怨叔叔。
叔叔说道,你看看这些花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可你见过有黑色的花吗?
有呀,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着:墨菊呀,我见过的,它是黑色的花。
你错了,孩子,它并不是黑色的花,应该属于深紫色,说着,叔叔将他领到墨菊前面,他弯下身去,仔细地端详后,恍然大悟。
叔叔,为什么这世上没有黑色的花呢?难道是不好看吗?他歪着小脑袋问叔叔。
这是长期适者生存的规律。花儿也是一种有灵性的生物,黑色容易吸收太阳光,而过多的太阳光会将花蕊晒伤,为了防止自己被晒伤,时间久后,它们逐渐淘汰了黑色的花素,转变成了其它颜色,就是这些,孩子。
他似乎有所感悟,低着头不吭声。
叔叔转移了话题:孩子,世上本无黑色的花,世上也没有绝对黑色的人生,所有的困难、黑暗都是相对的,拨开了黑云,你就会发现阳光,战胜了困难,你就可以取得成功的绿宝石。人也必须学会适应自然、社会和生命,等到你的奋斗到达理性状态后,你就会发现,黑暗早已经远远地躲开了你,你收获的都是色彩缤纷的花,就像那些花儿,抛弃了黑暗,坚强地绽放着。
这个叫博尔特的孩子哭泣着离开了叔叔的花园,他找到了父亲,给父亲立了一份契约,如果不成功,决不返回家园。
天道酬勤。博尔特所取得的成功是空前的,绝无仅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连续创造男子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2009年,他更是以提高0。11秒相同的成绩打破了男子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成为史上第一人。
世上本无黑色的花,世上也无绝对黑暗的人生。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6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这可怎么办?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是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
同学们,不管你现在的成绩怎么样,不管你现在的基础怎么样,只要坚定信念,超越自我,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你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你就有了生活的动力,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勤奋塑辉煌》。
书山跋涉,需要用勤奋的步伐,在无边的莽野中,踏出一条通向顶峰的道路。学海泛舟,需要不懈地努力去擎起理想高悬的风帆。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洒满了血雨腥风,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那是谁伴它走过生命中那艰难的一段长路?――勤奋!是勤奋擎着它五彩的风帆,驾驭着它生命的舵把,告诉它勇敢地走下去。只有在汗水汇聚的江河里,才能将事业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明艳的明天,是今天汗水,血水的交融!那站在科学顶峰上的伟人,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闪着金光的硕果,更重的是谱写一曲汗水与泪光的交响,把那留在地平线上的背影向世人诉说那烙在手中的茧痕,那布满山峰的足迹,向人间折射的是“人生在勤”的真谛!21世纪年轻而颇用勤奋塑辉煌,具天赋的你们,请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宁静的港湾,让我们乘着长风、扬起理想的风帆去穿越海洋!但是,朋友们你们要知道,离开勤奋的母土,天赋的种子便寻不到春荣、夏华、秋实、冬素的前程,你我的明天都将是一粒埋在沃土中干瘪的种子,从我人生的宫殿,都将只是一排在风中摇曳的危墙!
此时此刻,你难道还需要徘徨、迟疑吗?动起来!迈出我们勤奋的步伐,踏出那无边的莽野,踏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金光大道!让我们在时间老人的催促下,在勤奋的基石上构建人生宫殿的辉煌!
谢谢大家!
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8
老师们,同学们:
在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毕业典礼都是一场“重头戏”。它们讲究排场,大多还蕴含着历史与传统。这在哈佛这所美国最古老的大学里更是展露无遗。
我们的毕业典礼总是定点在“三百年剧场”,它位于哈佛纪念堂与怀德纳图书馆之间那片无边绿茵中。通常,哈佛每年会有两个演讲:一是毕业纪念日演讲,一是毕业典礼演讲。前者先于后者,并且专属于哈佛学院应届毕业生,演讲嘉宾由大四学生委员会物色。这种演讲一般被称作“搞笑演讲”,一些着名谐星和幽默作家在演讲中所讲的那些很有味道的笑话,让我们笑破了肚皮,也令家长脸红。
而使全体毕业生如沐春风的毕业典礼演讲,则几乎永远都是“严肃”的,它由哈佛校友会敲定演讲人选。校方行政管理人员做不了主,谁来演讲还得看学生、校友的意愿,得体现出他们的兴趣与价值取向。有人为此会说毕业典礼演讲是观测哈佛社群的“精神指标”。
你脑海中浮现的演讲可能是一场劝诫毕业生去做未来领袖、主宰世界的说教,可是,哈佛毕业典礼演讲者最不可能鼓励我们去憧憬、去实现做人目标。
我20xx年毕业时,毕业纪念日演讲嘉宾是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毕业典礼演讲嘉宾是比尔·盖茨。一个曾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此二人如果不讲权和钱,会讲什么呢?
克林顿提到一个概念:“ubuntu”。意为“我因你而成”。即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亦谈及我们不应将自身视为个体去追逐个人的成功,而应为全世界兄弟姐妹的福祉奋斗。非洲的艾滋病不是只属于“非洲”,印度尼西亚的海啸不是只属于“印度尼西亚”——我们思考时不应将其看作“他们”,而应视为“我们”。他敦促我们“花尽可能多的时间、爱心与精力去考虑那99。9%的人”。
比尔·盖茨讲了自己与妻子梅琳达如何扪心自问“以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怎样能最大化地造福最多的人”这一历程。他致力于推进创新型资本主义。在其中,市场力量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贫困者,极具说服力的阐释:如何利用纷繁复杂、让企业与政府获益的现代科技与创新,在发展中国家拯救生命、改善生活。
他向我们发出挑战:以你们过硬的文凭、才智和天赋,能否应对重大的全球问题,为更多人的幸福贡献力量。他也为我们送上离别的祝愿:“我希望,你们将来评价自己的标准,不单单是以职业上取得的成就,也包括你们为改变这个世界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你们如何善待那些远隔千山万水,除了同为人类之外与你们毫无共同之处的人们。”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两场如出一辙的演讲。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但我会问:为什么不是这样?我们,作为稳拿“好工作”的顶尖大学毕业生,有年轻的活力,有社会的认可——我们没什么输不起的。我们也许以为自己所向披靡、高人一等,从而面临迷失自己谦逊与对全人类同理心的危险。但也恰恰由于这种优势,我们随时能以最佳准备状态服务于最富挑战性的愿景,投身于最具挫折性的目标。这不是要我们牺牲健康、财富或快乐去为其他人做牛做马,事实上,我们应该并且必须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有所行动, 这不只是借由个体层面的同情与怜悯,还包括在梦想和卓越层面上进行革新与创造。我们不必放弃自己的生活,恰恰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为更多人幸福的奋战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认为,像名校的毕业生,身处一个独特而资源丰富的位置,就该为我们现在身处的世界、为未来一代又一代人赖以生存的世界全力以赴。我盼望全世界毕业生们,同样接受这一挑战,放低身段并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