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的教育系统有很多,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教育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以下分享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
(一)对幼儿的溺爱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本无可非议,这也是作为监护人应该做的。但是,一旦偏离了对孩子爱的正常轨道,溺爱或者对他们的不良习惯视而不见、不加引导,甚至对孩子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幼儿的“王子病”“公主病”。
1.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是溺爱的表现形式之一。过度保护是指父母为了防止幼儿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而过分地给予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独立性的发展。
比如,为了防止幼儿在外受到伤害,有些父母禁止幼儿独自出门玩耍,但是家长禁止幼儿外出,一方面约束了幼儿的自由,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幼儿与同龄人的正常人际交往,不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些父母在家中也是如此,为了避免幼儿发生磕伤的状况,禁止幼儿独立做事,结果造成幼儿怯弱、畏缩、习惯依赖他人的性格。
2.完全顺从
完全顺从是溺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
在此阶段,家长如果对于幼儿的任何要求、任何行为都不加判断地全盘接受,幼儿就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形成过分自我的性格。
(二)不良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对幼儿的影响重大。在现代生活中,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或没有掌握正确的亲子交流的办法等原因,亲子关系容易出现不和谐的状况。一方面,大多数家庭中,父亲承担着家庭的经济重担,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事业上,无暇参与教育幼儿的过程,那么教育的.重任就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造成幼儿过度依赖母亲,从而容易出现性别角色失衡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父母长期忙于工作,造成留守幼儿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幼儿主要由祖辈进行隔代教育,他们与祖辈的关系较为亲近,但是与父母单独相处的时间却较少甚至没有。幼儿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幼儿安全感缺乏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五个需求依次由较低的层次到较高的层次呈金字塔形,安全需求是除生理需求之外最为基础的层次。
幼儿如果被给予了足够的安全感,自我效能感就较高,即便是完成一件小事,也能够感到满足,如在为人处事方面表现出乐观自信、性情温和的特点,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而缺乏安全感的幼儿,则表现出自我效能感低,一旦失败,就容易产生自卑、羞怯的心理,不敢轻易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
如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安全感的幼儿更为敏感和多疑,不善于与人交往。当幼儿犯错时,很多父母经常会以吓唬的口吻说“你再这么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表面上制止幼儿的胡闹行为,却将幼儿带入了缺乏安全感的恐慌中。
部分幼儿为了成为父母眼中听话懂事的孩子,得到父母的称赞,努力地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而按照父母的意愿,尽自己所能去讨好父母,甚至到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依然习惯性地看重别人的眼色,却极少关注自我内心的真实需求,严重缺乏安全感。
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2
给家庭教育提出的三个改正建议:
1.去除功利之心
不要让孩子报太多补习班,有些补习班根本帮不到孩子,反而让孩子的天性受到制约和压制。
在孩子的成长的主方向上,力求做到安分守己,培养爱心,见贤思齐,这才是正道。
2.不要拘泥于形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去除居高临下的态度,放下姿态和孩子平等对话才可取。居高临下,冰冷严厉的强制,都无法让孩子健全成长。想要改变世界,改变孩子,先得改变自己。
3.合理训诫
训不是训斥,训诫,真正的训并不令人心生畏惧。在古代,训是给人讲故事,通过循循善诱的教导,把听者导向美好,感到温暖,进而从内在愿意跟随和听从,令人由衷向往的同时,让他们主动身体力行。这才是教育孩子的制胜法宝。
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3
教育模式有哪些
一、传递-接受式
传递-接受式主要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是我国中小学使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这是我国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太过重视教师的作用,有时候会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二、自学-辅导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过程始终的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性格特征进行特别指导。
三、引导-发现式
又叫问题-探究式,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情境- 陶冶式
具体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造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情境- 陶冶式。教学模式从人的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性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的观念出发,强调个性发展。
五、示范-模仿式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比如说读、写、算以及各项运动技能等。示范-模仿式教学方式多用于以训练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学。
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都是在模仿和学习他人,而作为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有些技能不能非常直观的用言语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会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