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狂想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克罗地亚狂想曲的创作背景:
音乐用明快的节奏描述了饱受战火洗礼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的悲惨的画面。乐曲建构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的三音主题。
克罗地亚战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天空有些低沉,不知是雨前的预兆,还是硝烟的弥漫,云朵在天空中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倒塌的墙壁让凌乱的碎石铺了一地,尘埃在空气里飘摇,最终落定,回归泥土。
战争后的克罗地亚,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天空中充斥着重重血雾。整个克罗地亚都笼罩在死亡的寂静中,土地被染成暗红色。
原本整齐的房屋在炮弹的洗礼下变成了废墟的世界,一群漆黑的乌鸦,站在烧焦的树枝上,痛苦地撕叫着。原本繁荣美丽的克罗地亚,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克罗地亚狂想曲》是马克西姆·姆尔维察的头号作品,是Tonci Huljic特别为马克西姆而作,是马克西姆·姆尔维察每次音乐会上的必弹曲目。该作品曲调激昂却不失稳重,同时也展现了马克西姆·姆尔维察对自己的民族的热爱和依恋。
扩展资料
克罗地亚狂想曲背后的故事:
二战结束后,克罗地亚曾是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中的一员。宪法规定,六个共和国拥有平等的权利,当时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凭借超凡的魅力和巧妙的政治手腕,维系着这种平衡。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影响着整个欧洲大陆,也波及到南斯拉夫。当时的克罗地亚人对主导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感到强烈不满,当时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上台后大力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对其他成员国采取打压策略,造成南斯拉夫联盟的分裂。
1991年,成员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各自宣布独立。而位于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纷纷要求建立塞族自治区,由此引发克罗地亚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罗地亚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