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将是怎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果清政府不认输,不赔款,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1,日本政府正在迫不及待地等着清政府赔那么多白银来发展经济,稳定国内局势,毕竟打这一仗,全国人民都勒紧了裤腰带,如果你现在告诉我,我不赔了,日本人必定是恼羞成怒,继续打!
可问题来了,日本当时的国力,支撑不住与清国的全面开战。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与1895年的日本可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继承了清国赔款,加上打赢日俄战争全面取得在清国的权益基础上发展三十年才具备的实力。而1895时期的日本不可能跟中国打下去的,他们其实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打仗都发行了太多国债了,再打下去,怕是不等清政府投降,国内就要起义了!
当然表面上还是要打一打,最好联合列强一起打,那么第一种假设就出现了,因为清政府单方面毁约的行为,刺激到了西方列强,西方列强担心清国这么肆无忌惮地不遵守契约精神会变成惯犯,于是决定联合出兵。
可问题来了,彼时普鲁士刚刚崛起,打赢普法战争没多久,英国人很不待见普鲁士,怕这个后起之秀强大起来威胁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所以对于出兵这件事情,支持肯定会有,但并不会派遣大规模远征军,而俄国正在跟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美国人民还在埋头搞建设,所以这一战,估计就是5年后的八国联军侵华。
结局自然是清政府再一次被胖揍了一顿,要求赔钱赔钱赔钱,割地割地割地,如果清政府故技重施,死不认账,估计八国联军也不可能持久打下去,毕竟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就因为分赃不均有极大矛盾。
要不到钱咋办,只能维持着一支不算团结的联军,且打且看,如果清政府深谙持久战之道理,以及运用那么一点外交手段,只要撑到一战,估计也没啥事。
个人以为,八国联军看起来很强势,很厉害,其实他们并不具备在本土以外长期作战的能力,至于彻底征服中国,这个目标很远大,但蛇再厉害,也吞不下大象!哪怕一个省也是没有可能的,要是有可能当年他们早就这么干了。
而唯一能够威胁中国的也只有日本,可当时的日本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还没成长起来,还没有让赔款给奶起来。
2、清政府不赔款,日本打不动,但表面上要继续打下去,欧洲列强后院矛盾不断,大家都想着坐收渔翁之利,看看大清国跟日本小弟能打成个什么模样。于是中日战争提前爆发,规模会大于甲午战争,但不会是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极有可能抱着打服清朝的目的死撑这场战争,最大的可能是东三省提前沦亡,但希望也不是很大,日本彼时还没有那么多陆军部队,而且东北那时候才多少人,闯关东还没达到高潮,日本占着偌大的东北地区,却苦于没有多少人口,根本没多大用。
再者,东北乃满族龙兴之地,是满族们心心念念中原经营不下去的退路啊,怎么可能让你小日本给夺了去,拼死也要干到底啊。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能去打哪里?长江以北还算是清政府老巢,北洋陆军还是在的, 虽然可能还是打不过,但一直拖着打还是行的,太平天国不就拖了十几年的么。长江以北天下八督势力范围,都是地方实权大佬,经营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旦来打,还会像之前那样看李鸿章淮军的笑话么?
综上,还没有发育起来的日本在1895如果要正面刚清国,或许能够取一些军事上的胜利,但是从政治考量的角度上看,日本会被战争拖死,这就好像一只野狼想要去打大象,大象虽然没有野狼那样灵敏迅捷,会被野狼咬上几口,但胜在体型大,皮糙肉厚耐抗,野狼估计咬上几口就会被崩断牙齿,最后只能无奈退走。
无从下口的日本最终只能被这场提前爆发的中日大规模战争所拖垮,估计结局是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成绩付诸流水,被战争机器绑架的日本国民苦不堪言,开始造天皇的反,毕竟那个时候日本人还没有打鸡血,军国主义虽然存在,但还没有上台取得绝对的领导权力。
而此时坐在看台上的欧洲豺狼,估计也有些力不从心,毕竟打是打得过,但是如果清政府这么有骨气硬刚下去,却又是得不偿失。大家估计最后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换一种 游戏 方式继续下去吧。
以上纯属个人言论,欢迎大家讨论。
可以很肯定的说,如果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不投降、不赔偿,那么清朝将提前结束这个王朝。
纵观马关谈判前后,日本其实在进行一场豪赌,他们加几十倍的杠杆,形成对自己最有利的赢面,然后找人接盘,再套现离场。
加杠杆、搞大赌注这些都很简单,而问题是如何让人接盘后在离场,这就需要着重思考。所以日本的思路很简单,用尽各种方法让你接盘。
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让你相信如果继续战争,你将承受更为沉重的损失,而实际上,日本就是利用大清的内部矛盾,煽动内乱,让清廷自顾不暇。
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清朝当时的战争处境,甲午战争后清朝的局面跟北洋舰队的覆灭关系其实不大,真正关系到清朝能不能不投降而坚持对日作战的是陆战。
但清廷陆军战斗力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现在很多书只说甲午海战不提陆战,这着实让人诧异。
陆战不行,海战失败,这样的局面就可以让日本拥有了“逼你接盘”的优势,因为再打下去,清朝的祖宗之地要沦陷了,北京城也不保了。
最重要的是日本到处散发谣言,说清朝的统治者们是蛮夷,而日本才是汉唐文明的继承者,他们到处呼吁汉人武装起义,恢复汉人江山。当时的日本鬼才 宗方小太郎 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还是非常牛的,这篇文章很容易挑起满汉之间积累了百年的矛盾,按这样的事态发展下去,如果清朝继续打下去,就非常的危险啊。
因为日本自己在当时也撑不下去了,日本国小民寡资源有效,那时的日本工业建设不够、钢铁产量不足,买武器的钱都是借英美的。随着战争的持续,粮食、武器、军饷、军备等等大量供应部队已经拙荆见肘。从1894年底开始,许多地方已经有农民开始暴动了。
所以说马关谈判就是一场赌博,赌的就是谁的筹码更多,谁撑不下去 先认输。
日本撑不下去主要是在物资上,但日本如果咬紧牙挤一挤,还是可以再打两场战争,攻打山海关和沈阳或北京,问题不大。虽然他们并不希望真的发动战争推翻满清,推翻了找谁要赔款?
但在态度上必须做足了姿态,让满清认为他们随时会发动战争攻打北京或沈阳。
有句话说的好:
“威慑的要义就在于让敌人相信你的力量,并相信你会使用力量。”
而在这场赌博中,日本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的精髓,这就是日本的筹码。
满清撑不下去,是在政治上,清朝在钱和人方面都不担心,他们担心的是有钱但没命花。如果清朝当时能够硬气,像沙皇那样说一句:“大不了迁都先,调集全国士兵再跟日本打,那么日本也只能收手,最多拿个台湾,至于辽东半岛和两亿白银,是拿不到了。”
说到底,清朝不敢迁都主要还是自身的不自信,因为他们的统治并不具备合法性;他们也始终把自己当成外来人,这两点就很容易被日本人给利用。
因此,在这次赌博中,日本还有攻打沈阳或北京的筹码,而清朝没有,他们承受不起来自外敌与国内政治上的风险,他们只能接盘,只能停战、赔款、割地。
所以,如果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会怎样?
答案就是:清朝将提前进入乱世,王朝的统治将提前被推翻。
实际上当年大清帝国甲午失败 当时朝廷得知日本提出狮子大开口的议和条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湘军将领宋庆 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都不肯议和提出 “迁都再战”这一说法。朝廷最终没有同意为何呢?
再战的前提是要迁都 ,此时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过鸭绿江延吉林奉天南下,一路山东半岛荣成登陆北上京津 ,北京危在旦夕,要再战皇上皇太后马上撤离 慈禧首先不肯,上次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皇上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她记忆犹新。说什么也不肯再次出逃。
就算在战选谁出任主帅呢?李鸿章是败军之将当然不能,全国有能力有资力统率全国兵力与日冦决战的人还真没有 ,聂士成能打可资历不够,刘铭传先前因台湾问题被朝廷撒职 心中不痛快屡次拒绝朝廷征召 ,名将刘锦棠 到是愿意为国效力可身体不行 不久病死。
日本国力当时己耗尽力了 可是当时大清帝国更困难,从当时国力来看已经初步现代化的日本帝国强于封建的大清帝国。日本经明治维新已经建立现代国家体系 包括一切现代的政治 军事 经济和工业体系 如全国军队由天皇统率 设立战时大本营统一指挥 军费开支列入国家预算 殖产兴业 庶政付之公议等等。
大清还是封建体制 从政治到军事到各项事业,湘淮军各人管各人的,李鸿章只能管自己的淮军,指挥体系混乱 慌报军情 军费筹措混乱等等,大清没这个底气再战,再战的结果也许更糟呢?大清赌不起了。
真是巧合,我的12月试驾计划中,有个选题是驾车到辽宁,探访甲午战争遗址,眼下正在做功课,看到这个提问,谈几句做功课的心得。
直到甲午战争后期,西方仍认为,“如果中日之战相持日久,最后挨打的还是日本人”。可惜,咱们没这么做,而是选择了认输。
纵观甲午战争,日军第一是兵力不足,第二是进展并不顺利。
日军第一军在今丹东附近入侵我国后不久,便在凤凰城西北方向的草河口吃了败仗,再也没能跨过中国军队的这条防线(日军本意是进军沈阳)。随后,第一军转而进攻海城,第二军攻占旅顺后,先奔山东消灭了北洋水师,然后回到辽宁,北上至营口一带,与第一军联合作战,最终在营口附近的田庄台,画上了甲午战争的句号。而在此之前,中日已经展开了第一轮和谈,田庄台战斗刚刚结束,第二轮和谈就开始了(也就是李鸿章在日本下关的谈判)。
我国如果能够审时度势,建立几道防线,靠纵深延迟敌人的进攻,以当时日本经济实力来看,毫无胜算。另外,当时日本军界虽然很狂妄,但政界还是比较谨慎的。比如伊藤博文,他特别顾忌西方 社会 对日本的态度,时刻担忧西方出面干涉。
遗憾的是,整个甲午战争,咱们几乎处处被动,就是对咱们有利的,咱们也没能把握。
究其原因,一是正如当时一位美国武官所言,中国人没有责任感,各打各的小算盘。二是我国的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泾渭分明,国家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私人财产,他们生怕 社会 有一点动荡,从而失去财产。为此,满清统治者想方设法维持稳定,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惜代价,哪怕割地赔款。
清百分百大胜、由战国说客思路人换了即可!日本当年并无外销汽车!日本碗是斜型不准人吃饱!不折不扣穷国、只要向列强双倍强半实半送战舰、五千万即可、清犹如大老板、日有如小店老板、因清一毛不拔、而日却散尽家财收买、所以列强才会倒向日本、只要知人善用广西陆战撑很久!加码列强加迅移交即有舰、日本并无巨炮厚甲、只是北洋无弹!日本将被封闭百年危机!
就在34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轻松打进北京城,上万精锐的蒙古骑兵尸体换来的仅仅是个位数的英法联军伤亡,第二年身体一直很差的咸丰皇帝就在巨大的愤懑中驾崩,此后同治皇帝上位,慈禧逐步掌握大清帝国的实权。
当年的情景,到了1894年又将重现,经过一系列海上、陆上的战役,清军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加之各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几乎各自为战,伤亡极其惨重。
如果清朝就是不投降,死扛着,那么日军将继续向东北、华北进军,直取满清的统治中枢,这个进军的速度和距离,得看日军还剩多少家底了,毕竟经历了这场战争,日本也快撑不住了。
大清国的南方各省,督抚大多为汉人军头势力掌控,和满清贵族早就不是一条心,1900年就发生了“东南互保”“死不奉诏”的事情,搞得慈禧和满清政府灰头土脸。
差不多半年左右,北京城和东北核心地带就尽为日军所占据,慈禧往西安跑了,在各列强的压力下,日军差不多也见好就收了,军队就驻扎在各占领地,除了抢夺当地的资产,就等着慈禧派代表来谈判。
如果满清政府还是不肯谈判,就这么死磕着,那那些汉族大员们自然会提前搞一些类似“东南互保”的事情出来,把慈禧等晾一边。
那这个大清国政府还有什么威信吗?
名存实亡了,赶紧解散吧!
肯定不肯啊,凭啥200多年的基业说没就没了?
那你倒是派人去谈判啊,这么僵持着有什么意思呢?你可是中国的合法政府代表,你不去,谁去呢?
眼瞅着祖宗的龙兴之地还被日本人占着呢,再僵持下去,老祖宗的陵墓也要被扒掉了。
如果大清死扛着不谈判,慢慢就会失去一个政府的合法性。
毕竟,和外国缔结条约,确定战争善后事宜是一个政府的应尽职责。
既然你没有把战争持续下去的能力了,那就只能和谈,否则,身后有一帮子政治势力准备接你的班。
胜利一方不在乎和谁谈判,只在乎谁能为战争的善后负责。
最终,清政府还得赔款、割地,以换取列强的继续承认,换取自己的政权持续。
既然结果总归如此,那干嘛不早点谈判呢?
而在之前,1895年初,日军为了逼清廷谈判,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辽南发起田庄台战役,20个日军大队进攻2万多清军,战后,日军伤亡160余人,清军伤亡2000多人。 清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加上指挥分散,最后各顾各逃命,退到了辽河以西。
刘坤一和王文韶的回电自然“正能量”满满,但清廷在电文里看出了“可能守不住”的味道,最后的主战派翁同龢也不得不同意议和。
海战已经惨败打光了,陆战也没有把握,北京可能丢,龙兴之地可能丢,清廷还能作何幻想呢?
华北、东北是清廷的基本盘,东南省份已经不太听话了,这些基本盘是清廷的底线,不能丢了,和谈吧,只要能保住基本盘,赔银子就赔银子吧。
没办法,李鸿章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电视剧《走进共和》里面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台词原文我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马关条约谈判两边争执不下。
李鸿章表示:既然谈不拢那就继续等,我大清地大物博,等得起,大不了你让日本的军队打进山海关,大清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地方,你们都想要那就派兵一块一块夺去吧。
伊藤博文回答:你李中堂等得起,你的皇帝、皇太后等得起吗?
李鸿章默然无言,中国可以迁都、坚持抗战到底,唐朝皇帝多次被打出长安城也没事啊。但是大清经不起迁都,已经烂入骨髓的清廷经不起这样一番折腾。迁都抗战的结局很可能是敌人打退了,但是遍地揭竿而起全国失控,再也别想回去北京城了。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世界其他列强开始重新审视大清帝国,因为打败他的只是东方的一个弹丸小国。由此开始,他们认为大清帝国可以随意欺负,开启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当时清朝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清政府软弱无能,更重要的还是党派之争,早在康熙皇帝在位时,九子夺嫡的斗争就让雍正非常忌惮,因此清朝虽然一直防范党派之争,但是却根本防也防不住,李鸿章和翁同龢分别是代表慈禧太后和皇帝两派之剑的斗争。
翁同龢之所以和李鸿章曾国藩有间嫌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二人曾经检举过自己的兄弟,因此对李鸿章处处刁难,特别是因为他处处使绊子,给北洋水师带来了很多麻烦,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利也和翁同龢有直接关系。
当时英国人建议清政府最好赶紧买两艘快艇,这样才能在和日本的战争中成功,结果翁同龢以各种理由拖延,最后两艘快艇被日本人买去,其中一艘吉野号成为击沉北洋水师最多的战舰, 整个清朝的命运在翁同龢的手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胜出的话,或许不至于赔的那么惨,或者是很多事来的没那么快,兴许还能发展发展。
说到底还是整个清政府并没有把汉室江山当回事儿,虽然满汉一家的口号喊了很久,但是双方还是水火不容,按照慈禧的说法,就是宁与外贼,不与家奴,汉人在他们眼里依然是清政府的奴才,他们并没有把汉人当成一家人,宁愿自己赔点儿钱,再从汉人手里榨取点儿钱,也不愿意抵抗外敌,反倒是在镇压义和团的时候有的是劲头,对外国则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汉人也并愿不维护清政府,甚至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还直接领着这些人到圆明园,并且帮他们搬东西,所以满汉一家成了一句大笑话,清政府灭亡也是必然,就算清政府抵抗到底,八旗子弟不堪重用,光是镇压白莲教就用了九年,花了两亿两白银,还指望他们干什么?
清朝可以动用的八旗和绿营及淮军风军队加起来有60多万,而日本只有20多万,但是清政府仍然失败,就算抵抗到底,也还是会被打的更惨,花钱买一时的平安而已。
我是军事妹子,其实清政府真要鱼死网破,日本还真没什么办法,但为了所谓的“大清基业”等等,被打怕了的清政府只能割地赔款求和。
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并且对日本的赔款事项只字不闻的情况下,那这场战争最后的失败者肯定是日本。甲午战争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以为是大东沟海战,然而在大东沟海战结束以后,北洋水师还拥有相当数量的主力舰仍然有战斗力,所以甲午战争真正的转折点应该是定远号被重创和来远号的沉没。
图为被重创的定远号铁甲舰
而在定远号被重创前的前一天,东京米市就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抢夺事件,因为战争已经进行五个月的日本在财政和供应上早已透支,进入中国辽东半岛的日本师团甚至因为没有粮食供给只能一边行进一边搜刮粮食,而财政透支的这一点从李鸿章中枪后日本用减少一亿两白银为筹码来使李鸿章签字画押也可以看出日本的财政透支要比想象中的要严重很多。
图为正在签署马关条约的日清双方
而当时清政府正值黄河决堤,粮食大多被调集到关内使用。在关外的日本军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靠搜刮粮食来跨过山海关了,所以假如战争再拖1个月,或者李鸿章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疗伤,最终战争的结果可能都大不相同,甚至会使得急于结束战争的日本开出无要求和谈的条件。
图为英国海军远东舰队旗舰蛮横号装甲巡洋舰
而假如日本尝试用海军封锁中国来迫使中国更是滑稽之谈,当时中国的海上运输多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承包,难道要让日本海军去拦截英国的商船?要知道,英国远东舰队只要派出三艘装甲巡洋舰就可以摧毁日本当时的联合舰队,所以从海上封锁中国迫使中国和谈的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不管怎么封锁由英国主导的中国海上交易任然没人敢去打断,所以只要清政府在谈判桌上用时间拖,日本很快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并且和清政府和谈。
1,日本政府正在迫不及待地等着清政府赔那么多白银来发展经济,稳定国内局势,毕竟打这一仗,全国人民都勒紧了裤腰带,如果你现在告诉我,我不赔了,日本人必定是恼羞成怒,继续打!
可问题来了,日本当时的国力,支撑不住与清国的全面开战。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与1895年的日本可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继承了清国赔款,加上打赢日俄战争全面取得在清国的权益基础上发展三十年才具备的实力。而1895时期的日本不可能跟中国打下去的,他们其实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打仗都发行了太多国债了,再打下去,怕是不等清政府投降,国内就要起义了!
当然表面上还是要打一打,最好联合列强一起打,那么第一种假设就出现了,因为清政府单方面毁约的行为,刺激到了西方列强,西方列强担心清国这么肆无忌惮地不遵守契约精神会变成惯犯,于是决定联合出兵。
可问题来了,彼时普鲁士刚刚崛起,打赢普法战争没多久,英国人很不待见普鲁士,怕这个后起之秀强大起来威胁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所以对于出兵这件事情,支持肯定会有,但并不会派遣大规模远征军,而俄国正在跟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美国人民还在埋头搞建设,所以这一战,估计就是5年后的八国联军侵华。
结局自然是清政府再一次被胖揍了一顿,要求赔钱赔钱赔钱,割地割地割地,如果清政府故技重施,死不认账,估计八国联军也不可能持久打下去,毕竟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就因为分赃不均有极大矛盾。
要不到钱咋办,只能维持着一支不算团结的联军,且打且看,如果清政府深谙持久战之道理,以及运用那么一点外交手段,只要撑到一战,估计也没啥事。
个人以为,八国联军看起来很强势,很厉害,其实他们并不具备在本土以外长期作战的能力,至于彻底征服中国,这个目标很远大,但蛇再厉害,也吞不下大象!哪怕一个省也是没有可能的,要是有可能当年他们早就这么干了。
而唯一能够威胁中国的也只有日本,可当时的日本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还没成长起来,还没有让赔款给奶起来。
2、清政府不赔款,日本打不动,但表面上要继续打下去,欧洲列强后院矛盾不断,大家都想着坐收渔翁之利,看看大清国跟日本小弟能打成个什么模样。于是中日战争提前爆发,规模会大于甲午战争,但不会是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极有可能抱着打服清朝的目的死撑这场战争,最大的可能是东三省提前沦亡,但希望也不是很大,日本彼时还没有那么多陆军部队,而且东北那时候才多少人,闯关东还没达到高潮,日本占着偌大的东北地区,却苦于没有多少人口,根本没多大用。
再者,东北乃满族龙兴之地,是满族们心心念念中原经营不下去的退路啊,怎么可能让你小日本给夺了去,拼死也要干到底啊。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能去打哪里?长江以北还算是清政府老巢,北洋陆军还是在的, 虽然可能还是打不过,但一直拖着打还是行的,太平天国不就拖了十几年的么。长江以北天下八督势力范围,都是地方实权大佬,经营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旦来打,还会像之前那样看李鸿章淮军的笑话么?
综上,还没有发育起来的日本在1895如果要正面刚清国,或许能够取一些军事上的胜利,但是从政治考量的角度上看,日本会被战争拖死,这就好像一只野狼想要去打大象,大象虽然没有野狼那样灵敏迅捷,会被野狼咬上几口,但胜在体型大,皮糙肉厚耐抗,野狼估计咬上几口就会被崩断牙齿,最后只能无奈退走。
无从下口的日本最终只能被这场提前爆发的中日大规模战争所拖垮,估计结局是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成绩付诸流水,被战争机器绑架的日本国民苦不堪言,开始造天皇的反,毕竟那个时候日本人还没有打鸡血,军国主义虽然存在,但还没有上台取得绝对的领导权力。
而此时坐在看台上的欧洲豺狼,估计也有些力不从心,毕竟打是打得过,但是如果清政府这么有骨气硬刚下去,却又是得不偿失。大家估计最后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换一种 游戏 方式继续下去吧。
以上纯属个人言论,欢迎大家讨论。
可以很肯定的说,如果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不投降、不赔偿,那么清朝将提前结束这个王朝。
纵观马关谈判前后,日本其实在进行一场豪赌,他们加几十倍的杠杆,形成对自己最有利的赢面,然后找人接盘,再套现离场。
加杠杆、搞大赌注这些都很简单,而问题是如何让人接盘后在离场,这就需要着重思考。所以日本的思路很简单,用尽各种方法让你接盘。
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让你相信如果继续战争,你将承受更为沉重的损失,而实际上,日本就是利用大清的内部矛盾,煽动内乱,让清廷自顾不暇。
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清朝当时的战争处境,甲午战争后清朝的局面跟北洋舰队的覆灭关系其实不大,真正关系到清朝能不能不投降而坚持对日作战的是陆战。
但清廷陆军战斗力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现在很多书只说甲午海战不提陆战,这着实让人诧异。
陆战不行,海战失败,这样的局面就可以让日本拥有了“逼你接盘”的优势,因为再打下去,清朝的祖宗之地要沦陷了,北京城也不保了。
最重要的是日本到处散发谣言,说清朝的统治者们是蛮夷,而日本才是汉唐文明的继承者,他们到处呼吁汉人武装起义,恢复汉人江山。当时的日本鬼才 宗方小太郎 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还是非常牛的,这篇文章很容易挑起满汉之间积累了百年的矛盾,按这样的事态发展下去,如果清朝继续打下去,就非常的危险啊。
因为日本自己在当时也撑不下去了,日本国小民寡资源有效,那时的日本工业建设不够、钢铁产量不足,买武器的钱都是借英美的。随着战争的持续,粮食、武器、军饷、军备等等大量供应部队已经拙荆见肘。从1894年底开始,许多地方已经有农民开始暴动了。
所以说马关谈判就是一场赌博,赌的就是谁的筹码更多,谁撑不下去 先认输。
日本撑不下去主要是在物资上,但日本如果咬紧牙挤一挤,还是可以再打两场战争,攻打山海关和沈阳或北京,问题不大。虽然他们并不希望真的发动战争推翻满清,推翻了找谁要赔款?
但在态度上必须做足了姿态,让满清认为他们随时会发动战争攻打北京或沈阳。
有句话说的好:
“威慑的要义就在于让敌人相信你的力量,并相信你会使用力量。”
而在这场赌博中,日本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的精髓,这就是日本的筹码。
满清撑不下去,是在政治上,清朝在钱和人方面都不担心,他们担心的是有钱但没命花。如果清朝当时能够硬气,像沙皇那样说一句:“大不了迁都先,调集全国士兵再跟日本打,那么日本也只能收手,最多拿个台湾,至于辽东半岛和两亿白银,是拿不到了。”
说到底,清朝不敢迁都主要还是自身的不自信,因为他们的统治并不具备合法性;他们也始终把自己当成外来人,这两点就很容易被日本人给利用。
因此,在这次赌博中,日本还有攻打沈阳或北京的筹码,而清朝没有,他们承受不起来自外敌与国内政治上的风险,他们只能接盘,只能停战、赔款、割地。
所以,如果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会怎样?
答案就是:清朝将提前进入乱世,王朝的统治将提前被推翻。
实际上当年大清帝国甲午失败 当时朝廷得知日本提出狮子大开口的议和条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湘军将领宋庆 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都不肯议和提出 “迁都再战”这一说法。朝廷最终没有同意为何呢?
再战的前提是要迁都 ,此时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过鸭绿江延吉林奉天南下,一路山东半岛荣成登陆北上京津 ,北京危在旦夕,要再战皇上皇太后马上撤离 慈禧首先不肯,上次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皇上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她记忆犹新。说什么也不肯再次出逃。
就算在战选谁出任主帅呢?李鸿章是败军之将当然不能,全国有能力有资力统率全国兵力与日冦决战的人还真没有 ,聂士成能打可资历不够,刘铭传先前因台湾问题被朝廷撒职 心中不痛快屡次拒绝朝廷征召 ,名将刘锦棠 到是愿意为国效力可身体不行 不久病死。
日本国力当时己耗尽力了 可是当时大清帝国更困难,从当时国力来看已经初步现代化的日本帝国强于封建的大清帝国。日本经明治维新已经建立现代国家体系 包括一切现代的政治 军事 经济和工业体系 如全国军队由天皇统率 设立战时大本营统一指挥 军费开支列入国家预算 殖产兴业 庶政付之公议等等。
大清还是封建体制 从政治到军事到各项事业,湘淮军各人管各人的,李鸿章只能管自己的淮军,指挥体系混乱 慌报军情 军费筹措混乱等等,大清没这个底气再战,再战的结果也许更糟呢?大清赌不起了。
真是巧合,我的12月试驾计划中,有个选题是驾车到辽宁,探访甲午战争遗址,眼下正在做功课,看到这个提问,谈几句做功课的心得。
直到甲午战争后期,西方仍认为,“如果中日之战相持日久,最后挨打的还是日本人”。可惜,咱们没这么做,而是选择了认输。
纵观甲午战争,日军第一是兵力不足,第二是进展并不顺利。
日军第一军在今丹东附近入侵我国后不久,便在凤凰城西北方向的草河口吃了败仗,再也没能跨过中国军队的这条防线(日军本意是进军沈阳)。随后,第一军转而进攻海城,第二军攻占旅顺后,先奔山东消灭了北洋水师,然后回到辽宁,北上至营口一带,与第一军联合作战,最终在营口附近的田庄台,画上了甲午战争的句号。而在此之前,中日已经展开了第一轮和谈,田庄台战斗刚刚结束,第二轮和谈就开始了(也就是李鸿章在日本下关的谈判)。
我国如果能够审时度势,建立几道防线,靠纵深延迟敌人的进攻,以当时日本经济实力来看,毫无胜算。另外,当时日本军界虽然很狂妄,但政界还是比较谨慎的。比如伊藤博文,他特别顾忌西方 社会 对日本的态度,时刻担忧西方出面干涉。
遗憾的是,整个甲午战争,咱们几乎处处被动,就是对咱们有利的,咱们也没能把握。
究其原因,一是正如当时一位美国武官所言,中国人没有责任感,各打各的小算盘。二是我国的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泾渭分明,国家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私人财产,他们生怕 社会 有一点动荡,从而失去财产。为此,满清统治者想方设法维持稳定,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惜代价,哪怕割地赔款。
清百分百大胜、由战国说客思路人换了即可!日本当年并无外销汽车!日本碗是斜型不准人吃饱!不折不扣穷国、只要向列强双倍强半实半送战舰、五千万即可、清犹如大老板、日有如小店老板、因清一毛不拔、而日却散尽家财收买、所以列强才会倒向日本、只要知人善用广西陆战撑很久!加码列强加迅移交即有舰、日本并无巨炮厚甲、只是北洋无弹!日本将被封闭百年危机!
就在34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轻松打进北京城,上万精锐的蒙古骑兵尸体换来的仅仅是个位数的英法联军伤亡,第二年身体一直很差的咸丰皇帝就在巨大的愤懑中驾崩,此后同治皇帝上位,慈禧逐步掌握大清帝国的实权。
当年的情景,到了1894年又将重现,经过一系列海上、陆上的战役,清军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加之各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几乎各自为战,伤亡极其惨重。
如果清朝就是不投降,死扛着,那么日军将继续向东北、华北进军,直取满清的统治中枢,这个进军的速度和距离,得看日军还剩多少家底了,毕竟经历了这场战争,日本也快撑不住了。
大清国的南方各省,督抚大多为汉人军头势力掌控,和满清贵族早就不是一条心,1900年就发生了“东南互保”“死不奉诏”的事情,搞得慈禧和满清政府灰头土脸。
差不多半年左右,北京城和东北核心地带就尽为日军所占据,慈禧往西安跑了,在各列强的压力下,日军差不多也见好就收了,军队就驻扎在各占领地,除了抢夺当地的资产,就等着慈禧派代表来谈判。
如果满清政府还是不肯谈判,就这么死磕着,那那些汉族大员们自然会提前搞一些类似“东南互保”的事情出来,把慈禧等晾一边。
那这个大清国政府还有什么威信吗?
名存实亡了,赶紧解散吧!
肯定不肯啊,凭啥200多年的基业说没就没了?
那你倒是派人去谈判啊,这么僵持着有什么意思呢?你可是中国的合法政府代表,你不去,谁去呢?
眼瞅着祖宗的龙兴之地还被日本人占着呢,再僵持下去,老祖宗的陵墓也要被扒掉了。
如果大清死扛着不谈判,慢慢就会失去一个政府的合法性。
毕竟,和外国缔结条约,确定战争善后事宜是一个政府的应尽职责。
既然你没有把战争持续下去的能力了,那就只能和谈,否则,身后有一帮子政治势力准备接你的班。
胜利一方不在乎和谁谈判,只在乎谁能为战争的善后负责。
最终,清政府还得赔款、割地,以换取列强的继续承认,换取自己的政权持续。
既然结果总归如此,那干嘛不早点谈判呢?
而在之前,1895年初,日军为了逼清廷谈判,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辽南发起田庄台战役,20个日军大队进攻2万多清军,战后,日军伤亡160余人,清军伤亡2000多人。 清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加上指挥分散,最后各顾各逃命,退到了辽河以西。
刘坤一和王文韶的回电自然“正能量”满满,但清廷在电文里看出了“可能守不住”的味道,最后的主战派翁同龢也不得不同意议和。
海战已经惨败打光了,陆战也没有把握,北京可能丢,龙兴之地可能丢,清廷还能作何幻想呢?
华北、东北是清廷的基本盘,东南省份已经不太听话了,这些基本盘是清廷的底线,不能丢了,和谈吧,只要能保住基本盘,赔银子就赔银子吧。
没办法,李鸿章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电视剧《走进共和》里面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台词原文我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马关条约谈判两边争执不下。
李鸿章表示:既然谈不拢那就继续等,我大清地大物博,等得起,大不了你让日本的军队打进山海关,大清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地方,你们都想要那就派兵一块一块夺去吧。
伊藤博文回答:你李中堂等得起,你的皇帝、皇太后等得起吗?
李鸿章默然无言,中国可以迁都、坚持抗战到底,唐朝皇帝多次被打出长安城也没事啊。但是大清经不起迁都,已经烂入骨髓的清廷经不起这样一番折腾。迁都抗战的结局很可能是敌人打退了,但是遍地揭竿而起全国失控,再也别想回去北京城了。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世界其他列强开始重新审视大清帝国,因为打败他的只是东方的一个弹丸小国。由此开始,他们认为大清帝国可以随意欺负,开启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当时清朝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清政府软弱无能,更重要的还是党派之争,早在康熙皇帝在位时,九子夺嫡的斗争就让雍正非常忌惮,因此清朝虽然一直防范党派之争,但是却根本防也防不住,李鸿章和翁同龢分别是代表慈禧太后和皇帝两派之剑的斗争。
翁同龢之所以和李鸿章曾国藩有间嫌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二人曾经检举过自己的兄弟,因此对李鸿章处处刁难,特别是因为他处处使绊子,给北洋水师带来了很多麻烦,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利也和翁同龢有直接关系。
当时英国人建议清政府最好赶紧买两艘快艇,这样才能在和日本的战争中成功,结果翁同龢以各种理由拖延,最后两艘快艇被日本人买去,其中一艘吉野号成为击沉北洋水师最多的战舰, 整个清朝的命运在翁同龢的手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胜出的话,或许不至于赔的那么惨,或者是很多事来的没那么快,兴许还能发展发展。
说到底还是整个清政府并没有把汉室江山当回事儿,虽然满汉一家的口号喊了很久,但是双方还是水火不容,按照慈禧的说法,就是宁与外贼,不与家奴,汉人在他们眼里依然是清政府的奴才,他们并没有把汉人当成一家人,宁愿自己赔点儿钱,再从汉人手里榨取点儿钱,也不愿意抵抗外敌,反倒是在镇压义和团的时候有的是劲头,对外国则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汉人也并愿不维护清政府,甚至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还直接领着这些人到圆明园,并且帮他们搬东西,所以满汉一家成了一句大笑话,清政府灭亡也是必然,就算清政府抵抗到底,八旗子弟不堪重用,光是镇压白莲教就用了九年,花了两亿两白银,还指望他们干什么?
清朝可以动用的八旗和绿营及淮军风军队加起来有60多万,而日本只有20多万,但是清政府仍然失败,就算抵抗到底,也还是会被打的更惨,花钱买一时的平安而已。
我是军事妹子,其实清政府真要鱼死网破,日本还真没什么办法,但为了所谓的“大清基业”等等,被打怕了的清政府只能割地赔款求和。
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并且对日本的赔款事项只字不闻的情况下,那这场战争最后的失败者肯定是日本。甲午战争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以为是大东沟海战,然而在大东沟海战结束以后,北洋水师还拥有相当数量的主力舰仍然有战斗力,所以甲午战争真正的转折点应该是定远号被重创和来远号的沉没。
图为被重创的定远号铁甲舰
而在定远号被重创前的前一天,东京米市就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抢夺事件,因为战争已经进行五个月的日本在财政和供应上早已透支,进入中国辽东半岛的日本师团甚至因为没有粮食供给只能一边行进一边搜刮粮食,而财政透支的这一点从李鸿章中枪后日本用减少一亿两白银为筹码来使李鸿章签字画押也可以看出日本的财政透支要比想象中的要严重很多。
图为正在签署马关条约的日清双方
而当时清政府正值黄河决堤,粮食大多被调集到关内使用。在关外的日本军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靠搜刮粮食来跨过山海关了,所以假如战争再拖1个月,或者李鸿章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疗伤,最终战争的结果可能都大不相同,甚至会使得急于结束战争的日本开出无要求和谈的条件。
图为英国海军远东舰队旗舰蛮横号装甲巡洋舰
而假如日本尝试用海军封锁中国来迫使中国更是滑稽之谈,当时中国的海上运输多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承包,难道要让日本海军去拦截英国的商船?要知道,英国远东舰队只要派出三艘装甲巡洋舰就可以摧毁日本当时的联合舰队,所以从海上封锁中国迫使中国和谈的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不管怎么封锁由英国主导的中国海上交易任然没人敢去打断,所以只要清政府在谈判桌上用时间拖,日本很快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并且和清政府和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